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治国理政新思想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探究和路径

    岳圆李特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作为重要的思政教育基地,应当在课程开展中积极融入新的治国理政思想,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治国理政新思想高校思政思想政治教学

    "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云降水物理学与雷电学基础"课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

    赵鹏国季鸿嘉肖媛元陆骜...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大气科学专业学的科发展和专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双碳"目标,基于"云降水物理学与雷电学基础"课程,挖掘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和雷电物理三方面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元素,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析大气污染物成因及相关效应、气溶胶的间接和直接效应、云降水物理结构与机制三方面的创新训练教育案例。

    "双碳"目标创新教育云降水物理雷电物理

    "双碳"目标下全球变化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弓艳红王芳萍金诚尹鑫...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日渐成为国际政治新共识的背景下,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进生态学专业"双碳"类课程建设,提高"双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顺应我国发展战略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以目前生态学专业核心课程全球变化生态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着力点,依托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和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与评价形式等方面探索全球变化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索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

    全球变化生态学"双碳"目标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建造专业"智能测绘"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探讨

    王城泉宗延威范晓真胡成宝...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建造专业是典型的新工科专业,智能测绘课程是智能建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科交叉内容偏少""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思政建设高度不够"等痛点问题。本文从"智能融合,重塑教学内容""粉碎专业壁垒,推动课程交融""四阶段五元融合,鼎新教学方法""深入思政研究,建设思政体系,构建智能化综合评价制度"4个角度针对上述痛点问题进行改革与探讨。为国家培养智能建造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全方位发展人才提供参考。

    智能建造智能测绘教学改革新工科

    "案例教学"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陈运泽罗倩曹剑锋刘讯...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凸显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基于"OBE"理念,结合科学家精神与"三农"情怀对贵州省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本文从案例的撰写及案例库的构建、案例教学的实施、课程成绩评定的改革及教学效果评价4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力求将学生培养为有效支撑和引领贵州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案例教学OBE理念特色生物资源应用型

    "大型结构程序分析应用"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

    张丽娟边会婷赵军张香成...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结构程序应用分析"是安全工程和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有限元软件应用类课程,其蕴含丰富的思政教学内容。本文基于课程内容以及工科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情况,提炼课程主要内容与思政教育目标融合的关键点,结合工程案例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案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自强不息"和"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的思想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科研热情,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国家科技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有限元法案例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探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

    邱蓉蓉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要立足学生学情,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生活目标的任务。

    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多样化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以某民办高校"纲要"课"三位一体式"改革为例

    孙耐雪薛靖林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顺应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全面贯彻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理念,本文以四川省某民办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融合课堂、线上、线下实践三个方面教学要素于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生评价模式体系,并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教学模式对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民办高校思政课改革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丹丹郑焕青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课堂教学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针对"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质量与课程思政的探索,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思政元素分析;探讨了实际教学的不足之处;分析表明在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贯彻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思政元素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路径研究

    冷洁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进行学生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更是高校增强人文关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抓住信息网络的发展优势,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路径,强调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