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智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智囊
科技智囊

刘立君

月刊

1006-3676

kjzn@bjast.ac.cn

010-68438816;010-684388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0号首建金融中心八层

科技智囊/Journal Think Tank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智囊》杂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67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3538/G3)创刊于1995年,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设置了“科技时评”“科技战略与决策”“智库研究”“科技与社会”“科技传播与服务”“科技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等栏目。杂志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CHSSACD)入库期刊,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来源期刊,每年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实践探索与策略路径

    陆桂军唐青青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作用,需要厘清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问题,并提出实现的路径和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厘清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采用归纳分析法对我国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归纳,找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研究结论]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坚持走以培育更高素质科技人才为核心,不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注重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激发产业与技术的乘数效应,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水平.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策略路径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路基""路障"及路径

    吕向丽张存刚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研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有裨于破除限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壁垒,从而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研究方法]通过思辨法、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立足于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循着"'路基'—'路障'—路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从经济筑基、分配固基、区域调基、价值护基等八个层面阐明新质生产力是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同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中存在的科创桎梏、数据桎梏、产业桎梏等现实壁垒.[研究结论]基于此,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即科创助力、数据增力、产业加力及人才添力.

    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安全视域下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

    谢波王志祺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在安全视域下分析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展趋势,可以为推动完善我国人工智能政策制度提供启示借鉴.[研究方法]通过检索和对比,分析欧盟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法律文件,深入梳理剖析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展历程、核心内容及安全考量.[研究结论]安全视域下,欧盟的人工智能战略演进大致历经了三个特色鲜明的时段,总体呈现为一个由"冷"至"热"的过程,主要特点表现为形式上从战略性文件向法律性文件转变、内容上从宏观部署向体系治理转变、实践上通过试点验证并完善监管框架,反映出欧盟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安全考量及动因.我国应坚持发展、创新与安全并重,通过把握技术和伦理两大主要风险来源保障人工智能全方位安全,耦合政策和法律体系实现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还应探索"AI+"模式助力人工智能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人工智能开放与竞争营造国际合作新交点,站在战略高度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人工智能法案安全发展治理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度评价及其提升路径探究——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吴凡赖密密李明阳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度,重点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在技术、组织和环境等方面的互动模式及其联动效应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意义.[研究方法]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度,基于TOE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度的联动效应.[研究结论]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存在"区域分层"现象,深广两地耦合协调度等级较高,肇澳两地耦合协调度等级相对滞后.第二,技术因素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的关键因素.技术因素既能够作为提高创新链耦合协调度的单一核心条件,又能够成为与环境因素联动来提高创新链耦合协调度的重要条件.第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度的 5 条路径,可分为"移动创新联盟型""开放式创新枢纽型"和"全域创新生态型"三种类别.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耦合协调度TOE框架fsQCA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智库的战略动因、架构及运行机制分析

    李岚春刘清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在经济安全战略框架下,日本建立了首个经济安全保障智库,研究分析该智库的战略布局和构建路径,对促进我国安全领域科技智库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内容挖掘,总结归纳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智库的战略动因、定位、架构等基本特征,并探究该智库的建设路径.[研究结论]日本将经济安全保障智库定位为专业领域研究智库,构建了政府领导的官学研深度融合组织结构,从基本要素、核心功能、研究机制三方面强化智库能力建设.结合我国实际,建议进一步深刻理解把握和聚焦国家科技安全战略需求,积极培育有基础、有潜力的智库机构;围绕国家科技研发计划,有序部署智库研究支撑项目和研究专项;集聚各类专业人才,构建多层次研究网络.

    经济安全保障智库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战略决策日本

    科技智库统计理论:基础、实践与传播

    程豪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科技智库统计理论可以理解为在科技智库场景中,将互联网技术注入传统统计学理论体系所发展形成的现代统计科学的重要分支.给服务科学决策咨询提供方法与工具,系统梳理科技智库统计理论,可以为该理论在真实数据、业务工作和结论导向中发挥重要功能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方法]从理论基础与实践以及理论传播角度,通过文献综述、Python可视化编程等方法对科技智库统计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研究结论]数据科学时代,大数据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科技智库统计理论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统计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将在真实数据、业务工作和结论导向这三个维度发挥重要功能.

    科技智库互联网统计指标关系变系数结构方程模型分位数可视化

    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网络舆情决策的价值、风险及其防控

    周伟周于琬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网络舆情决策是大势所趋,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网络舆情决策能力和水平,因此,研究这一嵌入的价值与风险对推动网络舆情决策朝着人机协同的智能决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以描述性研究的方式介绍了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舆情决策中的地位及应用现状,分析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网络舆情决策的价值,研判其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措施.[研究结论]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舆情决策的结合,有助于网络舆情决策问题的确认、信息的完善、效率的提升和预测的增强,但也存在着决策失误、决策偏狭、隐私侵犯和人机异化等风险.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舆情决策的有机融合,需要从角色定位、技术把关、制度保障和数字素养等方面构建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提升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网络舆情决策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

    ChatGPT人工智能网络舆情智能决策风险防控

    新闻传媒面临的AIGC伦理困境和治理策略

    王强春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人工智能对新闻传媒的影响极其深远,AIGC推动人机协同生产,重塑新闻采编发流程,激活媒介新质生产力.但AIGC在提高新闻资讯生产力的同时,还无法完全替代人类进行新闻生产.通过有效的人工智能治理,可以营造一个安全、公正、透明和人性化的智能社会环境,以确保在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伦理和公众利益.[研究方法]采用理论推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理论推演方法,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构建人工智能在新闻传媒领域应用的理论框架,并从宏观层面探讨AIGC如何在新闻生产中与人类进行协同.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如何应用AIGC技术提升新闻生产力,同时揭示其可能带来的伦理挑战.[研究结论]应该让人工智能遵循人性化、安全性、公平性和透明性等伦理原则,制定伦理约束框架,加强AI服务商和媒体机构的伦理道德建设,筑牢"数字护栏",防止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和谐健康的智能社会.

    新闻媒体AIGC伦理困境数字护栏价值对齐新质生产力

    博物馆公共科普服务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探究

    周谦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博物馆公共服务承担着改善民生与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趋势和时代要求,博物馆应该积极发挥博物馆在推进科学文化传播与激活社会教育服务活力方面的作用,改善当前供需对接不够精确、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的现状,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博物馆公共科普服务的意义与特点,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博物馆公共科普服务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并指出博物馆公共科普服务从"公众需求、技术运用、参与维度、服务效能"四个维度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即博物馆公共科普服务公众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识别与监测;专业人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的革新与建设带动博物馆领域内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高效地关联、匹配多元主体的资源,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全面的支撑;通过创新举措,提升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效能,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结论]博物馆公共科普服务从多个层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拓展了博物馆公共服务的边界,为科学普及开辟了新的道路和平台.博物馆做好人性化公共服务、分众化科普教育、智慧化项目管理、融媒体科普传播四方面内容,是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科普服务供给、增强博物馆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导向、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科学传播+新质生产力"专业化、精细化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博物馆科普服务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

    科技智囊2025年度选题重点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