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放射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冯敢生

月刊

1001-9324

lcfs@chinajournal.net.cn

0714-6222015

435000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临床放射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医学影像学学术性刊物。以“保证质量,具有特色,重视临床、普及提高”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囊腺原发性肿瘤的MRI表现及文献回顾

    鲍宽主刘佳伟郝金钢
    983-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囊腺原发性肿瘤的MRI表现,以提高临床对精囊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精囊腺原发性肿瘤的MRI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孤立性纤维瘤4例,实性或囊实性,实性成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中度至明显强化.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T1WI、T2WI均呈稍低或等信号,其内可见水样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渐进性强化.神经鞘瘤2例,T,WI呈等及稍高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腺癌1例,呈多房囊状液体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在术前判断精囊腺肿瘤的性质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

    精囊腺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

    电影磁共振成像技术与经会阴超声在盆腔器官脱垂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李爽彭程常婷吕维富...
    987-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电影磁共振成像技术(cine-MRI)和经会阴盆底超声(TLUS)在诊断评估盆腔器官脱垂(POP)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诊断的73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ine-MRI和TLUS检查,测量并分析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影像数据,探讨cine-MRI和TLUS检查评估POP分期的效能.结果 阴道壁上各解剖标点至处女膜缘距离与cine-MRI、TLUS各参考点至参考线的距离呈正相关(均P<0.05);cine-MRI、TLUS与POP-Q诊断前、中POP的一致性均良好(均Kappa>0.60,P<0.01),而后POP 一致性较差(P<0.01).结论 cine-MRI和TLUS能有效评定POP分级,其中在诊断后POP可优先选择cine-MRI,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超声检查盆底电影磁共振成像技术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乳腺癌影像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岳文怡盛复庚
    991-994页

    小儿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瘤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徐守军杨春兰曹娟李鹏...
    995-1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PAC)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瘤(PAA)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PAC和5例PAA患儿病例资料.3例PAC均为女性,年龄1岁1个月~12岁11个月,平均(5.06±5.56)岁;5例PAA中男2例,女3例,年龄9个月~14岁,平均(4.92±4.78)岁.3例PAC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PAA术前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另有1例仅有CT平扫,1例无CT检查,但此2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例PAC,左侧1例,右侧2例;5例PAA,左侧3例,右侧2例.病灶呈类圆形5例,椭圆形2例,分叶状1例.PAC病灶最大径线为43~61 mm,平均(46.67±10.53)mm;PAA病灶最大径线为21~39 mm,平均(34.60±8.31)mm.3例PAC,首次就诊原因为阴蒂肿大1例,颜面皮疹、多食1例,偶发1例.CT检查均以等密度影为主,内见囊变/坏死区,且体积越大越明显.1例内含钙化,均未见出血及骨质破坏.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实质,其中1例渐进性强化,另外2例以静脉期强化最为明显,延迟期有所减退;瘤内均有细小强化血管影穿行;囊变及坏死区无强化.左肺下叶转移、下腔静脉内见充盈缺损1例.1例PAC术前行MRI检查,以T1WI等或稍低、T2WI稍高信号为主(与肝脏相比),内散在不规则片状T2WI高信号囊变/坏死,DWI明显扩散受限.反相位信号稍减低,信号强度指数(SII)约为9%.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灶占位效应明显,邻近肝实质及右肾上极明显受压.下腔静脉内见类圆形充盈缺损;腹膜后淋巴结增大.5例PAA,首次就诊原因为进行性肥胖1例,乳房增大1例,腹痛、便血1例,偶发2例.4例PAA术前CT检查(其中1例仅行平扫)均以等密度影为主,内见囊变/坏死区,且体积越大越明显;但均未见钙化、出血及骨质破坏.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实质,且均以静脉期强化最为明显,延迟期有所减退;瘤内均有细小强化血管影穿行;囊变及坏死区无强化.均未见远处转移.2例PAA术前行MRI检查,均呈较均匀T,WI稍低、T2WI稍高信号(与肝脏相比);1例DWI扩散受限,另1例无DWI.反相位信号均有减低,SII分别约为11%和30%.增强扫描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轻度均匀强化.本组3例PAC中2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NT),1例诊断正确;5例PAA中,2例误诊为NT,1例误诊为PAC,另外2例诊断正确.结论 小儿PAC和PAA发病率较低,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具有许多相似性,以及对其征象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全面了解PAC及PAA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肾上腺皮质腺癌肾上腺皮质腺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误诊分析

