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檗碱抗结直肠癌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明发沈雅琴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小檗碱为季铵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除抗炎、抗感染、降血糖、调血脂、心脏保护等作用外,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诱导凋亡、抑制增殖、影响扩散等。该文从小檗碱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以及对结直肠癌细胞HT29、HCT116、SW480、SW620、CT26等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为小檗碱后期的临床开发提供参考。

    小檗碱抗结直肠癌作用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致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石子叶张妍徐旭林娟...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因其确切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数千年来一直守护着华夏人民的健康。但部分中药受其自身特性、炮制工艺、配伍组方等影响,可能对肝脏造成较大负担,甚至具有毒性,从而导致肝损伤。该文对引发肝损伤的常见中药及其发生机制做了综述,并从炮制、配伍、剂型改造和给药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针对中药肝毒性的减毒措施,为中药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中药肝损伤作用机制减毒措施

    1例带状疱疹合并2型糖尿病与抑郁症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

    冯瑞英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1 例带状疱疹合并 2 型糖尿病与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用药情况复杂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因近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反复发作而入院治疗,其每日暴发痛为 6~7 次,而入院时疼痛的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得分为 3~5 分(加重时为 8~10 分),此外患者此前刚被诊断出 2 型糖尿病和抑郁症;在先后使用曲马多、阿米替林、普瑞巴林、羟考酮等一线药物治疗 10d后,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明显好转,NRS得分为 2 分,且无暴发痛;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多次出现低血糖反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用药状况,考虑其很可能与普瑞巴林和曲马多有关,遂建议临床做好血糖监测,同时嘱咐患者随身带好糖果等食物;在入院第 8 天,患者右前臂、左手腕、双足背出现散在红斑、丘疹并伴瘙痒,依据时间推测,考虑由羟考酮缓释片所致的可能性较大,停用要很快好转;此外,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监护时,发现患者所用的曲马多、阿米替林、羟考酮等镇痛药和抗抑郁药度洛西汀均有引起 5-羟色胺综合征的风险,联合用药时应加强监测,避免不良风险的发生。结论:对于类似病情复杂的患者,临床药师在协助临床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应注意观察药物联用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带状疱疹2型糖尿病抑郁症药物相互作用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1例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伴硬膜下脓肿患儿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蔡雄杰温晓漪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1 例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伴硬膜下脓肿患儿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为临床类似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头痛伴发热、失语数日而从外院转入南京市儿童医院治疗,根据入院检查和既往病情,明确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伴硬膜下脓肿,遂选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治疗近 30d后,患者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感染指标和言语功能也较前明显改善,其间二代测序提示可疑病原菌为具核梭杆菌;在药学监护时,临床药师根据患者体质量变化和病情变化建议对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的剂量进行调整,临床医生采纳了;在入院治疗第 34 天,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和肝功能轻度异常,考虑为抗感染药物所致,故加用地榆升白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症治疗;第 50 天,MRI和CT检查提示,患儿左侧额叶脑脓肿较前明显缩小,但仍可见脓腔,考虑当前抗感染治疗方案不能完全灭杀病原菌,故加用甲硝唑;又 5d后,患者病情大为好转,遂出院。结论:对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伴硬膜下脓肿这类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首选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而在药学监护过程中,临床药师应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据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

    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膜下脓肿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具核梭杆菌临床药师

    某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分析

    胡小倩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 年 7 月—2023 年 6 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 311 例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ADRs的报告类型和累及器官、所涉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所涉药物品种和剂型等信息,分析医院内ADRs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结果:311 例ADRs报告中,报告类型主要为"一般的"(271 例,占 87。14%),"严重的"(22 例,占 7。07%)和"新的一般的"(16 例,占 5。14%)较少;在性别上,女性略多于男性(164 例vs 147 例);在年龄上,ADRs主要发生于>40 岁者(260 例,占 83。60%);在药物方面,311 例ADRs涉及 12 类 107 种药品,其中主要的类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60 例,占 19。29%)、心血管系统用药(53 例,占 17。04%)、抗感染药物(50 例,占 16。08%);而涉及的药品剂型主要为注射液(194 例,占 62。38%),其次为粉针剂(88 例,占28。30%);在累及器官方面,311 例ADRs 主要累及胃肠道系统(76 例,占 24。44%)、皮肤及其附件(56 例,占18。01%)和神经系统(53 例,占 17。04%)。结论:医院所上报的ADRs主要发生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并且所用药物多为注射剂,尽管其中新的或严重的ADRs发生较少,但临床仍应当做好用药后的监测,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合理用药

