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促进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促进发展
科技促进发展

张志华

双月刊

1672-996X

chips@casipm.ac.cn

010-8261009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5层

科技促进发展/Journal SCIENCE&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C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发均质化正极材料实现全固态锂电池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网站
    668页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智库综合交叉研究

    王素梅万劲波
    669-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库综合交叉研究致力于采用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智库研究范式,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效应对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智库问题.本研究从主体、发展、时间3个维度分析了智库问题的综合交叉特征,从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和科学性4个角度阐述了智库综合交叉研究的内在特征和现实基础.本研究应用智库双螺旋法,分析了智库综合交叉研究的4个主要层次,以及对应的成果类型,探讨了开展智库综合交叉研究的重要策略,以期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库综合交叉研究,推动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边界的拓展.

    智库问题智库双螺旋法智库综合交叉研究

    学科交叉背景下优先领域选择和关键科学问题的识别方法研究

    张鹏焦健
    67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判学科和科技发展态势,探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创新组织模式和创新理论方法,关系到学科的优先领域选择和未来的战略布局.本研究基于纳米生物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学科交叉的一般模式,构建了基于智库视角的学科发展战略的二维象限模型.综合运用文献计量、专利分析、技术预见、重点研究方向识别、基于专家研判的共识形成等多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学科优先领域选择和关键科学问题的识别方法,形成纳米生物学8个优先领域清单以及6个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旨在有效促进学科的融合发展、布局优化和深层次交叉,进一步揭示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建设与知识生产的创新性机制.

    优先领域科学问题识别方法学科战略

    区域创新耦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王恺乐陈云伟
    687-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动力,而区域创新是建设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区域创新能力的演变能够体现出国家创新资源布局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探讨了2009~2021年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31个省级区域基础创新系统与技术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演变态势以及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耦合度呈现出多数耦合匹配,个别发展不均的特点;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整体不断提升,并有部分区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耦合协调度与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同频变动关系;区域创新产出成果与该地区的人员、经费和平台具有极大的相关关系;区域创新产出受到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的影响较大.最后提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区域创新耦合评价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外部合作与创新绩效研究

    徐艳梅张绮炆王自强宋夏...
    695-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焦点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产品或资源要素,这要求企业开展外部合作,建立适应合作共赢需求的战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此,本研究基于2010~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究外部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和战略激进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间合作与产学研合作均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在上述关系中均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战略激进度上述关系中均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数字化转型外部合作创新绩效战略激进度

    多样性氛围对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肖娅
    704-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服务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使得创新对于服务业而言至关重要.一线员工对创新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中国企业员工日趋多样化,这可能导致内部冲突,从而可能阻碍创新.本研究基于社会嵌入的工作繁荣模型,对415名服务业员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样性氛围与一线员工服务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检验了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将中国古代的"求同存异"理念与现代西方的最优差异性理论相结合,强调了在实践中创建以人为本、包容和支持的工作环境对促进多元化员工的自我成长和创新的重要性.

    多样性氛围工作繁荣社会嵌入的工作繁荣模型服务创新求同存异

    数据驱动的集成电路供应链效率演进研究

    郭家琳
    714-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全我国集成电路供应链是推动新型举国体制、攻克关键技术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卡脖子"问题,亟需通过供应链的优化与协作突破技术瓶颈.为此,本研究分析了集成电路供应链上下游上市企业的区域效率及协作耦合结构,探讨了不同区域效率的时空演进特征.结果显示,各地市供应链协作水平持续提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协作耦合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上游产业的效率与外部协作企业数量相关,中游和下游则需更多内部协作.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建议以头部企业和城市为核心,构建适应不同产业的协作模式,提升供应链效率水平,进而助推集成电路产业突破技术瓶颈.

    集成电路供应链协作耦合DEA-Malmquist空间溢出

    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研究

    王思懿胡乃军
    727-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4年以来,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攀升,但仍有部分低收入群体由于经济原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为此,本研究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将近十年全国收入分布拟合为多项式,并使用分省数据估计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从而求得剩余收入,得出能够支付基本养老金费用的最低收入.研究发现,有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无法负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同时也不是低保户,提出针对这类人的缴费优惠政策建议.

    基本养老保险低收入人群覆盖率

    现代科学城的内涵与特征研究

    乔为国周娟杨辉
    736-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城建设是我国一个热点科技经济现象,但其概念有待进一步阐释明确.基于对国内外科学城发展历史回顾,本研究提炼出了现代科学城定义,认为现代科学城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大量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等科创主体,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条件平台,以科学研究和源头技术创新为主要活动,科技、产业与经济社会紧密融合的新型宜居城市功能区和创新高地.进而分析了现代科学城应具备的4个特征,包括原始创新活动为主、科研资源高度密集、现代城市功能完善、引领驱动未来发展.本研究也简要探讨了现代科学城和大科学设施、产业发展、企业等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科学城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现代科学城科学城内涵科学城特征

    《科技促进发展》征稿启事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