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结合共情护理对烧伤整形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我意识的影响

    闫静廖月明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结合共情护理对烧伤整形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08 例烧伤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结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医院焦虑分量表(HADS-A)、医院抑郁分量表(HADS-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尊量表(SES)、自我和谐量表(SC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结合共情护理可改善烧伤整形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意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行为转变理论共情护理烧伤整形情绪状态自我意识

    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结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对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王侠张瑛李莎
    170-17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结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对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12月至 2021年 12 月收治的200 例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结合共情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结合共情式心理护理可改善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也能减少术后不适症状,提高视力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特殊时段循环体位干预共情式心理护理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应对方式睡眠质量

    程序化综合护理干预结合视觉适应训练对眼部手术患儿恐惧状态及配合度的影响

    王蓓王雅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程序化综合护理干预结合视觉适应训练对眼部手术患儿恐惧状态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眼部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综合护理干预结合视觉适应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医疗恐惧调查量表(CM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躁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程序化综合护理干预结合视觉适应训练不仅能减轻眼部手术患儿恐惧情绪,提高其配合度,也能减少术后苏醒躁动情况,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程序化综合护理视觉适应训练儿童眼部手术恐惧状态配合度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与考试满意度调查研究

    陈莘淳杨慧锋王研王思沛...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与考试的满意度,为评价和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454人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18学时+线下8学时)。分析线上学习满意度、线上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考试形式、居家线上考试满意度现状、教学反馈、学习自我效能感及不同考试方式下的学生成绩。结果 83。26%的学生对线上学习整体效果满意。76。65%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整体效果良好。40。60%的居家学生很满意在线考试的整体情况,22。56%的居家学生对线上考试的整体情况不满意。46。04%的学生最倾向的授课方式是线下教学为主,线上直播/录播为辅;75。33%的学生最倾向的教学形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传输知识;88。55%的学生最倾向的考试方式为线下纸质版考试;79。74%的学生仍然更倾向于闭卷考试;78。85%的学生更倾向于传统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454 名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为(82。52±10。62)分(得分范围34~108分)。321 名学生的线下纸质版考试成绩优于 133 名学生的居家线上考试成绩(P<0。05)。结论 在实际教学中,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入探讨考试形式与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急危重症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满意度

    以案例为载体的内科学教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的构建与实践——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例

    陈晓铭黄兴丽周飞韦晓丹...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如何在内科学教学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合思政要素,本文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教学为例,通过教学及思政育人目标、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其中,促使内科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将以案例为载体的内科学教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应用于医学本科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出具备扎实医学基本技能、高尚医德和卓越人文素养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思政教育内科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机制与研究进展

    裴家峤张莹李子欣冯曼曼...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治一直是乳腺癌领域的研究热点。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接连问世极大地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然而,在极佳疗效的背后,靶向药物同样面临着多重耐药现象及心脏毒性等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近年来,随着HER-2阳性乳腺癌进入"精准分类,精确分层"的时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成为肿瘤患者精准化治疗的热点领域之一。ADC通过特定的连接头将靶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与高杀伤性的细胞毒性药物偶联起来,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杀伤作用。本文就ADC的作用机制及其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抗体药物偶联物靶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及A20的研究进展

    江青山余静唐洪波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鼻腔鼻窦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嗜酸粒细胞性CRS术后的复发率可接近50%,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较明显,与核因子κB(NF-κB)通道激活有关。本文综述锌指蛋白A20的结构特征、生物功能及与炎症、肿瘤相关疾病的关系,认为其作为NF-κB的负性调控因子参与了多种炎症及肿瘤疾病,发挥抑制炎症和肿瘤疾病的作用,为高复发率的嗜酸粒细胞性CRS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慢性鼻窦炎嗜酸性粒细胞A20核因子κB炎症肿瘤

    GPRIN1在神经调节及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张淑艳岳晓蕾董志崑陈永林...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G蛋白调节神经突起生长诱导物 1(GPRIN1)是一种分布于细胞膜、突触和细胞内囊泡的膜结合蛋白,其在神经元突触发生和调节、细胞凋亡与骨架重塑、恶性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作用。GPRIN1调控肿瘤细胞免疫微环境、影响肿瘤耐药等作用已经成为新型抗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热点。本文将近年来GPRIN1 在神经元突触发生和调节中的作用及GPRIN1 调节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G蛋白调节神经突起生长诱导物1G蛋白偶联受体神经元免疫生物标志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稿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