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研究
老年医学研究
老年医学研究/Journal Geriatrics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赵河清陈龙毅裘佳琦王玉林...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EC)腹膜后淋巴结(RLN)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2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连续就诊的261例晚期(Ⅲa期~Ⅳb期)EC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EC患者盆腔淋巴结(PLN)转移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伴/不伴PLN阳性)差异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Cox回归对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晚期EC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61例Ⅲa期~Ⅳb期EC患者均行全子宫/广泛性子宫双附件切除术+RLN清扫术(包括PLN清扫术±PALN清扫术),共有147例患者发生RLN转移,RLN转移率为56。32%。年龄≥60岁(HR=2。51,P=0。01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6。3 ng/mL(HR=2。20,P=0。039)、低分化/去分化癌(HR=2。21,P=0。010)、肌层侵犯深度≥1/2(HR=2。45,P=0。002)、脉管癌栓(HR=4。03,P=0。001)是R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肌层侵犯深度≥1/2(HR=3。22,P=0。014)是影响PLN和PALN转移部位差异的独立影响因素。中位随访时间67。7个月,年龄≥60岁(HR=2。57,P=0。001)、NSE≥16。3 ng/mL(HR=2。02,P=0。006)、雌激素受体(ER)不表达(HR=2。61,P=0。014)、孕激素受体(PR)不表达(HR=2。00,P=0。016)、肌层侵犯深度≥1/2(HR=1。87,P=0。018)、脉管癌栓(HR=2。30,P=0。001)是总生存期下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年龄≥60岁、NSE≥16。3 ng/mL、脉管癌栓、低/去分化癌、肌层侵犯深度≥1/2将导致RLN转移风险升高,建议对该类患者行系统性RLN清扫。当肌层侵犯深度≥1/2时,PALN转移风险增加,建议清扫PALN时应达到肾静脉下水平。年龄≥60岁、NSE≥16。3 ng/mL、ER或PR不表达、肌层侵犯深度≥1/2、脉管癌栓者总生存变差,建议术后积极治疗。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预后

    心理弹性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疾病进展恐惧与家庭功能的中介效应

    鲍丽丽史文何玉祥丁瑞欣...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家庭功能与疾病进展恐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3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心理弹性、家庭功能与疾病进展恐惧的关系,通过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3份,有效回收214份,有效回收率为95。96%。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5。99±2。97)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7。44±18。67)分、疾病进展恐惧总分为(29。41±12。19)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疾病进展恐惧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874,P<0。001),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r=-0。827,P<0。001)。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家庭功能与疾病进展恐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1。31%。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心理弹性在家庭功能和疾病进展恐惧间存在中介效应,家庭功能可通过心理弹性影响疾病进展恐惧。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心理弹性疾病进展恐惧家庭功能中介效应

    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及跌倒恐惧与跌倒风险的关系

    蒋丹刘伟马景双王艳杰...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跌倒恐惧、跌倒风险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跌倒风险评估表、简明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跌倒恐惧及跌倒风险的相关性,采用AMOS24。0构建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跌倒恐惧及跌倒风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251份,收回有效问卷246份,有效回收率为 98。01%。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得分(29。60±7。74)分、跌倒恐惧得分(21。02±4。23)分、跌倒风险得分(31。33±8。30)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跌倒恐惧有直接负向作用(β=-0。533,P<0。05),对跌倒风险有直接负向作用(β=-0。640,P<0。05)和间接负向作用(β=-0。146,P<0。05),跌倒恐惧对跌倒风险有直接正向作用(β=0。284,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对跌倒风险和跌倒恐惧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跌倒恐惧对跌倒风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脑卒中跌倒风险社会支持跌倒恐惧老年人结构方程模型

    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彭嘉玲李少珂王海彦马萍...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抗凝知识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6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抗凝治疗依从性得分为(6。08±0。92)分,其中53。6%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和一般自我效能是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均<0。001),共解释总变异水平的76。7%。结论 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人均月收入和一般自我效能是影响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心脏瓣膜术抗凝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老年盆腔器官脱垂盆底重建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韩姗李方方陈瑶瑶葛淑亚...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盆腔器官脱垂(POP)盆底重建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4年4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210例老年P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POP患者盆底重建术术后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POP盆底重建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38。98±15。5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照顾者、POP-Q分度、出院前疼痛状态、住院时间、自我效能、出院指导质量、家庭关怀度是老年POP盆底重建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POP盆底重建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大、无照顾者、脱垂程度严重、出院前疼痛、住院时间短、自我效能低下、出院指导质量低、家庭关怀度低的老年POP盆底重建术患者更易发生出院准备度不足。

