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刘巧珍

旬刊

2095-3089

kcjyyjzz@126.com

010-52485299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116信箱

课程教育研究/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王成国
    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二者不是独立发展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只有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精选体育教学内容,才能够不断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契机,从而有效渗透心里教学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中、小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的同时,促进他们坚韧不拔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最终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浅谈信息技术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丁万国王秀珍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扬弃中外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做人,成为具有独立个性、人格的社会主体,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德育理念以及新的对策,重视德育与教学的整合,重视德育的信息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对加强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科技成果已直接引入到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这在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德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现在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生活组成部分。而且在现如今的教育领域中也逐渐的对其有了崭新的认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更符合了小学德育课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在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恰当的利用白板各项功能,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了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的有机结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一个星期都在学校度过,丰富的德育教育不能全面细致的进行,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才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现对信息技术在德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信息技术特点德育教学的应用注意事项

    中学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思考

    王海红
    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更好的实现思想品德教育,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

    家园合作共育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研究

    边元英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长期与子女分离,祖辈便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以祖辈为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将在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而农村的中小学校和村级组织更是责无旁贷。我国儿童教育学专家陈鹤琴先生曾讲过:"对于幼儿的教育不是家庭教育能够独立完成的,仅仅学校的教育也是不能够独立完成的,只有两者通力配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一阶段的幼儿,正是自信和独立性得到发展的关键期,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园合作共育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留守儿童家园合作共育自信心

    谈思品与社会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李世伟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品与社会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双基,而且要适当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思品与社会教学素质教育

    论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叶瑞英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下,广大学校教师对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也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作为以情感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求知需求和情感需求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格,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教学渗透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秦宝利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形势每天都会产生巨大变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内容也更多样化、复杂化,学生能否理性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初中政治是对初中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因此,这门课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新课改下的有效性就成为了非常重要且必须关注的问题。

    政治教学学生思想创设情境

    浅议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韩永峰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课本内容的教学,又要关注学生将来的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制素养,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现状对策

    书山有路"巧"激趣学海无涯"乐"作舟——浅议小学英语中的感恩教育

    范一晖
    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当下我们的学生还缺乏感恩意识,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当下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就充满了感恩教育的元素,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要懂得如何合理的提取教材中的感恩要素,并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述出来,从而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本文笔者阐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实际做法。

    小学英语教学感恩教育感恩意识教育方法

    怎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体现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王小威
    80-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