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分析

    黄颖凌丽唐慧芸王鑫...
    1662-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疾病与血压变异程度的关系,以期制定社区早期干预策略.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460例65岁以上门诊老年患者,依据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分为高血压组(HTN组,n=274)和非高血压组(NHTN,n=186),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颈动脉病变情况,动态血压指标和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IMT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x2斑块=28.174,P<0.05).IMT斑块组和IMT增厚组24 hSBP、dSBP、nSBP、24 hSBPCV、dSBPCV、nSBPCV等动态血压指标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24 hSBP、dSBP、nSBP、24 hSBPCV、nSBPCV是影响颈动脉IMT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程度与颈动脉疾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收缩压血压变异性指标是颈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好这些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病变

    血清SOST、ACLA联合CT脑灌注对诊断老年患者脑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

    王明李骋陆芳李铭...
    1667-1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A)联合CT脑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检查对脑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治疗的脑动脉狭窄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测.将70例脑动脉狭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OST、ACLA水平,进行CTP检查,ROC曲线分析血清SOST、ACLA联合CTP对脑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SOST、ACLA-IgM、ACLA-IgG 水平、MTT、TTP 参数较高,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参数较低(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重度/闭塞组 SOST、ACLA-IgM、ACLA-IgG 水平、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m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参数较高,CBF、CBV参数较低(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闭塞组SOST、ACLA-IgM、ACLA-IgG水平、MTT、TTP参数较高,CBF、CBV参数较低(P<0.05).血清SOST、ACLA-IgM、ACLA-IgG与CBF、CBV呈负相关,与MTT、TTP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ST、ACLA-IgM、ACLA-IgG、MTT、TTP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CBF、CBV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采用ROC分析显示,血清SOST、ACLA-IgM、ACLA-IgG、CTP联合检测对脑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 在脑动脉狭窄患者体内,SOST、ACLA-IgM、ACLA-IgG水平、MTT、TTP参数较高,CBF、CBV参数较低.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SOST、ACLA-IgM、ACLA-IgG水平、MTT、TTP参数逐渐升高,CBF、CBV参数降低.联合检测血清SOST、ACLA、CTP参数,对脑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较高.

    老年脑动脉狭窄骨硬化蛋白抗心磷脂抗体CT脑灌注

    IL-18R作为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徐贝贝苗志刚李则衡
    1673-1677,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受体(Interleukin-18 Receptor,IL-18R)在脑出血中的作用,评估其作为脑出血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并揭示其在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中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用野生型C57BL/6小鼠通过自体血注射进行脑出血造模,应用CT成像、神经功能评分、拉力测试、足错误测试对造模结果进行评估.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造模前后脑组织中的IL-18R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共定位追踪IL-18R造模前后的定位.结果 CT成像显示造模后的血肿存在;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拉力测试的拉力数值降低、足错误的侧差增大,脑出血造模后的IL-18R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前后的IL-18R都与神经元产生共定位.结论 IL-18R可能在小鼠脑出血后的继发神经功能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脑出血模型中IL-18R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与神经元共定位,提示其可能参与神经炎症机制;IL-18R有潜力作为脑出血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将可能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脑出血白细胞介素-18受体白细胞介素-18神经元

    基于血清标记物的老年认知障碍相关吞咽功能障碍风险评估

    孙梦悦张少红倪怡王大伟...
    1678-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包含GDF15在内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风险评估中的潜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2024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83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与认知障碍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组(B组).对比2组在一般特征、血生化指标、血清标志物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通过ELISA检测血清GDF15水平,并利用ROC曲线分析GDF15、IL6、PAB、ALB共4项生物标志物对吞咽障碍的预测能力.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年龄较大,牙齿缺损程度更严重,且高脂血症比例更高,提示这些因素可能增加认知障碍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血清标志物分析显示,B组的GDF15、IL6和CRP水平升高,而PAB和ALB水平则较低,这表明炎症反应和营养不良在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OC曲线分析进一步验证了 GDF15(AUC=0.808)和PAB(AUC=0.828)在吞咽功能障碍预测中的有效性.构建的基于GDF15、IL6、PAB和ALB的逻辑回归模型,其AUC值达0.909,显示出较高的预测效能,提示联合使用多项标志物能更准确地评估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结论 血清GDF15和PAB可能是预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且基于上述4项生物标志物的联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老年认知障碍:吞咽障碍GDF15血清标记物

