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廖玉华

月刊

1001-1439

lcxxgbzz@qq.com

027-85726342-8821

430022

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专家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研究报告、心电图分析、病例报告、综述、进修苑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他汀不耐受的临床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一部有助于管好中国人群血脂的"导航仪"

    李建军
    695-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业已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开启了 ASCVD病因学治疗的新时代.同时,他汀类药物也是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的血脂管理及防治ASCVD的基石性药物.然而,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现象(简称他汀不耐受)临床上并非少见,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诊断与处理也存在困惑与误区.据此,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起草发布了《他汀不耐受的临床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他汀不耐受的基本认知和ASCVD的防治水平.本文就此共识的核心要点作一解读,以飨读者.

    他汀不耐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专家共识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俞坤武曾秋棠
    697-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新版指南在2016版指南基础上,参考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经验,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管理作出了最新推荐.本文就指南的重要推荐更新进行逐一解读,以期为NSTE-ACS的临床诊疗实践提供帮助.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肥厚型心肌病与心源性猝死

    赵春娇何国祥
    701-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病,是青年人发生心源性猝死(SCD)最常见的病因.SCD也是HCM最严重的并发症,在中国成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5%~2.0%.因HCM心肌细胞肥大,形成局限性心肌纤维化及电重构,成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发病基础,从而发生SCD.由于HCM本身的结构特点,需要早期关注及识别SCD的危险因素.除指南推荐的危险因素外,很多其他因素也与SCD显著相关,需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应根据危险因素和评估结果进行严密预防,评估植入式心律复律除颤器(ICD)植入的合理性.本文就HCM患者发生SCD的机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肥厚型心肌病心源性猝死发病机制风险评估室间隔化学消融植入式心律复律除颤器

    肌钙蛋白在非心脏疾病中升高的机制和价值

    孙一博杨晴蔡瑶瑶梁岩...
    706-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的特异性标志物.当心肌出现可逆或不可逆性损伤时,cTn被释放入循环.除造成心肌损伤的常见心脏疾病外,临床中也能观察到非心脏疾病患者cTn升高.为能正确理解这种升高的意义,本文在介绍cTn来源、释放方式和清除途径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非心脏疾病中cTn升高的机制及其临床价值.

    肌钙蛋白非心脏疾病心肌损伤预后

    SII对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刘尊腾谢骞刘芬宋宁...
    712-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6月-2020年12月因稳定型心绞痛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215例患者,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及入院检查结果,根据血常规检查计算SII.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44例)和非MACE组(171例).根据SII中位数(434),将患者分为低SII组(108例)和高SII组(107例).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SII对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SII水平患者的生存率.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SII水平显著升高[393.66(286.42,602.08)vs 473.80(301.40,941.98),P=0.0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II与血流紊乱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ACE独立相关(HR=1.001,95%CI:1.000~1.002,P=0.002).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表明,高 SII 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0.04).结论:SII是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

    稳定型心绞痛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陈楚云王娜于扬范芳芳...
    718-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动脉瓣钙化(AVC)、二尖瓣环钙化(MAC)、心脏瓣膜钙化(CVC)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留取生物样本的AMI患者9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超声心动图钙化评价.按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环是否钙化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分析AVC和MAC的影响因素.同时将患者分为无瓣膜钙化组、单瓣膜钙化组和双瓣膜钙化组,分析CVC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OR=3.21,95%CI:2.39~4.32,P<0.001)、糖尿病(OR=1.35,95%CI:1.00~1.81,P=0.047)、高血压(OR=1.38,95%CI:1.01~1.89,P=0.046)、肾功能不全(OR=1.74,95%CI:1.08~2.81,P=0.024)与 AVC 相关;年龄≥ 65 岁(OR=5.37,95%CI:2.91~9.93,P<0.001)、糖尿病(OR=1.83,95%CI:1.10~3.04,P=0.020)、肾功能不全(OR=2.55,95%CI:1.35~4.82,P=0.004)与 MAC 相关;年龄 ≥65 岁(OR=3.68,95%CI:2.75~4.93,P<0.001)、糖尿病(OR=1.57,95%CI:1.18~2.09,P=0.002)、肾功能不全(OR=2.14,95%CI:1.34~3.41,P=0.001)与 CVC 相关.结论:年龄、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与AMI患者CVC相关,不同瓣膜钙化的相关因素并不完全相同.

