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都匀市刺梨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秦冠军
    169-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23年4月对都匀市2013-2022年刺梨基地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基地抚育管理及挂果情况,并分析刺梨鲜果产量、销售及加工状况,总结刺梨产业发展存在困难、问题.结果表明:都匀市刺梨基地发展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退耕还林(刺梨),其中以2017年造林面积最大;二是企业流转土地后纳入其他林业工程营造刺梨,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造林面积最大;三企业流转土地自己出资营造刺梨,主要集中在2015-2017年,造林面积达到8376亩.刺梨基地营建后普遍存在抚育管理次数少,挂果少问题.2019-2022年,刺梨鲜果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采收区为平浪镇、墨冲镇,销售则以个体户收购后倒卖外县刺梨加工厂为主.指出了都匀市刺梨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总体种植规模小、缺乏持续资金投入、后续抚育管理未跟上等,应结合刺梨产业发展现状及时作出调整.

    退耕还林还草刺梨种植规模刺梨产业都匀市

    抚育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岑思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的影响,以广西桂北地区为研究地点,以杉木的树高、胸径、材积和生物量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林树高、胸径、材积和生物量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20%、30%、40%3个间伐强度均对杉木树高、胸径、材积和生物量的增长有显著影响,30%间伐强度下杉木树高、胸径、材积和生物量的增长最明显,树高、胸径和材积较抚育前分别提高了6.50%、11.84%、23.34%,根部、叶部、枝部和整株的生物量较抚育前分别提高了19.53%、17.82%、16.54%、27.69%.指出了杉木林间伐抚育过程中,选择30%的间伐强度有利于杉木林的生长.本研究为杉木林的科学间伐抚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杉木林间伐强度生长状况生物量

    开远市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发兴
    177-18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开远市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数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防火规划数据,从资源特点、管理现状、面临形势、火灾特征等方面对开远市森林防火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开远市森林防火工作存在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机制,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能力建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提高森林防火队伍能力;林区可燃物载量较高、易燃可燃树种面积较大,需要进一步增加阔叶树种造林比例,采取措施清除可燃物;依法治火力度不够、野外火源管控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野外违规农事用火的查处力度,严格重点地区的火源管控;扑救森林火灾科技含量较低,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提高队伍业素质和能力.为下一步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提供参考.

    森林防火现状问题对策

    超大特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动态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赵燊
    18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居环境质量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基于长时间序列多源数据构建了由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5个自然本底单因子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医疗保健指数等5个人文社会单因子指数组成的超大特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以北京市为例,分析评价了2012-2022年北京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情况.研究表明:①10年间北京市自然本底要素综合指数均值增长了41.87%,但全域均值仅为0.2531,自然环境宜居性不高;②10年间北京市中心六城区的人文社会要素综合指数均值涨幅(25.16%)低于其他10个区(39.28%),医疗、交通和教育等人文社会资源呈现中心向外围"外溢"态势;③北京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在逐步提高,但区域发展协调性不足.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稳居第一梯队,丰台区和石景山区位居第二梯队,昌平区、大兴区、顺义区、通州区位处第三梯队,房山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密云区、平谷区和延庆区处于第四梯队.

    超大特大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时空分析北京市

    乡村振兴战略下长白山池北区康养旅游SOWT分析与发展研究

    徐亚芳石丹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康养旅游业是现阶段推行"三农"规划的关键步骤.以吉林省长白山池北区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了吉林省长白山池北区康养旅游发展具有康养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完备、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经济进步促使旅游消费观念升级等优势.根据吉林省长白山池北区康养旅游发展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旅游季节性强、生态系统脆弱这些劣势及面临的威胁,提出了提高安全服务系数、提升康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打造品牌、花样宣传 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各部门合作,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促进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康养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让发展康养旅游业成为有意义的发展任务.

    乡村振兴康养旅游SWOT分析对策

    2009-2020年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分析

    吴玉龙
    195-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可为该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分析赤峰市松山区2009-2020年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赤峰市松山区主要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以旱地为主.②2009-2020年,交通运输用地动态度最大(62.69%),种植园用地动态度最小(0.17%).③2009-2020年除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09-2020年面积减少,其他类型土地面积均呈现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赤峰市松山区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赤峰市松山区

    黔西南州森林康养发展特征与研究展望

    屠丹刘书剑姚世雄陈华...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森林康养作为林业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贵州省黔西南州森林康养产业为对象,分析了黔西南州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和优势.结果表明: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山地景观、宜人的气候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俗文化,都为黔西南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黔西南州已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1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6处、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4处.在此基础上对黔西南州森林康养"一核两带"的空间发展格局进行展望,以期为全州各县(市)森林发展提供思路.

    两山论生态文明健康中国森林康养黔西南州

    互联网视域下兰州市旅游景区营销现状及对策探讨

    汪亚飞韩永林
    210-214,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发展的需求.基于网络数据调查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对兰州市旅游景区在各大旅游平台及"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营销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兰州市旅游景区存在旅游营销的理念淡薄、网络传播重视不足等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提升网络营销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景区工作人员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创新旅游平台营销体系.在网络平台如微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营销体系、制定具体的网络平台应用方案,包括内容策划、发布频率、互动方式等方面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其他景区的营销提供参考,更好地为实现景区营销目标,提升旅游景区效果擎画蓝图.

    旅游景区OTA旅游平台营销策略

    基于GIS的人居环境适宜性时空演化及优化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胡莉芬卜晓燕张明鑫
    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是了解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借助GIS软件,以30 m×3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自然限制性因子包括DEM、植被、气象、水文等构建人居环境指数模型,定量评估2010年、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并对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进行空间可视化,进而探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优化路径.研究表明:①宁夏回族自治区2010年的人居环境指数为22.54%~67.31%;2020年的人居环境指数为23.96%~72.62%,宁夏回族自治区10年间整体人居环境指数提高了近9.9%,但近一半地区人居环境指数为32%~42%,表明10年间人居环境适宜性整体有了一定幅度提升,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整体人居环境不佳.②从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布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北部银川平原及南部山区整体上适宜性较高,中部荒漠带整体适宜性较低,中部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空间较大.③自然限制性指标中,水文是该地区影响人居环境最大的指标因子,其次是地被、温湿、地形指标.采取相关手段改善该区用水、灌溉条件是提高人居环境最主要和快捷的方式,其次应当坚持防沙治沙工作开展,合理开垦及放牧,注重生态建设.

    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时空演变宁夏回族自治区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考核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研究

    何牧成金华陈嘉浩李光...
    22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考核评价制度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工作.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借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耕地保护、河湖长制、林长制等方面相关考核评价制度,从考核评价对象、实施主体、方式与周期、指标设计、结果评定与运用等方面,研究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考核评价机制.明确了委托代理模式下的受托人与现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末端主体不一致时的考核评价主体与对象,提出了年度考核和委托代理期考核相结合的"双评价"考核方式,构建了年度考核评价和委托代理期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

    自然资源资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