    基于CDASH标准设计的CRF表在改良八式太极拳对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丁建伟金晓璇朱婷段林茹...
    1684-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从提升数据采集工具CRF表的质量入手,探讨为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高质量循证依据的思路及方法.方法 以2022年8月-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科一项改良八式太极拳对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的临床研究为对象,设计基于CDASH标准的临床研究表格(CDASH-based CRF).将以往经验构建的传统临床研究表格(Traditional CRF)作为对照,分别从数据收集完整度和编码列表的映射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Traditional CRF相比,CDASH-based CRF在CM、EC、MK域的字段中,数据收集完整度(P<0.05,P<0.01)较高;H/R、R/C和O类型的字段表现出更高的数据收集完整度(P<0.01).CDASH-based CRF编码列表的映射度整体高于Traditional CRF.结论 基于CDASH标准设计CRF,有助于康复临床研究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老年脑卒中太极拳姿势控制临床研究表格临床数据采集标准

    rTMS联合臀中肌促通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态、平衡能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刘欣荣易琼
    1693-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臀中肌促通联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分析对步态、平衡能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rTMS组和促通组,每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支持治疗与康复训练,rTMS组给予rTMS治疗,促通组在rTMS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臀中肌反复促通.比较2组治疗前后步态、躯干能力[采用中文版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评估表(FMA)评估]、平衡能力[采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伯格平衡量表(BBS)评估及坐位与站立位平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最大血流速度(PSV)、血流量(BF)].结果 治疗后,2组步速、步频、患肢健肢步长比和患肢健肢支撑时间比同组治疗前增加(P<0.05),步态周期时间和步宽较治疗前减少(P<0.05),促通组和r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FMA中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和总评分、Tinetti评分、BBS评分及患侧上肢肱静脉PSV、BF和下肢股总静脉PSV、BF较同组治疗前增加(P<0.05),重心摆动平均速度、重心移动轨迹和重心单位面积移动轨迹长度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促通组和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臀中肌促通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态与平衡能力,增加下肢静脉血流,促进躯干与肢体功能恢复.

    老年脑卒中偏瘫重复经颅磁刺激臀中肌促通步态恢复肢体功能

    怀旧疗法联合同理心护理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分析

    全欣王兆霞金振燕黄陈程...
    1699-1703,1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怀旧疗法联合同理心(EMP)护理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1例轻中度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AD患者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相同干预基础上给予AD患者怀旧疗法联合EMP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情况,以及干预后医生面谈印象变化量表(CIBIC plus)评估疾病改善率结果.结果 干预后,2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M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SF-36心理、躯体及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60.71%vs 36.36%,x2=6.586,P<0.05).结论 怀旧疗法联合EMP护理应用于治疗轻中度AD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提高认知,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情改善率和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怀旧疗法同理心护理认知

