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侯钢

双月刊

1005-3220

lcjsyx@126.com

025-82296109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突出临床、注重实用、内容新颖、面向基层”。刊物内容涉及精神医学各个方面,栏目较多,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读者对象为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务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医务心理工作者及司法精神定向鉴定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志茹刘焕高娜韩梅娟...
    465-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生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临泉县人民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根据PTSD诊断结果分为对照组和PTSD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89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PTSD发生率为32.80%;事件冲击量表(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总分为(27.15±2.35)分,处于中度PTSD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社会支持,术前焦虑、抑郁,术前心理弹性水平及术后发生并发症是甲状腺切除术患者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PTSD发生风险较高,应多关注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社会支持水平低、术前心理状态较差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甲状腺切除术影响因素术后康复

    儿童期创伤、依恋关系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分析

    吴建桦张淑茹赵瑞珍代娟...
    469-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依恋关系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接诊的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我院职工及职工家属132名作为对照组.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中文版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比较2组调查对象CTQ、ASS,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CTQ及ASS得分,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CTQ、ASS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依恋关系对儿童期创伤与精神分裂的中介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组患者CTQ总表得分与ASS总表得分及两个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得分与CTA、ASS总表及各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CTA、ASS总表及各分量表得分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CTQ、ASS均对PANSS回归系数显著(β=0.309、0.277,P均<0.001);ASS在CTQ和PANSS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比占总效应的27.13%.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儿童期创伤、依恋回避及依恋焦虑均高于正常人群,依恋关系在儿童期创伤和精神分裂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儿童期创伤依恋关系精神分裂症相关性

    首发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近红外脑功能特征研究

    牟兰沈雨琦牟少奇沈仲夏...
    473-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究首发未治疗并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皮质活动,探讨患者脑激活特征及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93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根据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中自杀项目是否≥1分为自杀意念组(n=45)和无自杀意念组(n=48),同期招募健康对照组(n=42),通过fNIRS评估在进行言语流畅性任务期间的前额叶皮质活动.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在前额叶皮质激活降低.事后分析表明自杀意念组在右眶额皮质的激活程度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和健康对照组.自杀意念组在腹外侧前额叶皮质、额极皮质和眶额皮质的激活程度与自杀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且最大相关性位于眶额皮质.结论:自杀意念组在右眶额皮质有不同的fNIRS信号变化模式,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自杀意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首发抑郁症自杀意念语言流畅性测试皮质激活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反式激活反应-DNA结合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童颜龙赟
    478-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反式激活反应-DNA结合蛋白(trans activated response DNA binding protein,TDP43)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确诊收治的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研究组,同时以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进行比较,采集两组静脉血,分析血清TDP43水平和生化指标;Pearson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病理症状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与血清TDP43水平的相关性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的危险及保护因素.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性别、受教育时间、年龄、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吸烟、三酰甘油及血糖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人员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DP43水平以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增加(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DP43水平与一般病理症状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及PANSS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TDP43水平、PAN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TDP43水平显著升高,与临床症状有关.

    精神分裂症反式激活反应-DNA结合蛋白血清临床症状

    胆碱酯酶在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炎症免疫调节的临床价值

    陆玲娜胡希文
    482-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在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炎症反应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的抑郁症74例(抑郁组),BD 30例(双相组),健康对照38名(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HE与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抑郁组、双相组中CHE与CRP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检验CHE的诊断效能.结果:抑郁组与双相组的CH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双相组CRP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双相组中CHE与CRP的正相关性(r=0.67,P<0.05).CHE在抑郁症和BD中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在抑郁症中 CHE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69,cutoff 值为 8302.50 U/L,敏感度0.65,特异性0.79,在BD中CHE的AUC为0.70,cutoff值为8419 U/L,敏感度0.57,特异性0.82.结论: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参与了抑郁症与BD免疫稳态的维持,CHE或许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生物学标志物.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胆碱酯酶炎症

    利培酮联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血脂的影响

    缪文文于晨旸随冰冰孙明月...
    486-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于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并使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患者),3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500 mg/d、1 000 mg/d、1 500 mg/d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泌乳素(prolactin,PRL)、血糖(blood glucose,Glu)、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前,3组中女性患者PRL均高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B组、C组患者TG、HDL、PRL水平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PRL升高和脂代谢异常,PRL降低与二甲双胍使用剂量存在量效关系.

    精神分裂症二甲双胍利培酮泌乳素三酰甘油

    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嗜铬细胞瘤1例

    孟雪于帅徐亚辉
    489-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告1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嗜铬细胞瘤病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不易被识别,并且以躁狂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嗜铬细胞瘤未见文献报告,本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同时提醒精神科医师要做到详细的病史询问,重视躯体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嗜铬细胞瘤精神障碍躁狂症首发症状

    非编码RNA在酒精使用障碍基因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朱爽胡建
    49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神经精神障碍,长期慢性摄入酒精会引起大脑基因表达网络的永久性改变.非编码RNA(non-protein-coding RNA,ncRNA)被认为是与神经精神障碍中调控基因表达有关的一类RNA,这类RNA分子通过特异性地调控靶基因的转录后翻译过程、神经元突触间的一系列反应等在AUD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体酒精代谢过程中,ncRNA参与调节酶和神经递质反应系统.饮酒可以调节ncRNA的表达,介导表观遗传修饰和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它们被认为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更深入地了解ncRNA在AUD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非编码RNA突触可塑性表观遗传酒精使用障碍

    自噬在精神障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徐文倩肖玲谢银平元国豪...
    496-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障碍疾病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自噬本质上是一种溶酶体依赖的蛋白降解途径,在神经元存活和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自噬参与了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目前关于自噬与精神障碍疾病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就细胞自噬在精神障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自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

    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障碍的研究进展

    杜若南罗阳黄伟皓张晓鸣...
    500-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失能性精神疾病,具有高共病率、高致残率、高误诊率的特点,这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随着大量研究的展开,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在OCD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近年来rTMS在OCD治疗中的相关研究,梳理了 rTMS对OCD可能的起效机制,并对rTMS治疗OCD的常用位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将来rTMS在OCD的治疗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经颅磁刺激强迫障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