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创业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创业月刊
科技创业月刊

吴新文

月刊

1672-2272

zgkjcy@126.com

027-87841615 87842436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3楼

科技创业月刊/Journal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它以推进创新、指导创业,促进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人工智能研发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启示——以Sora模型为例

    姜潭孙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Sora模型发布后,引发科技界和全社会广泛热议.从技术和应用层面对Sora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从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和思考.在全面分析Sora模型功能特点、技术基础等的基础上,提出应正视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的差距,加强对脑智能、脑决策等涉及认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塑造中国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中的竞争优势.服务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应围绕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创新合作、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Sora人工智能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论通用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版权侵权之归责原则

    姚秀文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通用人工智能的起点,在为数字经济带来极大潜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侵权风险,推进技术发展和保护文艺创作的难题凸显.转变以往的末端视角,训练数据作为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壮大的基础前提,解决其"合法、海量、高质"问题十分重要.对训练数据的高要求和现实开发中的难获得,导致通用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处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侵犯作者复制权、翻译权、改编权等风险.当前的规制思路缺乏对通用人工智能自身特性和商业模式的关注,侵权归责原则不够清晰.以鼓励通用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发展为价值导向,采取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并区分风险层级规定不同程度的注意义务,在制度与技术交互中推进良法善治.

    通用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著作权侵权过错责任注意义务

    人工智能在油气领域的应用述评

    陈军华曾秋洪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次能源转型的长期性决定了油气资源的重要性.油气领域现有的技术体系难以支撑其高质量发展,亟须发展颠覆性、原创性技术推动产业革新.目前,"AI+油气"已成为油气领域的破局点.包括U—Net网络、循环神经网络以及随机森林在内的众多AI技术有利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机器学习、监督学习等技术有助于搭建智能监测与管理平台,从而提高油气管道、地下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新一轮信息技术必将带动新一轮油气产业革命,但现阶段存在诸多挑战.根据人工智能在油气领域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与油气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三次能源转型产业革新循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机器学习融合发展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技教育人才的协同路径研究

    王海军温兴琦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教育、人才在赋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梳理有关协同科技、教育、人才内涵、关系与模式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价值创造、网络扩散维度入手解读了科技教育人才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基于现实情境和理论缺口,提出从制度优化到协同发展、从信息孤岛到平台赋能、从价值交换到价值共创、从产学研联盟到创新联合体的具体突破路径,以期解决当前协同科技、教育、人才联动发展问题,为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

    高质量发展科技教育人才协同价值创造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研究

    林佳佳张瑶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从动力机制、协同机制、评价机制3个维度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情况,发现其存在动力机制驱动不足、协同机制不够健全、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提出以政策保障为抓手培育动力机制、以资源流动为契机健全协同机制和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完善评价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完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借鉴.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数字科技赋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进路研究

    冯新新银凯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人才培养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其创新能力.数字科技通过运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以及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并加快对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从而赋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深入剖析创新人才特质,以期进一步探究数字科技赋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字生态建设进路和教育方式创新进路.

    数字科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范树峰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应用的高级阶段,在此之前的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数字化转换和数字化升级.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数字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横向互联,因此对新商科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商科人才的培养以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强调专业层面的"深";而新商科人才更强调跨领域甚至跨学科,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数字化技能,如AI的使用、基础编程、大数据应用等等,强调知识层面的"广"."深"代表着专业,"广"代表着全面,这与传统的商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适应这一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新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做出改革.首先介绍了数字化转型及新商科人才的基本概念,随后论述了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商科教育提出的挑战以及对新商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资源4个角度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对策.

    数字化转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赋能"还是"负能":双重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云乐鑫姚蓉蓉钟金钦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规制是推动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从理论层面探讨双重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行政命令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数字化转型呈现显著非线性关系.随着规制强度增加,其促进作用分别呈正"U"型和倒"U"型,综合规制呈现正"U"型影响路径.其中行政命令型和综合环境规制在弱污染企业中影响更显著,市场激励型规制在强污染企业中效果更显著.从企业数字化视角拓展了环境规制经济后果领域研究,为国家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赢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环境规制行政命令型市场激励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科技人才性别结构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蒋玉蓉吴方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独特的价值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环保低碳理念不谋而合,当其跻身于创新活动之中,带来的科技人才性别结构的改变能否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值得探讨.选取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科技人才性别结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平衡科技人才性别结构、提高科技人才女性占比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②平衡科技人才性别结构、提高科技人才女性占比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更可能在数字化水平高、性别观念现代化的情境下展现;③提高科技人才女性占比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同时,提高科技人才女性占比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对更显著.

    绿色技术创新科技人才性别结构数字化水平

    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研究

    宋宇升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逐渐改变着城市发展模式.采用熵值法测度了城市数字经济水平,并基于2011-2019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绿色创新视角出发,考察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绿色创新;②创业活跃度与教育水平在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③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最显著,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影响最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教育领域与创业领域投资等建议,以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数字经济绿色创新创业活跃度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