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黄继忠

双月刊

1002-3291

lndxxb@126.com

024-86864173

110036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能反映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理论刊物,设有文、史、哲、经、法等研究栏目。追求优质的学术品味,主编王铭及全体编辑欢迎学者向我刊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理解东北的高质量发展:内涵、挑战与对策

    余淼杰杨伯烨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长子",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大使命.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方向.东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特色清晰、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以及产业分工比例协调六个方面来看待.在新发展阶段,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城市群辐射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等挑战.为此,需要推动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产业链协同,形成核心城市与副核心城市"双核心驱动"的发展格局.同时,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保障其在资源获取、要素价格等方面与其他市场主体享有平等待遇.鼓励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民营经济

    "美"的对流:汉代边疆文化风景

    王子今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边疆作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空间,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与交融.除了物质交易、技术传播之外,精神文化层面的双向交流或许也可以称为"对流",影响了"胡""汉"双方的生活和艺术.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可以产生美感的文化存在的共同追求,促成了汉代不同民族文化"对流"的实现.通过丝绸之路,中原的"采缯"向西传布,西域的"采罽"东输,也满足了内地的消费需求.除"胡乐"影响中土艺术生活之外,中原"音乐"也传入胡地.一方面汉地女子以其包括美容方式的妆饰,通过"和亲"及其他跨民族情爱和婚姻关系沟通了不同民族的情感;另一方面,"胡粉"和西域"异香"也传入中原,美化了汉地社会生活.趋于共同的美学追求,使得民族关系亲近融合,成就了多彩的汉文化.

    汉代边疆文化采缯采罽胡乐中原音乐胡粉香料

    生物资本主义的生成逻辑、本质特征与中国策略——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探究

    刘鹏飞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在生物时代的最新统治样态,是资本主义的延续、演变和子集,其从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从而实现了人类文明的"飞跃",但同时,它引起社会关系的消极变革进而表现出对人类文明的"僭越"."飞跃"与"僭越"的矛盾运动内嵌着"科学技术逻辑"与"资本逻辑"间的背反性,外显为生物资本主义诸多现代性矛盾的生发性特质.立足经济全球化背景,应对生物资本主义扩张和渗透的基本策略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物科技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要持续深化对生物资本主义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在波谲云诡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不断探索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行动方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物资本主义生物资本生物科技

    从西方主流话语的演变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陷阱

    向玉珍
    3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帝国主义不是一个纯粹的话语霸权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重维度的霸权扩张问题.文化帝国主义借助"文明等级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文明优越性的陷阱,矮化了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人类文明;借助"资本现代化理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正确性的陷阱,否定了包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内的其他现代化发展模式;借助"普世价值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价值观高尚性的陷阱,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等功能;借助"历史终结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制度体系普世性的陷阱,抹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存在的合理性;借助"文明冲突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人类文明极端对抗性的陷阱,否认了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可能性.纵观西方主流话语演变的历程,西方中心主义思维逻辑和霸权主义行为逻辑始终贯穿其中,使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维护自身统治和实现霸权扩张的理论支撑.

    文化帝国主义西方主流话语西方中心主义霸权扩张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关键要素"

    徐平刘笑谊赵美艳
    4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是系统阐发和集合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和实践活动的话语表达方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既是一项学术工程,也是一项思想工程,承载着"汇聚中国式现代化思想资源、增进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容量、凸显中国式现代化思想伟力"的学术使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学术路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基本遵循,整体把握核心概念、历史事实、思想意涵、标识话语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思想性的基础上,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事实转化为话语表达,将实践逻辑转化为学理阐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学术价值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思想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提供"学术向导",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拓展"认知通道",为中国式现代化传播积累"话语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核心概念历史事实思想意涵标识话语

    营商软环境优化策略研究——基于31个省份的质性分析

    张昊张伯瑞范雨昕
    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如何构建优质营商软环境成为重点问题.文章以31个省份为案例,探究简政放权、产权保护、可持续发展、文化紧密度对建设优质营商软环境的组合影响.结果显示:(1)单一变量不存在必要条件,营商软环境受到多个前因条件的组合影响;(2)可持续发展与营商软环境因果关系较弱,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尚未实现;(3)提升优质营商软环境的构型有四种,分别为松散文化下科教供给与产权保护型、紧缩文化下简政放权型、政府服务下创新导向型、紧缩文化下有为政府型;(4)紧缩文化与简政放权具有良好耦合,松散文化与产权保护具有良好耦合.科教体系建设对所有省域都是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不同文化特性的地区可以选择不同治理路径,以此避免跟风治理导致的高改革成本及低适用性,进一步推动区域商业活力.

    营商环境营商软环境fsQCA文化紧密度

    旅游虚拟社区用户心流体验对价值共创的影响研究

    郭舒杨浩曹宁
    7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虚拟社区是用户实现分享旅游经历、获取旅游资讯和寻找出游同伴等功能的重要平台,也是企业实现精准营销的重要手段.企业和用户在虚拟社区共同投入、共同产出价值的过程称为价值共创.心流体验作为完全投入和集中注意力的积极心理状态,会影响用户与企业的契合程度,进而影响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价值共创.文章通过对旅游虚拟社区用户数据进行采集与实证分析,揭示了用户心流体验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用户产生的积极心理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积极心理状态及其与企业的契合程度对价值共创均有积极影响,且顾客与企业的契合程度在心流体验和价值共创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文章提出了旅游虚拟社区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用户参与动机,激发用户积极心理状态,强化顾客与企业之间密切关系,推动价值共创持续发展,实现引流交易和精准营销等管理启示.

    旅游虚拟社区心流体验价值共创顾客契合

    从全人类共同价值视角审视国际法上的公平与正义

    涂铭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立论基础,为推动国际法治与国际法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价值指向和终极目标.公平、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法的制度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国际法治日益凸显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取向,体现公平正义的国际法哲学原理.公平与正义贯穿整个国际法的体系和结构.公平的目的是实现正义,包括矫正正义、分配正义和补充正义.公平和正义在国际法律制度和国际司法实践中,被认为是衡量国际法治的黄金尺度.

    全人类共同价值公平正义国际法治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郭剑平于岱卿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当代价值体现在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扎实推进.在实践中,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面临立法不健全、执法不严格、主体法治意识不足和监督体系不完善等现实挑战.我国应该通过健全农村生态文明法治立法、强化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执法力度、增强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相关主体的法治意识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法律监督体系等措施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法治乡村振兴战略法律监督体系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

    沈国华魏联宇谢明博
    10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调电影作为互动影视的前身,目前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中的皮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为复调电影和互动影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跨学科空间.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运用心理生理测量实验并结合问卷调查、后期访谈等方法,从纵向"复调电影到互动影视"的媒介考古学关联和横向"复调电影/文学/音乐/"的互文性指涉维度,论证了复调电影多支线的叙事逻辑对观众的不同情绪唤醒度发挥的重要作用.

    认知神经科学皮肤电反应媒介考古学复调电影互动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