    屈他维林注射液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分析

    刘鑫炎朱芹汶鲁继光田敬林...
    247-249,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屈他维林注射液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屈他维林注射液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苏州九龙医院上报的 64 例屈他维林注射液所致ADRs报告作为研究资料,采集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屈他维林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以及ADRs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和最终转归等信息,分析屈他维林注射液所致ADRs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结果:64 例屈他维林注射液所致ADRs中,>20~40 岁患者的占比最高(45 例,占 70。31%),屈他维林的单次用量多为 80 mg(58 例,占90。62%),ADRs的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的 30 min内(45 例,占 70。31%),ADRs累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61 例,发生率为 95。31%);关于患者的转归,52 例患者在停用屈他维林注射液后症状自行缓解,其余 12 例在对症处理后也均好转。结论:屈他维林注射液所致ADRs在患者年龄、给药剂量、发生时间和累及器官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临床对于相关患者应当加强监护,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屈他维林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征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美罗培南仿制药与原研药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骆亭亭焦敏袁贺霞李红健...
    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依据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评价和比较美罗培南仿制药与原研药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重症肺炎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6 年 11 月—2020 年 11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612 例使用美罗培南仿制药或原研药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采集 2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用药状况、基础疾病、临床结局、病原学检查结果、感染指标水平变化等信息,并进行PSM,然后评价和比较美罗培南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状况。结果:经过筛查,612 例重症肺炎中符合纳入要求的有 330 例,其中原研药组 109 例、仿制药组 221 例,以 1∶1 进行PSM后,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患者均为 96 例;PSM前,2 组患者的性别、种族、美罗培南的疗程和用法、合并用药、基础疾病、病原菌数量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PSM后,2 组患者这些一般状况亦无明显差异(P>0。05);PSM前后,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水平的下降率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前后,仿制药组仅有 2 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原研药组患者没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经比较 2 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仿制药和原研药对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美罗培南仿制药原研药重症肺炎倾向性评分匹配疗效安全性

    泉州地区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张璇王文杰林奕丽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泉州地区献血者细小病毒B19 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的用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4 月泉州市中心血站采集到的 5 026 份献血者的献血血样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细小病毒B19 的核酸试验筛检(nucleic acid testing,NAT),随后再随机抽取 800 份血样进行细小病毒B19 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检测,分析献血者细小病毒B19 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结果:5 026 份献血者血样的细小病毒B19 的NAT结果均为阴性,阴性率为100。00%;800 份血样的细小病毒B19 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有 134 份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 16。75%),其中IgG阳性 111 份、IgM阳性有 28 份(IgG、IgM双阳的有 5 份);流行病学分析显示,女性、>35~45 岁群体、山区人民和农民的抗体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此次泉州地区献血者的血样并未检出细小病毒B19 感染的情况,但鉴于抗体检查中有部分样品呈阳性,血站仍有进行常态化检查的必要,以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

    细小病毒B19感染献血者流行病学特点核酸试验筛检泉州地区

    某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受药学监护后的治疗结局分析

    王荣丽张浩阳岳采雪
    260-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受药学监护后的治疗结局,为临床MDRO感染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 1 586 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所在科室、微生物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住院患者发生MDRO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比较受药学监护与否对MDRO感染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1 586 例住院患者中发生MDRO感染的有 226 例,发生率为 14。25%;226 例MDRO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238 株,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98 株,占 41。18%),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5 株,占 14。71%)、溶血葡萄球菌(23 株,占 9。6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 株,占 8。40%);226 例MDRO感染患者在科室方面主要来自外科(61 例,占 26。99%)、重症监护室(56 例,占 24。78%)和神经外科(45 例,占 19。91%),而其病原菌标本主要为痰液(84 例,占 37。17%)、脓液(51 例,占 22。57%)和尿液(38 例,占 16。81%);实施药学监护的MDRO患者治疗结局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实施药学监护的MDRO患者(87。61%vs 76。11%,P<0。05)。结论:医院MDRO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其主要分布在外科和重症监护室,对此临床应加强重视;此外,开展药学监护可以帮助MDRO感染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因此临床可以考虑将临床药师纳入多学科协作团队,以提升临床服务水平,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流行病学特点药学监护治疗结局

    PDCA循环法在临床药师参与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徐佳顾盼徐云云华愉教...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对临床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的应用效果,为医院血药浓度危急值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血药浓度危急值记录为研究资料,将 2021 年 1 月 1 日—2021 年 12 月 31 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数据资料设为开展前组,而将 202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数据资料设为开展后组,分析PDCA循环法对临床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的改善作用。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血药浓度危急值预警发布及时率由开展前的 82。22%提升至 97。30%,处理记录合格率由 84。44%提升至 94。59%,临床药师参与危急值干预率由 55。56%提升至 97。30%,对既往出现危急值的病人后期宣教执行率由 33。33%提升至 91。89%,医药护培训合格率由 81。43%提升至 97。8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形成果如圈员们品管手法的运用、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和创造思维能力也有相应的提升。结论:通过开展PDCA循环,临床药学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体系中各项指标均大幅改善,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进一步提升了医疗管理质量。

    PDCA循环法血药浓度危急值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