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威孙进保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沈阳工业大学创新育人模式为例,提出以校企资源整合为基础、"一引领,四主体,一平台"顶层设计为指导的"1+4+1"产教研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并从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导师双创能力提升等方面阐述该模式的教学实践,最后总结了人才培养的效果,为高校开展研究生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参考和借鉴。

    产教研融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协同育人模式

    超越固有评价视角的基础教育增值评价探究

    霍红妍张红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索基础教育增值评价对新时代中国教育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增值评价是一种努力超越固有评价视角的评价,它在基础教育应用中,通过对相关增值数据的分析,形成对学生、教师、学校等的科学评价。文章首先分析了增值评价的实施困境,然后探究其原因,最后提出更新增值评价理念、拓展增值评价主体、优化增值评价管理、创建增值评价系统的优化路径,旨在通过对基础教育增值评价的探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助力与参考。

    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增值评价

    "多维驱动+分阶递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探索与研究

    安冯竞喻曦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挑战,分析指出当前本科教育在创新创业理念与实践教学整合、校政企合作以及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多维协同、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政企合作以及深化教师与行业融合等策略,构建"多维驱动+分阶递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文章强调,通过这些综合性改革措施,可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和行业进步提供重要支持。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校政企教学改革电子商务

    人本主义思想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贾慧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整本书阅读"在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独立性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理念,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升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效率。文章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营造自由和谐的阅读氛围;立足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生命体验;提供阅读资源,拓宽阅读选择渠道;加强自我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重视深层需求,促进情感与认知融合,利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本主义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数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陈美香朱文娟习琼星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提出数字思维培养要求,统计学作为大部分专业的数据分析入门课程,对学生数字思维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但统计学的教学中长期存在教学内容无法提升应用创新能力、教学组织不适应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衔接无法促进学生持续学习等问题,对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针对性地提出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后续衔接改革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为应用性本科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思路。

    应用型本科混合式教学内容重构组织改革

    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的设计与教学应用

    王浩孙维佳张盛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面应力模型是三维工程问题简化为二维力学模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本科生力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文章基于平面应力模型的知识点论述,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的建设,介绍了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在解决实际采矿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并以本科生相似模拟实验教学为案例,介绍了平面应力型相似模拟平台的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力学模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其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平面应力模型相似模拟平台本科生教学

    当代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优化路径

    李艳峰王金本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网络爱国元素有待整合、网络思政力量有待加强、网络文化供给有待提升等严峻挑战。为应对挑战,高校亟须从以传统文化滋养爱国精神、以网络思政涵养爱国情怀、以网上网下协同筑牢爱国场域、以理性包容提升爱国格局等维度优化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

    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敖琪坤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多维度探索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索

    姚永琛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迈向纵深,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环境、对象、队伍和方法等多方面面临着挑战。如何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影响,实现思政教育创新,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媒体融合给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从树立媒体融合理念、构建教育主阵地、丰富教育内容、打造教育队伍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思政教育创新的路径,旨在为推动高职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媒体融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郭锐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工匠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提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营造校园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氛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等具体策略,以期为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参考。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