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材·教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教材·教法

徐岩 魏国栋

月刊

1000-0186

010-58758977 58758975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课程·教材·教法/Journal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初、中等教育专业刊物。其宗旨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理论研究,总结和交流改革中小学课程及各科教材教法的经验,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主要内容有: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教材建设、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等。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基于儿童立场的中小学德育教材建构

    章乐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儿童中心论对于儿童立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不能等同.儿童立场承认儿童拥有"人"的权利,尊重儿童的特殊性,并强调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立场与学科立场、儿童立场与国家立场、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坚守儿童立场,有利于教材激发儿童学习的真正兴趣,建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并实现学科的融合互动.前人的初步探索表明,中小学德育教材坚守儿童立场是可行的.基于儿童立场,中小学德育教材的编写目的要基于儿童又超越儿童中心;教材要成为激活儿童发展的"活性因子";教材内容既要重视儿童经验,也要重视人类知识,并对后者进行心理学化处理;教材要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实现"利学易教";教材语言要溢满童趣且符合儿童年龄.

    德育儿童立场中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

    吕文利陈华伟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编写是国家事权,集中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编成的,其内容在"连续性是中华文明存续的基础""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统一性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包容性促进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平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五个方面高度契合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之间的指导关系,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基础教育教材相结合的典范,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提供了借鉴.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统编高中历史教材

    从学习方式演变审视语文知识观变革——基于语文课程文件的历时性分析

    钱荃谢璇璇郑国民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文件中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词语可以折射其蕴含的课程知识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行为具有理解性记忆、实践性活动与个性化体悟等特点,并呈现从"以记中学为主"到"以做中学为主"的整体趋势.具体到内容领域,各类学习方式的组合变化反映了不同领域的语文知识观变革:识字与写字领域从强调数量到重视方法、经验与文化内涵;阅读领域从关注文本意义到强调文本建构;写作领域则从关注语篇建构到重视表达与交流的方法.

    语文课程文件学习方式语文知识观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行动模型

    张丹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致性具有重大的价值意蕴,但在实践教学中面临着要素缺失、要素脱节等现象."教—学—评"一致性是在目标统领下一致性地思考教学、学习和评价的问题,即"教—学—评"所指向结果的一致性和"教—学—评"过程的协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行动模型,其实施要点如下:建立学习内容与素养表现的关联;制订并评估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目标指引下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素养导向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行动模型

    数学新课标总目标中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

    孙国春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是"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构成.但因数量较多,渊源复杂,给基层教师理解"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造成困扰.准确理解总目标中的基本概念,厘清隐含其中的逻辑关系,构建以基层教师教育经验为基石的数学课程目标整体逻辑框架,可以为基层教师理解和落实"三会"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提供经验支撑和方向引导,填补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育经验之间的鸿沟.

    数学新课标课程目标核心素养逻辑框架

    学习进阶视域下的数学作业链式设计

    蒋逸卿郑蓉蓉唐恒钧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作业存在"碎片化""量多质低"等问题,学生作业负担繁重.学习进阶是能够描述和规划学生思维、认知发展的模型,具有"大视角""概念结构主导""层级设定和转换""多元伴随性评价"四个方面的教学实践指向.站在学习进阶的视域下审视并指导作业设计,可获得"整体架构""锚定目标""转换层级""评价伴随"的链式结构作业设计取向.据此形成链式作业样态,可逐步架构包含"核心概念结构图的建立""链式作业目标层级的构建""链式作业内容的开发"三个过程的单元数学作业链式设计模型.

    学习进阶作业设计问题链核心概念

    基于学习要求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落地实施策略

    雷鸣陈诗吉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要求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落地的实施方案.通过区域教学调研,厘清现实诉求,研制学习要求,分为"模块概述""教学解读""测评说明"三个部分,分别对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进行具体描述.其中,"模块概述"从内容构成、目标定位和教学要求三个方面叙写;"教学解读"逐条阐述各内容条目的目标解构、核心概念和教学提示;"测评说明"则通过命题意图、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勾勒模块考试概貌.教师应用学习要求开展教学与评价时,将其作为基本要求、结果表现和行动引领,因校制宜,注重过程,从而系统推进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教学落地.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学习要求

    新课标下的英语学科实践探析

    苗壮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学科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突破口,学科实践为核心素养时代下回答如何育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范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学科实践的重要性,并且呈现出由语言实践、应用实践和综合实践构成的LAC梯形样态.其中,语言实践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推力;应用实践是优化课程内容的关键举措;综合实践是实现课程"三合"的核心动能.新课标下的英语学科实践彰显了主体视域的教育观,形塑了用以致学的学习观,落实了学思用创的活动观,践行了学以致表的评价观.在开展新课标下的英语学科实践时,教师要树立实践意识,革新英语教学理念;依循实践主题,丰富英语训练情境;善用实践工具,激发英语研习动能;活化实践场域,拓展英语运用空间.

    新课标英语学科实践语言实践应用实践综合实践

    艺术课程实施如何有效助力学校课后服务

    张志强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课程作为学校课后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学校美育事业的持续进步、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课后艺术教育的承续创新.在中小学课后服务中,艺术课程实施面临的挑战有:艺术课程供给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差异;艺术课程资源如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课程目标如何立足学生素养提升的价值旨归;艺术课程实施如何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未来推进学校课后服务中高质量艺术课程建设的路径包括:探索多样艺术课程形式,关注学生个性学习发展需求;强化城乡教育资源供给,实现课后艺术课程相对均衡;聚焦艺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整合校外艺术教育资源,推动课后课程建设提质增速.

    学校课后服务中小学艺术课程课程实施

    课程治理体制改革的法国经验及启示

    郝德永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治理的关键在于课程治理,课程治理体制是教育治理的核心.关于课程治理体制的研究与改革,主要表现为集权制与分权制的纷争.在集权制与分权制之间"选边站",成为课程治理体制研究与改革的基本样态,并使课程治理体制研究与改革陷入困境.法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法国课程改革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强化集权制为主线,以统一学校、统一课程为主题.随着教育民主化运动的推进,法国课程体制也在不断修正与调适,在坚持中央集权体制的基础上赋予地方、学校、教师一定的课程决策权以及学生的选择权,实施统一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课程治理体制.法国对集权制课程治理体制的改革并没有完全走向分权制,较好地解决了集权制与分权制的融合问题,为破解集权制与分权制的纷争及摇摆提供了法国方案与法国经验.

    课程治理课程治理体制治理体制改革法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