    能谱CT去金属伪影技术在CT引导下经皮脊椎穿刺活检中的价值

    田帅宁春芳白宇翔郎宁...
    1004-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能谱成像在CT引导下脊椎病变穿刺活检中去除穿刺针伪影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脊椎病变患者在双能量CT引导下进行经皮脊椎穿刺活检.从双能量图像和虚拟单能量能谱成像(VMSI)产生40~140 keV,并获得9组图像.测量各组图像中穿刺针前方感兴趣区(ROI)的图像噪声(SD)、伪影指数(AI)、信噪比(SNR).同时采用Likert评分对ROI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各组SD、AI、SNR的差异.结果 两名观察者的Likert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904).与标准单能量CT相比,额外的金属伪影减少(MAR)重组显著改善了种植体附近的噪声(P<0.05).AI和SNR均有明显改善(P<0.05).高keV-MAR组(≥ 120 keV)在SD、AI、SNR方面均显著高于120 kVp组和低keV-MAR组(<120 keV)(P<0.05).主观评价方面,VMSI联合MAR算法提高了穿刺针周围脊椎病变的可视化程度,120 keV-MAR组和140 keV-MAR组的平均Likert评分均>3分.平均体积加权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为8.61 mGy.结论 采用MAR算法的高keV(≥ 120 keV)VMSI能有效减少骨活检针尖前方的金属伪影,提高整体CT图像质量,提高靶区精细解剖结构的清晰度.

    能谱金属伪影减少CT引导下经皮脊椎穿刺活检脊椎肿瘤

    延年九转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谢芳芳谢超群岳虹妤马健文...
    1009-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探讨延年九转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睡眠障碍患者脑部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30例自愿参与fMRI检测的CFS患者随机分配到延年九转法组和认知行为组,分别于12周干预前后进行头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分析ALFF神经元活动强弱,并于12周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与认知行为组相比,延年九转法组在右侧前扣带回、右侧额上回ALFF值增强,在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枕上回ALFF值减弱(P<0.001,FWE校正).与治疗前相比,延年九转法组左侧尾状核、左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ALFF值增强,左侧角回、右侧角回、左侧顶上回、右侧顶上回、右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ALFF值降低(P<0.001,FWE校正).临床疗效上,与治疗前相比,延年九转法干预后PSQI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和睡眠持续性分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延年九转法可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存在脑功能区神经元活动异常,fMRI能对CFS疗效评估和判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延年九转法功法睡眠功能磁共振成像PSQI

    2D MRCP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的应用价值初探

    张炜肖艳丁颖杨琨...
    1017-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改善MRCP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因胰胆管系统疾病接受MRCP及肝胆增强扫描的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后最终70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先行MRI常规平扫,再分别行Gd-DTPA增强前(对照组)及增强后3 min(实验组)2D MRCP检查.两组图像均传至后处理工作站,由两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MRCP图像进行评分;测量并比较胆总管、胰管中段、背景组织信号强度(SI)及信噪比(SNR),胆总管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实验组评分(4.58±0.41)高于对照组评分(3.78±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胆总管、胰管、背景组织SI分别为131.9±92.6、37.7±23.8、3.5±0.38,实验组胆总管、胰管、背景组织SI分别为146.4±101.0、45.4±29.8、1.8±0.21,注射对比剂3 min后MRCP图像,胆总管及胰管SI均升高,背景组织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CNR和SNR分别为68.1±48.3和12.9±12.7,实验组CNR和SNR分别为122.8± 88.7和38.2±24.8;实验组胆总管及胰管中段CNR、SNR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静脉注射Gd-DTPA 3 min后MRCP图像背景抑制良好,图像的SNR、CNR显著提高,背景组织SI降低,明显改善MRCP图像质量.

    2DMRCP钆喷酸葡胺(Gd-DTPA)静脉注射图像质量

    健康中老年人肾功能、脑功能连接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李雨晴李慧朱婉秋汪文睿...
    1021-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用多模态MRI观察在健康中老年人群中肾功能、脑功能连接(FC)及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9名认知正常的健康中老年参与者进行静息态高分辨率MRI扫描和标准化神经心理学评估;基于体素水平行FC分析;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中介分析观察认知功能、肾功能及脑FC的关系.结果 健康老年人的左侧海马和右侧中央前回的FC值与血尿素浓度呈负相关;左侧海马和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楔前叶、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顶下回的FC值,右侧海马旁回和左侧额中回、双侧眶部额下回、右侧枕上回、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顶下缘角回、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前回、双侧颞上回的FC值与尿酸呈负相关(r=-0.546~-0.724,P均<0.05).左侧海马和左侧眶部额中回的FC值与词语流畅性测验(VFT)呈负相关(r=-0.388,P=0.008).中介分析发现左侧海马和左侧眶部额中回的FC可部分介导尿酸对VFT的效应,中介效应值0.0265[95%CI(0.0062,0.0581)].结论 在健康中老年人中肾功能水平与认知功能及脑FC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中老年人肾功能指标脑功能连接脑-肾轴认知功能

    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低剂量扫描模式在主动脉与下肢动脉CTA联合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冯晓刚杨瑞刘继伟张丽华...
    1026-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低剂量扫描,在主动脉和下肢动脉共同显影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将50例同时行全程主动脉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方案)、B组(优化方案),每组各25例,然后对图像进行综合评价,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胸主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方案的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的平均CT值低于B组.B组的图像质量总体高于A组,B组方案很好地弥补了 A组存在的不足,而且人均对比剂使用剂量明显较A组减少.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对比剂优化方案在全程主动脉和下肢动脉联合CTA中,图像质量更好,对比剂使用剂量更低,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比剂血管造影术大螺距扫描主动脉下肢动脉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吴娇张婷婷
    1030-10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