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养生
科学养生

鲁湾

月刊

1672-9714

kxys888@126.com

0451-84211836

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上海街8号510室

科学养生/Journal Science Regim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赵一柯Liu Yi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范围内本院外科收治的患者共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基础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干预前后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1%,对照组为87.30%,研究组跌倒、坠床、院内感染、管路滑脱、给药错误、护理失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8.57%,研究组安全知识、防护措施、专业技能、服务理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生理、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性,降低投诉率,提高护理水平.

    风险管理外科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柔性管理应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探析

    赵玲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录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参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柔性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来看,研究组为(93.18±5.56),参照组为(86.7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护理满意度来看,研究组为95.00%,参照组为80.00%,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柔性管理对妇产科产妇进行护理,可降低护理操作发生率,预防互换就烦,促使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柔性管理妇产科生活质量有效性

    慢病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Zhao Ling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病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临床护理管理,观察组(38例)于常规管理基础上加行慢病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相较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认知性症状管理/锻炼/与医生沟通)、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症状管理)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相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情绪(HAMD/HAMA)、NIHSS评分更低,Fugl-Meyer、BI、生活质量(物质生活/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78.95%)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观察组为94.74%,对照组为78.95%)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慢病管理的效果理想,可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运动功能,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干预满意度.

    慢病管理缺血性脑卒中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

    "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医学生急危重症技能培养的有效路径分析

    曾露琳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医学生急危重症技能培养的有效路径,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70例急危重症教学学生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3月~2021年7月,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训法,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于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研究组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学习兴趣评分、识记能力评分、知识理解评分、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教学后身心状态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满意度,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急危重症教学中采用"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训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可培养其综合能力,改善身心状态,得到学生的满意评价,其应用效果显著.

    急危重症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训法

    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杜娟Liu Hua-qiong明先An Fan...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将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应用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2021年新入职的32名护士作为本文的对照组,均按照常规的护理培训方法进行护理培训,另外将2022年新入职的35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均通过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对不同培训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①培训前,两组护士的心理资本问卷调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培训后,观察组的心理资本问卷调查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培训前,两组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得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专业化心理护理培训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心理应对状态,规范其职业生涯,并能提高考核的评分.

    专业化心理护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许珺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以本院中药房发放的2000例药品为样本对象,所有药品样本的发放时间集中在2020年6月~2022年7月期间,按照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常规管理组,另外一组为PDCA管理组,分别在常规管理法和PDCA管理法的指导下开展中药管理和发放工作,每组各含1000例样本.此外,选择本院中药房内的工作人员(12人)作为样本对象,所有样本的收集时间集中在2020年6月~2022年7月期间,同样随机将其划分为常规管理组和PDCA管理组,每组均为6人.统计两组工作人员对于药房管理工作的满意率、干预前后的工作能力以及两组药品样本的审核正确率、医嘱正确率、处方正确率、调配差错率.结果 与常规管理组药品样本的调配差错率相比,PDCA管理组的差错率更低,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CA管理组工作人员对于药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前,两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比较,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相较于常规管理组,PDCA管理组的工作能力(积极性、自信心、愉悦感、解决问题能力等)得到显著提高,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管理组相比,PDCA管理组药品的审核正确率、医嘱正确率、处方正确率明显更高,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中药房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调剂的差错率,其处方审核正确率、医嘱正确率等均得到显著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

    中药鉴定法中药管理工作效率

    表面肌电图在中风后吞咽障碍评定中的应用

    张维娜Xu Ling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风在近年有很高的发生率,并且很多病人存在多种多样的并发症,诸如吞咽困难、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这也是中风病人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且病人心理因此产生较大改变,例如进食恐慌、焦虑及忧虑等情况,使病人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因此,中风并发吞咽障碍的评估及诊疗至关重要.为了中风并发吞咽障碍的病人能够早日恢复,医学领域逐渐深入研究,以期为中风病人带来福音.本文针对表面肌电图在中风吞咽障碍评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

    表面肌电图中风吞咽障碍评定应用

    浅谈慢病药物治疗管理与患者健康教育

    张青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它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慢性非传染病病人实施有效健康管理能及早消除病因.通过分析患者健康情况和制定针对慢病健康教育计划,可帮助患者获得有关健康知识和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以实现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慢性疾病治疗管理健康教育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评估中盆底超声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月华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底功能障碍在众多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病主要是指患者的盆底组织与器官受到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伤、退化等导致的盆底功能异常.研究表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盆底肌肉损伤、卵巢功能下降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患者在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以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表现,从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降低,因此需积极进行诊治.目前在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中,超声诊断是较为常用的诊断方式,且根据诊断部位的不同又包含了会阴、经肛管、经阴道、超声断层成像等方,超声诊断具有多方面优势:检查重复性、无辐射、无创等,对临床医师的专业操作技术水平的依赖性也低于其他多类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受到了广大患者和临床人员的青睐.当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各种临床疾病诊断技术也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影像学诊断中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盆底超声也逐步引入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且这一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诊断效果也越来越高,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多类妇科疾病的高效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超声应用研究进展

    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识别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马红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高发病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该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成为中国排列前茅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国有近两亿的高血压病人,给人民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其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以成为医学界临床研究的关注热点.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老年高血压特征、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