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姜正国

双月刊

1673-0712

ldjournal@163.com

0738-8325172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氐星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84年,原名《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学校升格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同年10月学报更名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学报自1999年获得全国文科学报“优秀栏目策划奖”以来,多年文摘转载率名列同类学校前10位。2003年《光明日报》刊评栏目对本刊进行介绍,并进入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论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等多家数据库。2006年以优秀的办刊质量和较大的社会反响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本,双月月末出刊,每年1、3、4、5期为社会科学版,2、6期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常设栏目为:政治法学研究、经济哲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特设专栏:曾国藩研究、梅山文化研究、文学史料研究、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等。自然科学版常设栏目有:数理科学、化学与环保、计算机应用、体育及运动医学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叙事学视域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农民形象建构分析——以《山海情》为例

    张玉丛怡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各类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呈现脸谱化、喜剧化、单薄化的趋势,启迪意义和思想价值逐渐消失.《山海情》作为一部典型的乡村题材电视剧,讲述的是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干部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该剧凭借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和技巧,塑造了真实丰满的农民群像,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叙事学视域下,该剧从叙事主题、叙事情节、视听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塑造了真实立体的农民形象.《山海情》让观众深刻理解传统乡土文化在时代裂变中的阵痛,并突破观念障碍与农民群体产生情感认同,有助于中国的乡村治理与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叙事学乡村题材农民形象山海情

    二语阅读水平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性探究

    郑婧婧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语阅读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还能扩展其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验证二语阅读和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中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二语阅读水平、发散思维以及聚合思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语阅读水平与发散思维无显著相关性,但与聚合思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此,未来地方普通高校的二语阅读教学应在培养聚合思维的基础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泛读教学、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以营造有利于发散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

    二语阅读发散思维聚合思维

    城乡青少年生涯适应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探究

    李国强谢平英李艳芳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已成为生涯发展的本质特征,但学术界对城乡青少年生涯适应力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缺乏较为系统的实证分析,因此有必要对城乡青少年生涯适应力状况及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乡青少年生涯适应力整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男女生生涯适应力总分及各分维度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青少年生涯适应力总分及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自信3 个分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生涯适应力总分及各分维度在是否为留守儿童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处于不同学校类型的青少年生涯适应力总分及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自信3 个分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生涯适应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在各自的总得分及各分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学校类型、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生涯适应力的重要因素,应进一步重视我国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生涯适应力的培养.

    青少年生涯适应力领悟社会支持

    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调查分析

    李盛龙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实施,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仍存在不足,其在办学定位、专业能力、学术规范、科研素养体现等质量评价方面以及分类评价、指导力量、评阅抽检、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评价方面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较弱,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重视不够、缺乏创新;教师指导能力欠缺、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对此,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高质量发展应从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着重发力.

    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评价

    思政课、学科思政、"大思政课"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构建

    曾兆滨
    95-10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科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大思政课"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策着力点.三者协同发力,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找准方向和着力点,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把稳航向;其次要找准着力点,实现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形式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衔接;最后要构建有助于思政育人的平台、载体和环境,发挥教育管理和评价等对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的推动作用.

    思政课学科思政大思政课协同育人

    审视与超越: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周浩张倪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五育并举"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可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从人工智能对劳动教育的时间、能力、发展的"三大挑战"着手,就此提出平衡时间、培养能力、全面发展三个方面的实践路径,以期推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超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

    人工智能劳动教育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黄豆豆胡晓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的迫切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教学理念发展前沿的内在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需要过硬的政治素质、稳定的思想素质和扎实的能力素质.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从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人才选用机制、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培训力度等方面重点着力.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人才队伍

    农村老年人社会工作中数字鸿沟问题分析

    蔡灵姣虞满华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农村老年人中出现了数字鸿沟问题,农村老年群体逐渐成为数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当前,农村老年人主要存在认知偏差、日常生活不便、数字素养低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农村老年人自我效能感低、缺乏人际支持以及忽视了对该群体的数字教育.基于增能理论,社会工作从个人、人际和社会政策三个层面分析,通过重塑农村老年人的认知、为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落实农村老年人数字教育政策,以此化解数字鸿沟困局,助力农村老年人平等共享时代发展红利.

    社会工作农村老年人数字鸿沟增能理论

    家长教育焦虑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龚高昌龚正求刘黎明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我国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因缺乏规范的测量工具,深入研究严重受阻.为此,基于文献梳理、半开放式访谈和两轮专家评价,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四个阶段的家长为调查对象编制家长教育焦虑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家长教育焦虑量表包含7 个维度:学习成绩焦虑、学习习惯焦虑、学业负担焦虑、升学择校焦虑、自身教育能力焦虑、素质发展焦虑、教育投入焦虑.同时,家长教育焦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故可作为评估家长教育焦虑的工具.

    家长教育焦虑量表编制信效度

    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