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曾凡平

双月刊

1003-7020

lzsz@chinajournal.net.cn

0772-2725720

545004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柳州师专学报》是由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社科期刊,长期以来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弘扬学术为己任,立足本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刊理念。本刊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并重点推出“美学与人类学研究”特色专栏,欢迎专家、学者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价值探析

    覃明稳钟煜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与西方式现代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它蕴含着丰富的责任价值.在基本旨归上,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本逻辑,彰显了对代内、代际负责的责任价值.在实践向度上,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交易与分配的正义""地位的平等""权利的平等"的实现,彰显了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价值.在根本立足点上,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对大自然负责,彰显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价值.在历史主动上,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彰显了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责任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责任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发展

    道家哲学对《二十四诗品》美学思想的影响

    孙雪姣萧平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四诗品》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部诗歌美学鉴赏专著,其美学思想深受儒学、佛教、道家思想的影响,而尤以道家的影响为甚,主要体现在审美本体论、意境论、人格论三个方面.在本体论方面,《二十四诗品》中"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逻辑起点与最高目标,即道家的自然之"道";在意境论方面,道家哲学影响了《二十四诗品》对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追求;在人格论方面,《二十四诗品》中的"美人""佳士"人格形象与《庄子》中"畸人"形象的审美内涵相通,"旷达"的审美人生追求与道家的"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生理想遥相呼应.

    《二十四诗品》道家美学自然意境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的乐府研究特色及其学术渊源

    陈奕奕吴大顺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近代乐府学的重要成果,在乐府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也奠定了萧涤非在乐府学史上的地位.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作为继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之后的近代乐府断代史,其乐府研究特色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乐府观方面,提出"乐府创诸体"的独特观点,肯定各类乐府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二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采用综合性、多视角的作品解读方法,深入挖掘南朝乐府的价值和特色.《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体现了萧涤非师从黄节的学术渊源.无论是在汉代民间乐府的分类,对"清商三调""相和歌"的认识和作品的解读上,抑或是学术精神上,均可窥见萧史对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的吸收.黄节、萧涤非作为"九江学派"后学,其对民间乐府的研究和重视反映了动乱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范例.

    萧涤非黄节《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汉魏乐府风笺》乐府学史

    敦煌写本中所见的一条诗路——以S.6234+P.5007、P.2672为中心

    李君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S.6234+P.5007、P.2672 写本是晚唐敦煌文士张球的诗歌手稿,抄写了张球 31 首诗歌,记述了他自凉州一路向西的行迹.诗人在较长的旅途中,将所见所闻吟诵成诗,记述于纸上,随后整理成诗集,存于敦煌写卷.值得一提的是,写卷所存诗歌与诗人行迹正是陇右唐诗之路的一部分.本文将以路为载体,以诗歌为内涵,探讨这一诗路沿线的风物名胜与诗人创作的心路历程.

    敦煌写本诗路张球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级双音节名词语义透明度的类型及教学建议

    潘亮乔立智
    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有直接的联系,有必要对学习者所学的汉语词汇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本研究借助语义透明度理论,采用统计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的中级双音节名词进行研究.数据显示,其中相对透明的词汇最多,完全透明和相对隐晦的词汇次之,完全隐晦的词汇较少.基于统计结果,本研究提出教学建议: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完全透明的词时,应使用语素教学法,并运用初级词解释词义;讲解比较透明的词时,要强化多义语素及新语素义的学习,同时注重附加式合成词结构的剖析;讲解比较隐晦的词时,应培养学生的反透明意识,并注重词语引申义的阐释;教授完全隐晦的词时,应充分利用学习者的母语,并与具体情境相结合.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级双音节名词语义透明度教学建议

    创意写作何以受阻——由《受戒》引发的创意写作中国化思考

    薛梅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创意写作引入中国后发展迅速,但其理论与技巧却难以解释以《受戒》为代表的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文学作品.因为西方创意写作是"语象分离"式思维,而我国向来有"语象融合"式写作传统.我们要推进创意写作中国化,就必须直面这一差异,在总结中国文学文本书写成规与范式的基础上确立自身主体性,并以此为优势,为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多模态写作等建构方法论.

    创意写作《受戒》语象融合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视域下共产主义运动的逻辑理路——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考察

    梁炯彤蔡日华谭毅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现实的个人及社会关系的考察基础上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共同体思想的经典文本.本研究通过对这两部著作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论述,认为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必然经历自然形式、虚幻形式和真正形式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共产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广泛性,阐述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即从自发、自觉、自省向自信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共产主义运动的目标指向与价值意义,从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共产主义运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理论之后"还是"理论复兴"?——关于21世纪理论发展趋向的两种预演判断

    雷凯龙李志雄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 21 世纪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向,特里·伊格尔顿与文森特·里奇给出了两种大相径庭的预演性判断.伊格尔顿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立场,在对"正统文化理论"进行彻底"重思"的基础上,搭建出一条"理论之后"的"反后现代"道路;而里奇则以"后现代"景观的当下延展性为依托,在对"理论的后现代范式"进行回溯性"再探"的基础上,构想出一种"理论复兴"的"后现代"模式.通过对比两种判断的异质同构与同质异构之维,探寻其异质性生成的内在机理,并指明或可作为"调和"方案的"新审美主义"理论进路,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 21 世纪理论发展的基本态势.

    理论之后理论复兴新审美主义

    《新中华报》反腐报道实践及其历史经验

    何庆涛韩伟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华报》是党开展反腐斗争的重要载体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报刊"喉舌"论,延承了中央苏区报刊反贪腐的成功实践,立足于加强党自身建设与巩固边区政权的实际需要,运用《新中华报》进行反贪腐斗争.面对贪腐问题,《新中华报》通过"吹号角""鸣警报""指路径",全面彻底揭露贪腐现象及其严重危害,并提出卓有成效的反贪腐措施,发挥着党报的政治批判和舆论监督的"喉舌"功能.《新中华报》反腐报道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宣传工作坚持党管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运用多样宣传形式提供了历史镜鉴.

    《新中华报》陕甘宁边区反贪腐新时代媒体

    探索与重构:主流媒体自建客户端的路径研究——以潮新闻客户端为例

    陈邓璇张庆胜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进程持续向纵深推进,主流媒体客户端由此前"布局端口、形成规模"的 1.0阶段向"聚合用户、自建平台"的 2.0 阶段跨越.2023 年 2 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客户端上线,这成为主流媒体客户端融合发展新探索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本研究将潮新闻客户端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主流媒体为何要打造自主可控平台、主流媒体客户端如何重构自身特色品牌、主流媒体客户端如何更好地嵌入用户生活等研究问题.研究发现,平台因聚合用户和整合资源形成影响力的需要,主动退出以往端口,对内部资源进行升级重构,为用户带去更好的使用体验;算法技术和优秀创作者为客户端持续赋能,融入主流价值观,丰富移动化叙事风格,形成平台品牌特色,将平台与用户链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媒体融合客户端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