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路基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路基工程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卿三惠

双月刊

1003-8825

ljgch01@163.com;ljgch02@163.com

028-86443000 86442063

610032

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6号

路基工程/Journal Subgrad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路基工程》期刊1983年10月创刊,由铁道部主管,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主办。刊号:ISSN:1003-8825,CN:51-1414/U。广告许可证号:5101034000064。《路基工程》外文名称:Subgrade Engineering《路基工程》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是国内唯一的以研究路基工程为主要对象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专业学术领域有着诸多的建树。内容覆盖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港口、机场等众多行业,聘请了全国铁路、公路等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担任编委,众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协办。期刊是首批入选的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遴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版期刊资料库全文收录,同时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荣获四川省一级期刊和中国建筑行业《优秀杂志一等奖》。《路基工程》办刊宗旨:为了更好地、更及时地总结交流路基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推广、解决路基问题的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路基病害的整治和防洪、防灾及安全工作,及时交流和沟通科学技术信息,促进我国路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保行车安全。《路基工程》主要栏目:论述、试验研究、经验介绍、病害整治。《路基工程》主要读者对象:从事路基学科及其有关的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和设计、施工、养护、维修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路基工程》办刊特色:《路基工程》以其刊出论文的观点新颖、技术先进、工艺新颖、实用性强为特色,重点介绍路基工程技术标准、技术理论研究,交流铁路、公路等有关路基、基础工程方面科研、设计、施工、养护及病害整治经验,报道国内外路基工程动态及科研、设计、管理成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等,是深受路基工程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广大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所喜爱的专业期刊,对提高全国路基、岩土工程研究,推动路基工程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改性沥青高模量热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乔通王宏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添加大比例布敦岩沥青(BRA)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改性沥青,实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动态回弹模量和抗疲劳性能的提高,基于室内试验和试验段铺筑经验,验证BRA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3%SBR改性沥青和添加2%~8%BRA可使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5000次/mm,且加载60分钟后的车辙变形量不大于2.0 mm,低温弯曲破坏应变不小于2800 με;推荐复配方案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

    路面工程厂拌热再生掺量高模量路用性能回弹模量疲劳性能经济性

    征订《路基工程》及合订本启事

    74页

    荆州市城北快速路路基填料方案比选研究

    李古一张云洪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破解荆州市城北快速路路基填料匮乏和建筑垃圾填埋用地紧张的难题,从设计角度对百万量级需求的路基填料进行比选分析.调查土源和当地特有材料江砂,进行物理试验;明确填料的选用原则,并进行可用性分析;从材料特性、工程需求、运输条件、开采条件、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填料组合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对拆迁产生的建筑固废料进行填筑路基试验.结果表明:#6砾类土为主的填料组合方案最优,工期最易保证,填筑质量最佳,在全线项目应用,路基容许工后变形满足规范要求;总结出建筑固废料填筑路基的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实际利用率达95%,填料匮乏和建筑垃圾填埋用地紧张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路基工程城市快速路填料组合建筑固废料技术分析经济分析

    钢渣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性能评价与应用

    张玉香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将钢渣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用于半刚性基层,分析20%~80%钢渣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回弹模量)、变形特性(干缩变形、温缩变形)、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室内研究成果铺筑试验段.结果表明:采用钢渣替代粗集料可增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回弹模量与抗疲劳耐久性能;增大钢渣掺量导致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温缩、干缩变形增大,以控制最大干缩系数不超过70~85με,以温度在-25~60℃区间内的平均温缩系数不大于12~15με/℃ 为限制条件,建议最大钢渣掺量为40%~60%;钢渣掺量40%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各指标,均满足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钢渣水泥稳定碎石钢渣掺量粗集料养生工艺试验变形特性经济性

    桩间距对桩板结构应力变形的影响研究

    张邹羿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改建铁路漳泉肖线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影响区段改线工程项目,基于SAP2000软件,研究下穿桥梁地段铁路桩板结构的桩间距(等量桩径d)对板内正、负弯矩和变形的影响,并与规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横向桩间距不变时,随着纵向桩间距的增加,板内正、负弯矩及桩顶竖向变形均线性增加,板内最大负弯矩出现在板中央桩顶处;板内最大正弯矩逐渐由横向桩间向纵向桩间转移;当纵向桩间距为4d~5d时,板内各点处正、负弯矩和竖向变形均相对较小且大致相当,证明规范中桩间距规定的合理性;当纵向桩间距超过9d时,板内底部正弯矩较大,需进行配筋设计.