    盆腔器官脱垂盆底重建术出院准备老年人影响因素

    基于HAPA理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恐动心理干预方案构建

    于海荣徐秀群钱海兰陈星...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HAPA理论,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恐动心理的干预方案。方法 以HAPA理论为基础,基于质性研究及横断面调查的结果,通过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形成脑卒中偏瘫患者恐动心理的干预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修订方案,形成最终方案。结果 共20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0。最终构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恐动心理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条目6项,二级条目14项和三级条目31项。结论 成功构建基于HAPA理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恐动心理干预方案,该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脑卒中偏瘫恐动患者的康复运动锻炼指导提供参考。

    脑卒中偏瘫恐动心理干预方案HAPA理论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潜在剖面分析

    王瑜宋利张庆华商思懿...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潜在剖面类别,明确其不同潜在剖面人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以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HLS)为调查工具,于2022年3-7月对浙江省湖州市363例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湖州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素养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不同潜在剖面人群的影响因素。结果 空巢老人MHLS总得分为(95。98±21。46)分,其心理健康素养分为3个潜在剖面类别,分别命名为"高认知—主动探寻型"(23。14%)、"中认知—沉默外援型"(49。31%)和"低认知—被动灌输型"(27。5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有心理疾病接触史/心理健康服务咨询史是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足,且其心理健康素养存在异质性。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应重点关注"低认知—被动灌输型",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其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养空巢老人潜在剖面分析自评健康状况

    心力衰竭患者居家抗阻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

    唐佳敏马丹妮李萌丁一祺...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心力衰竭患者居家抗阻训练的最佳证据。方法 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医脉通、Google、国际指南图书馆(GIN)、美国国家指南库(NGC)、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网(NICE)、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SIGN)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6-2024年。2名接受过循证系统培训的研究人员从文献中提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证据。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4篇为指南,4篇为专家共识,3篇为系统综述,2篇为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证据提取与整合,最终形成了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居家抗阻运动的评估、启动居家运动时机、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监测与评价6个方面共16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心力衰竭患者居家抗阻训练的最佳证据,可为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居居家抗阻训练提供借鉴。

    心力衰竭居家运动抗阻训练循证护理学

    基于CiteSpace国内外机构养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高鲁楠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国内外机构养老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今后我国机构养老领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iteSpace6。1。R2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国知网(CNKI)的机构养老核心文献进行年发文量、作者及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等方面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 677篇,中文文献917篇。中文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英文文献总体发文量平稳且占绝对优势。研究团队与机构显示国内谢红、喻秀丽、唐启群是国内机构养老领域的高频发文作者;国外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对养老机构领域的研究较多,ESTA-BROOKS C、CHEN H、APARASU R等是高频发文作者。关键词共现结果显示,国内关注热点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机构养老、养老院、影响因素、医养结合、生活质量、老龄化、量性研究;国外主要关注nursing home(养老院)、old adult(老年人)、long-term care(长期照护)、depression(抑郁)、long-term care facility assessment(长期照护机构评估)、quali-tative study(质性研究)、dementia(痴呆)、health(健康)、quality of life(生活质量)。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国内突现词持续3年以上的有生活质量、养老院、服务质量、衰弱;国外有hip fracture(髋部骨折)、surveillance(监测)、predictor(预测)、qualitative research(质性研究)等。结论 机构养老领域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相较于国外仍有差距,建议国内研究者细化和拓宽研究内容、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老年人文献计量学可视化

    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庄路刘琳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给予基于FMEA的护理。观察两组潜在失效模式评分[采用风险优先指数(RPN)评估]、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价]、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价]、血压、心功能[指标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使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估]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RPN、MUIS、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AHSMSRS、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可有效帮助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规避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压,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冠心病高血压FMEA模式预见性护理心功能负性情绪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