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李望军贺访文冯图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和建设过程中,培养致力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阐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意义,探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途径,以期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思路和方法。

    课程思政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

    浅谈如何优化国内实验教学管理——以STEM教育为例

    卢国峰李银芳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成果"70-20-10法则"即人能力的提升,70%源自工作,20%源自学习他人,10%源自自我学习。在学校学习中,能同时实现提升这三部分能力的课就是实验课,特别是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实验课。但经文献综述、工作经历及工作中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实验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绝大多数学校几乎没有实验课或只有极少数演示课。经分析出现此局面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实验课管理不到位。文章希望通过对比国内外实验教学管理,为国内改变这一局面提供一些思路。

    STEM实验教学课堂管理

    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杨刘谷勤勤胡文明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力量。有条件的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本文以安徽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建设为例,介绍地方高校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实践。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创新计划地方高校

    医教融合视域下医护专业提升学生技能的实践研究

    夏秋蓉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职院校医护专业教学实践中,医教融合理念逐渐被教师接受并在教学中应用。为达到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校应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医教融合等途径,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促进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医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护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展开研究,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

    医教融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探索高校思政育人模式

    陈建红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和各项体制的不断深入,加之高职院校学生易受身边各类价值观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我国未来的教育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探索和发展的道路中,学生要在学习中探析自己的人生价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个人评价;教师要在课程设置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目前,高职院校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定优化空间。本文从学生本位的角度入手,尝试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进行进一步探讨。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社会实践

    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培养思考

    曹福申玉香石婕倪慧成...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高等工程教育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忽视非技术能力。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对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非技术能力培养对大学生满足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工程教育非技术能力培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更新教育理念、以成果为导向、加强实践及完善非技术能力评价四个角度讨论如何培养学生非技术能力,以期为相关院校工程专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非技术能力工程教育新工科

    工程伦理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

    朱瑞广潘鹏程王立伟王鼎...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工程经济学课程是工程经济决策与管理、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影响分析等重要毕业指标点的载体。工程经济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就是,教导学生通过经济性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将工程伦理要素融入教学内容,结合工程案例开展案例式教学,学生能够摆脱只借助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决策的思维弊端,充分理解经济评价中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相关评价原则。经过三轮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进行项目经济性评价的同时,能够充分理解工程伦理的重要性,认清土木工程师的伦理责任,从而在工程建设中进行正确决策。

    工程经济工程伦理教学改革土木工程伦理责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模式探索

    高盼綦玉帅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人文价值,并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当前思政工作探索的重点。坚持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为核心,以科技、制度为驱动,以现实需求、理论发展、实践指引为维度,以融入思政课堂、校园文化、实践课堂、教师核心素养为路径,构建"一核两驱三维四融"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深度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文化自信

    五年制高职思政课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张新烽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培育。在这一背景下,五年制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思政课所蕴含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助于全方位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每个学生能够投入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受到思政知识的引导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思政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高职院校思政课核心素养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实践研究

    晁利君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呈现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育人特点,并重视教育教学的育人性、实践性和实际应用性。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蕴含政治性和综合性,以及系统性及创新性等特征,思政课程的育人实践应在全面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一般育人规律基础上着重做好具体规划、设计及开展,并在具体实践的软硬件配置、措施实行、策略落实上加以完善。本文根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育人现状,结合自身相关经验,就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育人对策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新时代高校教学育人思想政治课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