    铁路下穿公路桩板结构桩间距桩板弯距变形

    深基坑施工对共用围护结构运营车站的变形影响

    李明潘伍王明胜郑龙超...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成都地铁新建18号线倪家桥站与运营1号线车站超近接并行、共用1号线既有围护桩、深基坑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将围护桩等效为地下连续墙,分析不同围护桩桩径、内支撑数量下,深基坑开挖对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卸荷使土体发生变位,带动车站结构产生位移,体现为竖向隆起,横向偏向基坑开挖侧;增大地下连续墙厚度可减小运营车站的变形,但当厚度大于0.76m时,控制变形效果不明显;当支撑大于2道时,抑制侧墙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效果不明显.

    地铁车站深基坑超近接并行围护结构沉降监测变形控制稳定性

    乳化沥青对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影响

    孙明娜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新疆昌吉州公路改建工程,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于黏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特性,结合室内模拟钻芯取样试验,探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乳化沥青与RAP(再生沥青混合料)存在一定的配伍性,选择合适的乳化沥青,能够显著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建议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增加黏聚力试验和湿轮磨耗试验的检验评价,同时辅以模拟钻芯取样试验验证.推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室内相对湿度为70%、25℃养生4小时条件下的黏聚力不小于2.30N·m、湿轮磨耗质量损失率不小于3.00%.

    道路工程乳化沥青冷再生磨耗黏聚力早期强度配伍性

    T型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特性研究

    赵永祥于方正朱荣辉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T型地下连续墙受力及支护特征研究分析,结合等效刚度原理,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对墙体内力及位移进行推导;采用理论计算、数值分析等方法,建立T型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开挖深度及不同截面处的墙体水平位移、墙后地表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T型地下连续墙进行基坑支护时,墙边至肋端外侧1/3~1/2肋长范围土体变形受墙肋影响较大;T型地下连续墙对于较大开挖深度能够更早起到支护作用,对于较小的开挖深度作用有限;墙厚增加将降低墙体变形,但在一定开挖深度下,存在最优墙厚,在满足基坑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墙厚,以提高工程经济性.

    T型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理论计算墙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支护特性

    高速列车振动下软土震陷对水下盾构隧道的影响

    齐春王闯胖涛晏启祥...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建立"地层-隧道.道床"数值模型,从不同软土层厚度和软土层相对位置两方面,研究高速列车振动下软土震陷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沉降随软土厚度增加而增加,而加速度响应与软土厚度关系不大,速度响应初始时变化不大(软土厚度11.0~20.0m),而后有所下降(软土厚度20.0~21.5 m),最后又迅速增大(软土厚度21.5 m以上);盾构隧道的动力响应受软土层位置影响较大,隧道未通过软土地层时,沉降量与速度值较小;隧道部分通过软土地层时,沉降量与速度值随着断面通过软土的比例增加而较快增加;隧道全断面通过软土地层时,沉降量与速度值增长迅速.

    软土地层水下盾构隧道软土厚度相对位置软土震陷敏感性分析

    砂卵石地层深基坑监控量测与数值模拟分析

    谢涛邬林宏杨海华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都某轨道交通砂卵石层深基坑为研究对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身水平位移、周边地表沉降和内撑轴力进行监控量测,并采用midasGTS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坑角效应显著;基坑扩大端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均小于标准段;桩身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内撑轴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近,有限元分析可较好地预测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应力与变形演化规律;桩顶水平位移的实测值远大于计算值,可能与土体本构模型、基坑周边荷载及施工工序与实际不符等有关.

    砂卵石层深基坑围护结构支撑监控量测桩身位移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