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刘巧珍

旬刊

2095-3089

kcjyyjzz@126.com

010-52485299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116信箱

课程教育研究/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朱秀文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

    基于小学语文中实施有效教学的探讨

    李文慧
    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其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就是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更大程度的达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的高效展开,在实施教学的阶段教师要能够切合实际分析研究,追求教学的实效性,推进教学的高效展开.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展开探讨,以期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

    若言琴上有琴声——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于腾霞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读诗回顾教学情境反思教学,感悟师生配合默契之异曲同工之妙,阐述课堂教学,既要有"弹琴者"教师的主导,又要树立"琴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密切配合,才能碰撞出互相成长的火花.

    小学语文读诗

    提高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历史作业研究

    付长芳
    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近这些年,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推进,高中生已经进入了青少年阶段,在这一阶段高中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来说,也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可以改善传统高中历史教学的教育模式,高中历史的课程改革不断地朝前发展.本研究主要分析提升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希望所有能够为相关教学领域提供可行的帮助.

    高中历史自主学习历史课程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导课艺术研究

    罗宏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堂课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中职政治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注意导入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新颖,使政治课从此不再枯燥无味,不再干瘪苍白,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精彩和激情.这样一来,有了好的开始和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好的导课,对政治课教学尤其重要.这是因为政治学科(特别是中职政治)是以高度抽象为特征的,而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说总是相对缺乏的.因此,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就必须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抽象思维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导课

    活动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用中的价值所在

    王勇洪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质教育影响范围的扩大,对初中各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者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运用,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教学水平难以真正提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基于此,本文将对活动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用中的价值进行阐述.

    活动课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综合素质发展现状

    研发承志教育课程彰显学校德育特色

    黎素清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创办于1934年,由当地有名的教育家萧锦洲先生发动捐资兴办,至今已有82年的办学历史.新课改以来,学校秉承"传承发展,笃志树人"的教育哲学,并致力于开发和研究地方文化,与学校德育创新的结合点、联系点与渗透点,使之具有时代性.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素质教育为导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舞为内容,以开发和研究其思想及传统美德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在创建学校德育特色的相关研究上下功夫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为学校走出一条独特的素质教育之路,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价值.

    教育课程学校德育方法落实

    "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析

    陈赤华姚芳芳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中国教育正在进行着彻底的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的改变方式,转变已有的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从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解决在"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生的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创新

    浅谈"提纲导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李立生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政治课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尝试采用"提纲导学法"进行教学.现就"提纲导学法"在政治课上如何采用"提纲导学法"进行教学的前期准备;"提纲导学法"的教学程序;采用"提纲导学法"进行教学的优势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纲导学法政治课运用

    让品德课贴近学生的生活

    朱庆姝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便是正是展开道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品德课程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保证自己所设计与实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能够真正触动小学生的真实情感,使其在情感的刺激下自觉树立高尚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便对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