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年一贯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郑香山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年一贯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一定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因此,若想要在职业院校中推进五年一贯制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必须要梳理清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构成及其实施路径。以五年一贯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增强新时代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现实需要,也是突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内在需求,更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成长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建设对各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怎样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便成为广大职业教育研究者值得探索的难点问题,并且也成为衡量当下各类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展开相关研究,仅供参考。

    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评价体系

    "思政淬魂,实践炼艺"——基于岗位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复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张海燕王金娜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基于岗位需求,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现在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与岗位需求融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本文分析课程思政的融合现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岗位需求的复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方法路径,并介绍复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和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思路。这些方法和思路为更好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思政岗位需求教学模式

    "三全育人"视域下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张梦珺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高职院校着手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核心理念。劳动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只有紧密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本文围绕"大思政"格局的建构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从"三全育人"角度探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良性发展。

    "三全育人"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合

    高职语文课堂互动探索

    王姣姣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课堂互动模式单一、互动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对课堂互动环节进行分析,提取出教师备课环节细节缺失、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够以及学生主动性学习意识差、学习方法不足等典型现象。总结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不足经验,结合《鬼谷子》篇章内容思想,以"离合有守,先从其志"的原则指引教师备学生,以"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的方式提高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以"因其疑以变之,因其势以成之"的方法启悟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以期探索出一种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大学语文"课堂互动《鬼谷子》

    中职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探究

    胡平燕
    219-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营造浓厚的职教语文教研氛围,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职院校应积极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经验、教研成果交流与实践,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老、中、青教师共同发展。本文以中职语文为例,探究中职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开展的重要性,立足当下,理性分析当前中职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存在的不足;结合具体课程教学案例,探究提升中职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有效性、提高中职语文教研水平的具体措施;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灵活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中职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方式教研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历史教学的发展历程、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楚依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时代特点和实施路径,发现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实践是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方向。历史教学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队伍素质和构建爱国主义共同体,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合。

    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学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视角下地理教学中美育元素的挖掘与渗透

    王焕
    227-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理课程美育资源丰富,将地理教材中的美育元素提炼为地理自然美、地理人文美、地理科学美、地理和谐美四大类。地理教师要深入挖掘和思考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元素,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美育素材、开展实践活动、加强教师美育素养等多种方式注重美育元素的渗透,实现春风化雨般地让学生接受美育教育,提升审美素养,从而实现地理教学与课程思政相得益彰。

    地理课程美育教育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基于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研究

    张亮河卢奕伶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在学生道德素质发展及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因素。基于此,本文就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对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进行研究,简单分析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下的家国情怀内涵以及高中生强国情怀培养的价值,随后,从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必须遵循的原则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历史情境、真实生活以及历史人物等内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对策。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基于高中生物学教材践行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林玉婷甘小洪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生物学教材是教书育人和考试命题的参考依据,又是包含丰富思政元素的教学资源。生物学科融入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性和可行性。在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生物学科课程思政的概念维度体系。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明线,以培育学生的"真、善、美"为暗线。分析教材内容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并提出有价值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课程思政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生成:基于UbD理念下的英语写作设计

    周晶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名教育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促进学生理解,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设计。基于UbD的单元教学设计从本质上理解知识,批判整合学习内容,追求有效的学习迁移,推动学习高阶思维的发展,让深度学习和高投入学习真正发生,是对现行课程体系的一种创新的概念重构,使课程设计具有整体化、连续性,不再是堆砌知识点的碎片,而是对当前课程体系的一种创新。本研究是以人教版七年级"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写作课为例进行探讨,从明确学习目标、前置评价设计、创新教学活动三个方面探讨UbD模式下初中英语深度教学。

    UbD理念深度学习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