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腔生物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腔生物医学
口腔生物医学

陈宁 王松灵

季刊

1674-8603

kqswyx@126.com

025-85031861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136号

口腔生物医学/Journal Oral Bio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腔黏膜防御系统研究进展

    孙玥房娟邹兆磊王智...
    307-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口腔黏膜持续暴露于微生物、过敏原、食物抗原和高频机械刺激的环境中却可长期保持稳定,其防御系统在维持局部及全身免疫稳态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口腔黏膜防御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化对口腔黏膜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并推动基于口腔黏膜防御系统的疾病防治策略的开发.

    黏膜免疫上皮屏障口腔稳态口腔黏膜防御系统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外泌体通过AHR调节CDC42转录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

    马元庄雪莹祝雪松刘尧...
    313-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SCAP-Exo)调控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转录介导血管内皮细胞(VECs)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超速离心法提取SCAP-Exo并应用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子追踪实验鉴定.构建CDC42低表达的VECs,应用SCAP-Exo处理VECs,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CAP-Exo处理后CDC4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VECs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SCAP-Exo对VECs中芳香烃受体(AHR)核转位以及CDC42表达的影响.结果:SCAP-Exo可以上调CDC4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强VECs的迁移能力.与SCAP-Exo处理的正常VECs相比,VECs低表达CDC42后加入SCAP-Exo,迁移能力明显降低.SCAP-Exo可以促进VECs内AHR转位至细胞核内,当抑制VECs中AHR核转位后,VECs内CDC4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SCAP-Exo通过激活VECs内AHR入核促进CDC42转录,进而上调CDC42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增强VECs的迁移能力.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外泌体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迁移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芳香烃受体

    钛表面绿原酸涂层在高糖环境下的成骨潜能

    王明娟陈晨谢海峰
    32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钛表面绿原酸(CGA)涂层在高糖环境下的成骨潜能及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将CGA接枝于钛片表面从而形成生物活性涂层.采用扫描电镜、水接触角仪器对涂层进行表征分析.在高糖环境下用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评价涂层对细胞增殖、黏附,成骨潜能、活性氧(ROS)生成能力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CGA成功接枝于钛表面,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P<0.001);该涂层具有促进细胞的增殖及黏附能力,降低ROS生成且能促进成骨相关基因表达(P<0.05).结论:钛表面CGA涂层在高糖环境下具有减低ROS生成能力并促进钛表面成骨的作用.

    钛植体绿原酸糖尿病成骨潜能

    人物介绍

    327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ETV4的表达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虞颖娟张伟
    328-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ETS转录因子4(ETV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ETV4在OSCC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揭示ETV4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构建靶向ETV4的小干扰RNA,在Cal27细胞中敲低ETV4,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敲低效率;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ETV4对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迁移实验、细胞侵袭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敲低ETV4对Cal27细胞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ETV4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分析探索癌症基因组图谱头颈鳞癌数据库(TCGA-HNSCC)中ETV4高低表达两组患者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ETV4在OSCC中高表达(P<0.05);ETV4表达水平与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靶向敲低ETV4可抑制Cal2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Cal27细胞的凋亡(P<0.05);敲低ETV4可抑制Cal27细胞的EMT过程;TCGA中ETV4高低表达患者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EMT,参与HNSCC的发展.结论:ETV4在OSCC中高表达,可作为OSCC患者生存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ETV4促进O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过程,抑制OSCC细胞凋亡.

    口腔鳞状细胞癌E-26转化特异性变异转录因子4细胞表型上皮间充质转化

    生物活性玻璃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YAP/TAZ表达的影响

    张高龙王青宁赵柏松
    335-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玻璃(BG)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Yes相关蛋白(YAP)/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AZ)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高密度聚乙烯(HDPE)、羟基磷灰石(HA)+HDPE复合物和BG+HDPE复合物3种生物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宽角X射线衍射观察3种材料高分子相的晶体形态和结构;3种材料紫外消毒后固定于细胞培养皿底部,将大鼠成骨细胞接种至培养皿中培养7 d,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CCK-8与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蛋白(COL-1)、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YAP和TAZ蛋白表达.结果:3种材料中HDPE基体相为典型取向结构,HA和BG分散于基体相内.3组成骨细胞为长梭状,细胞形态完整,细胞骨架连续完整无断裂无缺失,细胞核圆润立体细胞呈现有丝分裂状;BG+HDPE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3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5%;BG+HDPE组成骨细胞ALP、COL-1、OPN、Runx2、YAP、TAZ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BG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YAP/TAZ及Runx2表达有关.

    生物活性玻璃成骨细胞颌骨缺损增殖YAP/TAZ

    人腮腺区多形性腺瘤中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初步筛选分析

    许飞虎张祥汪旭丁修明...
    341-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人腮腺区多形性腺瘤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进行初步筛选分析.方法:收集3对人腮腺区多形性腺瘤肿瘤(肿瘤组)和瘤旁标本(对照组),运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检测其差异表达的lncRNA,统计分析差异表达lncRNA的数目和分类.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出与PLAG1和CTNNB1共表达的lncRNA,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中感兴趣lncRNA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共计17 382个lncRNA在人腮腺区多形性腺瘤肿瘤标本中呈现显著差异(上调的8 182个,下调的9 200个),而差异表达lncRNA的主要为自然反义型和基因间型lncRNA(P<0.05).同时筛选出23个与PLAG1和CTNNB1共表达的lncRNA(上调的11个,下调的12个),其中lncRNA ENST00000609511在扩大样本验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ncRNA T256768在肿瘤标本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中明显降低(P<0.05).结论:人腮腺区多形性腺瘤中差异表达的lncRNA T256768可与腮腺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多形性腺瘤腮腺唾液腺肿瘤长链非编码RNA多形性腺瘤基因1

    生物牙根在牙再生研究中的进展

    张浩宇郭维华
    346-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缺失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修复方式均无法实现功能性牙再生.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成为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牙根是行使咀嚼功能的重要部分,是牙齿稳定发挥功能的基础,因此实现牙再生的关键就是实现功能性牙根再生.通过收集离体组织获取有高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结合生物相容性高的支架材料可以构建组织工程生物牙根,本文就对生物牙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生物牙根口腔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巨噬细胞交互作用在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任春霞常蓓殷皓宇孙泺咏...
    35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不仅是骨再生的关键细胞来源,而且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招募并调控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巨噬细胞不仅通过清除细胞碎片、坏死组织等,为骨再生创造良好的微环境,且可通过影响BMMSCs的迁移和分化参与骨再生.调控BMMSCs与巨噬细胞间的交互作用对于骨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骨再生过程中BMMSCs与巨噬细胞交互作用及其调控策略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骨再生

    亚硝酸盐抗菌效果及机制研究进展

    祝一帆刘希成周建
    357-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了亚硝酸盐的来源与代谢、抗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在口腔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亚硝酸盐硝酸盐抗菌作用口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