    阿司匹林对LRRK2-G2385R携带者帕金森病发病的前瞻性研究:来自于社区10年的随访研究

    张晶王佩郭鑫李拯涛...
    1704-1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阿斯匹林药物和帕金森病的关系,以及LRRK2基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基于社区的前瞻性研究,以2009-2011年来自于上海某社区正常老年人群的随访队列(≥60岁)为基础,通过问卷获取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在2020-2021年间,对这些人群进行了 LRRK2-G2385R的检测,并按照1∶1倾向性评分进行对照人群的匹配,建立了 LRRK2-G2385R易感位点(亚洲人群高发)的帕金森病高危人群队列,在2020-2021年间随访这个队列中新发帕金森病的情况,进行COX回归分析,并按照年龄(75岁)和基因(LRRK2-G2385R)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共纳入267例LRRK2-G2385R携带者和276例对照者,新发帕金森病40例.在平衡干扰因素后,Cox回归分析发现阿司匹林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没有显著影响[(HR(95%CI))=1.979(0.949~4.126),P>0.05].年龄分层后,在年龄≤75岁人群中阿司匹林显著增加了帕金森病发病的风险[HR(95%CI)=3.505(1.406~8.735),P=0.007],敏感性分析再次确认该阳性结果[HR(95%CI)=2.861(1.042~7.853),P=0.041].按照LRRK2-G2385R基因分层,也未发现阿司匹林对帕金森的发病影响.结论 利用随访10年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设计,发现早期阿司匹林的使用与LRRK2-G2385R携带者的帕金森病发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对于≤75岁的人群可能增加一定的患病风险.

    LRRK2基因帕金森病阿斯匹林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G2385R突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生物学标记物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毛蕾朱静吟武蓉朱力...
    1709-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眼中的OCT生物学标记的变化特征.方法 将38例中心性DME患者的56只眼纳入研究.这些患者于2021年3月-2024年1月接受每月1次连续注射3次的玻璃体内抗VEGF注射治疗,随后进行按需治疗.治疗随访期间评估以下OCT生物标志物:中心凹神经上皮脱离(SND)[定义为存在(SND+)或不存在(SND-)]、中心凹囊腔高反射壁(HRW)[定义为:不存在(HRW-)或存在(HRW+)]、视网膜外层中断(DROL)即外界膜(ELM)完整性.在随访期间每次评估SND、HRW和ELM状态的变化.评估基线及随访期间OCT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与视力结果的关系.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06.3 d.基线时,30.4%的随访眼OCT中发现SND,82.1%的随访眼OCT中检测HRW.第1针以及第3针治疗后,HRW的检出率显著降低.且在第3针后随访时发现,SND的检出率较基线显著降低.SND和HRW的存在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177).SND检出与ELM完整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r=0.271).基线时是否存在SND、HRW及DROL其治疗前后的视力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在基线SND(+)患眼中,如治疗后转为SND(-)其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若SND持续存在则视力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好转.且在治疗期间ELM完整性未见明显改善时,治疗前后视力未见明显提高(P>0.05).结论 基线时的SND和HRW存在与否与基线视力及治疗后视力变化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而上述生物标志物在随访期间的动态变化可能对视力改善有显著影响.整个随访期间存在持续或复发SND以及ELM完整性未好转的患眼视觉改善欠佳.

    老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抗VEGF治疗生物标记物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盛华李敏静陆运涛李向阳...
    1716-1720,1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糖尿病(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2018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中年龄≥60岁的5 000例受试者,分为COPD组(n=422)和非COPD组(n=4 578).比较2组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和总胆固醇(TC).多元Logistic回归确定COPD与DM之间的关联,多变量回归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与非COPD组相比,COPD组男性、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构成比较多,受教育程度较低,SBP、DBP、ALT和TC水平较低,Scr和UA水平较高.2组种族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包含任何协变量调整的模型1显示,COPD与DM呈负相关(β=-0.748,95%CI:-1.008~-0.488,P<0.001).调整性别和种族因素后模型2显示,COPD与DM间仍呈负相关(β=-0.395,95%CI:-0.680~-0.110,P=0.007).进一步调整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BMI、SBP、DBP、Scr、HbA1c、UA、TC和高血压后模型 3 显示,COPD 与 DM 呈正相关(β=0.102,95%CI:-0.026~0.230,P=0.119).亚组分析显示,COPD 与 DM的正相关关系在种族亚组中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03).结论 控制混杂因素后,COPD与DM 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在不同种族间存在差异.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