    心脏瓣膜钙化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环钙化超声心动图急性心肌梗死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孙氏手术后早期截瘫原因分析

    陈司奇魏翔陈太强
    725-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孙氏手术后出现早期截瘫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12月因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收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并行孙氏手术的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0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51.5±10.7)岁,术后截瘫患者7例(3.9%).统计分析截瘫组与非截瘫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数据.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后CTA影像肋间动脉开口位置以及开放程度,探究术后截瘫的原因以及危险因素.结果:非截瘫组和截瘫组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心血管病史、主动脉阻断时间、中低温停循环时间以及肛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低血压事件与年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截瘫组患者CTA影像Th7~Th11肋间动脉的起始处与肺动脉分叉水平主动脉CT值比值(Hounsfield ratio,HUR)显著低于非截瘫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低血压事件(OR=33.80,P<0.05)、支架覆盖的肋间动脉数量≥8支(OR=35.00,P<0.05)与假腔供血肋间动脉数量≥10支(OR=36.71,P<0.05)均增加术后截瘫风险.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血压事件、支架覆盖肋间动脉≥8支和假腔供血肋间动脉≥10支是术后截瘫的危险因素;HUR有望对残余肋间动脉供血状况进行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截瘫脊髓缺血亨氏单位比值

    外周血内皮微粒中miR-126水平与MHR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帕丽达·玉山江艾买提江·买买提古力斯坦·艾斯卡尔尼格热·阿力木...
    73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外周血内皮细胞来源的微粒中的microRNA-126(miR-126)表达水平以及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9-202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随后确诊为AMI并接受PCI治疗的60例患者(AMI组).同时,纳入60例慢性冠状动脉疾病(CCD)患者(CCD组)以及60例健康个体(健康组)作为对照.测定并对比各组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中的miR-126和MHR表达水平,并计算Gensini评分.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AMI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AMI组miR-126水平低于CCD组及对照组,MHR高于CCD组及对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iR-126的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性(r=-0.460,P<0.001),MHR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性(r=0.468,P<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miR-126(OR=6.995,95%CI:2.126~23.018,P=0.001)、MHR(OR=4.527,95%CI:1.145~17.895,P<0.031)和 Gensini 评分(OR=0.949,95%CI:0.925~0.974,P<0.001)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miR-126、MHR和Gensini评分联合检测预测A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95%CI:0.951~0.836,P<0.001),特异度为95%,灵敏度为76.7%,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miR-126水平和MHR与AMI的发生及冠心病严重程度有重要联系,是潜在的预测和诊断AMI的生物标记物.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microRNA-126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患者NLR、PLR、MPVLR、SII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于坚刘新亚王江涛吴莉...
    737-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性心肌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水平的变化,同时分析其对ICIs相关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2023年收治的因应用ICIs治疗导致心肌炎的肿瘤患者2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超声心动图等指标,进一步计算NLR、PLR、MPVLR和SII;分析患者基线及病程中NLR、PLR、MPVLR、SII水平变化;ROC曲线分析病程中NLR、PLR、MPVLR和SII对ICIs相关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26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7例,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表现多样.病程中NLR、PLR、MPVLR、SII值较基线均显著增高(均P<0.05).病程中NLR诊断ICIs相关性心肌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0,PLR为0.621,MPVLR为0.686,SII为0.692.结论:NLR、PLR、MPVLR和SII可作为诊断ICIs相关性心肌炎的潜在标志物.

    心肌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TP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李勇李占虎靳博伟李原...
    742-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患者210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亚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亚组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亚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和3支病变亚组;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高评分亚组(>60分)、中评分亚组(31~60分)和低评分亚组(0~30分).其中的60例ACS患者术后1个月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心血管磁共振-延迟钆增强(CMR-LGE)分为LGE阳性组和LGE阴性组.另选择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阻塞性狭窄病变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血清CTRP5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5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心肌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UA亚组、NSTEMI亚组和STEMI亚组患者血清CTRP5和SII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但NSTEMI亚组与STEMI亚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的增加,CTRP5与SII水平呈升高趋势(均P<0.05).LGE阳性组患者入院后CTRP5与SII水平均高于LGE阴性组(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FBG,OR=1.267,95%CI:1.041~1.544,P=0.019)、SII(OR=1.001,95%CI:1.000~1002,P=0.044)和 CTRP5(OR=1.127,95%CI:1.036~1.226,P=0.005)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CTRP5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8,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78.9%,截断值为10.31 ng/mL;预测心肌纤维化的AUC为0.775,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92.3%,截断值为11.10 ng/mL.结论:ACS患者血清CTRP5水平升高,其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尤其是多支病变及心肌纤维化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纤维化Gensin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