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与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与现代化
理论与现代化

李家祥

双月刊

1003-1502

xdhbjb@126.com

022-23398649

300051

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理论与现代化/Journal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注重反映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科研和调研学术成员的思想,反映国内外学术动态,热诚欢迎国内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实际工作者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

    孙明增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制高点,明确提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内在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价值立场、强大动力、战略导向、法治保障、科学方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把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指引.

    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系统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探析

    周多刚李光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立足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通过深入思考和系统总结,形成了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纪律建设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理论、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智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建"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宝库.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纪学习教育的根本遵循,自觉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切实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维护好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

    人民本位、共同体追求与德性政治: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意涵

    韩升李斌
    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哲学旨在以筹划和设计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哲学意涵.中国式现代化有力地纠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人"与"物"关系错位,实现了人民本位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高度肯定主体间与主客体间的交往意义,积极推动各层次共同体建设,彰显了对共同体的实践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近代以来政治领域去道德化的弊端,坚持发扬德性政治的价值感召力,实现了对政治道德的理性重建,展现出鲜明的道义性.

    政治哲学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本位共同体追求德性政治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性关系:"智能化—绿色化"整合框架实证分析

    何继新高文静夏五洲
    3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之义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引擎,对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将新质生产力纳入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基于2010-2020年的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指数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智能化、绿色化发挥的调节效用.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上,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且促进作用具有长期稳定性;在南北方差异上,南北方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均显著,南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高于北方地区;在老龄化程度差异上,老龄化程度越低,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智能化与绿色化均赋能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智能化绿色化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人才培养体系的困境与优化方向

    朱旭峰唐祎祺
    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目标,这是我国重大战略决策之一,表明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人与自然命运的担当,获得世界各国广泛赞誉."双碳"战略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培养"双碳"战略人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基础.目前,"双碳"战略人才培养存在数量严重不足、缺乏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供需错位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针对"双碳"战略人才数量和培养模式问题,应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完善学科体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持续稳定支持基础学科建设强化基础型研究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期培养更多"双碳"战略人才,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双碳"战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优化方向

    ChatGPT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应对策略

    刘海军赵梦依
    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之一,其演进轨迹和技术特征生动呈现了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态势,深刻揭示了科技推进意识形态传播的全新图景.然而,这一过程亦伴随着技术垄断、算法黑箱和信息茧房等风险,这些风险将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冲击,引发意识形态偏见,并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在公众引导上的影响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核心技术研发,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实施严格算法规制,消除潜在意识形态偏见;同时,破除信息茧房,拓宽公民认知视野,共同维系意识形态领域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ChatGPT意识形态风险应对

    制度型开放的实践模式与治理机制——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

    杨书文石静怡
    7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制度型开放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质量与水平,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方式.通过"目标—结构—界面—行动"的分析框架,结合天津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实践,研究发现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制度型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天津自贸区制度型开放包含外贸规则同轨、资源跨域流动、虚实产业融合、营商环境共创四种实践模式,形成发展价值协同、资源要素适配、产业图景扩容、服务质效提升四种治理机制.自贸区改革充分彰显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实践价值与治理逻辑,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制度型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宏观经济预期研究新范式与进展:识别、捕捉与应对系统性偏差

    高山张斌
    9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融合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引入实验经济学实证方法,宏观经济预期研究近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其新的研究范式在这一进程中逐渐衍生形成:识别、捕捉以及应对实际预期相对于理性预期的系统性偏差.梳理预期系统性偏差的典型特征及识别策略,对比解析新兴预期理论的形成脉络与演进趋势发现:预期在不同的视角与维度上同时存在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的系统性偏差特征,推动预期理论正在走向将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相融合的道路,注重与公众的直接沟通及明确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景有利于提升预期管理政策的有效性.

    预期转弱系统性偏差预期理论预期管理行为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