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院校基层党建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入心理咨询技术的必要性

    乔祯郑凤
    245-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驾重要马车,必须同向同行才能形成合力,让成效最大化。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对于课程思政的探索已经比较深入,各种各样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不胜枚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别,分别从年级层次递进、课内外结合、项目任务对接、多角度综合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但是,这些模式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推进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心理咨询技术就是一种致力于对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产生影响直至使其变化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研究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使用心理咨询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不仅能够解决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时缺乏有效方法的困境,而且能够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育人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

    混合式高职英语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

    郭琼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英语教师以英语课堂为载体,积极融入德育元素,将英语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开创新的课程思政格局,确保学生能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但是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比较抵触,整体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也得不到保障,教师应主动打破传统,精心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实现协同育人。让学生能够在广阔的时空范围中主动释放天性,实现高效学习、快速吸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本文从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着手,深入分析混合式高职英语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意义、思路和具体对策。

    混合式课堂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兵团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马彩梅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不断渗透。高职院校要突出专业的育人导向,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这是目前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难点。就兵团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做好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本文主要探究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为兵团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兵团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学生管理与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张劲宇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越来越深入。这有利于抓好学风建设、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要做好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顶层设计,利用社团活动渗透思政教育,引导教师全员参与思政教育,打造融合教育队伍,利用新媒体搭建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教育平台,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端正大学生的三观,提升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

    高校思政教育学生管理重要性融合路径

    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心理提升路径研究

    肖君宜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很多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论述。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蕴含丰富的心理内涵,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构成了亲和力的心理基础。本文基于思政课亲和力的心理意蕴,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心理因素,从而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心理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心理意蕴心理路径

    "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美育向度及实践路径研究

    胡艾娜
    26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美育向度及实践路径,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强化其对美的追求和创造能力,培养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文化自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存在教学内容的理论抽象性与实践性的矛盾、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接受度问题、教师理论授课与实践指导的平衡困境,以及教材体系和资源的不完善、不适应等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创新课程设计、加强教师培训与提升、建立评价机制和强化教学资源支持等实践路径。

    工匠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向度实践路径

    彝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杨丽翠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各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彝族传统社会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对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彝族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郭若昕
    273-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法律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与根源,对比了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区别,总结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思政元素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胡蝶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通过文献研究、课程设计与实施、学生反馈等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入思政教育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融入思政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学生素质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

    "三全育人"背景下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贾彤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主张构建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格局,让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全面提高课程教学和育人质量。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要积极推进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让思政与妇产科学知识点融为一体;借助混合式教学平台渗透思政教育,拓宽思政教育渠道,营造"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氛围;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医德医风和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弘扬优秀医生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良好职业榜样,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将思政教育融入实习带教模式中,组织学生深入医院学习,让他们在掌握临床治疗技能的同时提高个人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三全育人"妇产科学课程思政必要性教学现状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