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问题导向的足球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

    陈爱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问题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是最近几年一直备受幼教学者与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足球项目课程基于这一理念应运而生.基于此,教师可通过以下具体实施路径来展开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项目启动阶段:明确主题,基于幼儿问题建构脉络,初步组建足球课程内容,开展项目活动.项目进展阶段: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获取足球信息资料,以问题为导向理清足球课程进一步行进方向.项目结束阶段:开展高潮活动,总结回顾足球课程.

    问题导向足球项目开发实施

    师范认证背景下细胞生物学系统思维教学模式初探——以呼伦贝尔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

    秦飞飞杨晓刚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生物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应师范认证要求,为了培养符合师范类毕业要求的具有扎实生物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严谨科学思维的师范生,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培养显得极其重要.文章阐述了"一个主线,多条支线,灵活支点"的系统思维细胞生物学教育教学模式,并利用合理的考核机制来评价学生对于细胞生物学总体知识的掌握水平.希望通过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为师范类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细胞生物学的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有效提升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质量.

    师范认证细胞生物学系统思维教学模式

    "将今论古"方法在古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

    张建伟祁利祺肖芳伟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生物学是一门十分有意思的学科,但由于化石保存的原因,实验课上学生所能观察到的化石标本与他们之前心中所渴望看到的化石并不一致,这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失望情绪,而渐渐对该课程失去兴致.在古生物教学中,运用将今论古或以古论今的方法,在讲述化石形态结构对化石进行分类以及对古地史环境进行重建时,结合化石对应的现生最近亲缘种(Nearest Living Relative species,NLRs)或现生最近对应种(Nearest Living Equivalent species,NLEs),联系对应现生物种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环境,从而更好地复原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不仅能让学生对化石的形态结构有新的认识,还能立足于地质历史长河之中对化石生物当时生存的环境有直观了解.基于此"将今论古"的讲解方法,不仅符合该学科跨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生在学习古生物的同时,对现代生物界也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古生物学将今论古形态结构生活环境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刘伟杨丽张凯明蔡述兰...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的面授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在课堂上听讲并做笔记,而在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需求安排学习时间.因此,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课前进行预习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此外,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普通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讨论、小组活动和互动课堂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普通高校化学课程应用

    新工科理念下桥梁抗震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黄海宾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理念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其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和塑造未来为宗旨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目前,桥梁抗震本科课程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知识体系复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通过结合新工科理念与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提出多方面的改革对策,以期为推动桥梁抗震课程改革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新工科理念本科教学桥梁抗震课程改革

    《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实践

    李海丰张梦琦王友勇欧阳丽霞...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聚合物表征与测试》进行了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提出授人以"yu"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即素养目标(欲)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能力目标(渔)锻炼学科问题的研究方法,知识目标(鱼)通过主动学习获得成果;设计了"学—做—用—考—思"(学习—实践—应用—考试—思维形成)和"教—讲—导—评—改"(教授—讲解—指导—评价—持续改进)的教学活动;通过评学评教以及反馈改进,保持了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有效性.课程成功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设计

    劳动实践课程在边疆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以"园艺基础实践课程"为例

    于坤赵丰云王宪璞赵宝龙...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实践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该论文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的"园艺基础实践"课程为例,对"园艺基础实践"课程建设背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案例进行分析,对课程改革过程进行探索和实践,旨在通过具体劳动实践、教师言传身教,锤炼政治品德,激发爱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边疆,投身三农事业的情怀担当.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具体改革为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劳动实践课程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学为中心的一致性建构教学设计探索——以"IP子网与子网划分"单元为例

    刘园园霍家亮潘丽丽丁润霞...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教育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这一设计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详细探讨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课程设计内涵,围绕教学准备、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以"IP子网与子网划分"单元为例进行实际教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具投入感和持续性.这一研究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实际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以学为中心一致性"IP子网与子网划分"

    以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升为目标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研究

    张荔杨海波杨进冯雷...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科研素养的提升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性高质量人才的必要过程.通过功能化模块教学模式,建立以大学生科研素养提升为教学目标导向的四大功能化教学模块,四大模块之间以巩固基础、提升素质、融会贯通和持续改进的方式形成循序渐进的连贯式学习和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对不同功能的各个教学模块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探索,以此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科研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建立过程化考核和多元联动评价机制,形成"课程学习+结课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达到全面提升其科研素养的目标.

    科研素养科技论文写作功能模块化教学

    研教结合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石佳荣秦波李杨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生命科学、药学、材料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内容涉及众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条件和机理,抽象且繁杂,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一种挑战.文章从作者多年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团队科学研究经验,提出了将有机化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相结合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推动一线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

    有机化学研教结合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