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木材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姜征

双月刊

2096-9694

cwimag@caf.ac.cn

010-62889419 62889416

100091

北京市颐和园后中国林科院木材所29信箱

木材科学与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木材加工行业集科研、生产技术和信息为一体的领先综合性科技期刊,报道各类木质和非木材人造板的制造工艺及表面装饰技术;木工胶粘剂;木材干燥、阻燃、防腐及改性处理;家具生产技术;制材;木工机械设计制造与控制;计算机应用及软件;节能降耗、三废治理等木材加工领域最新研发成果、行业政策解析、热点讨论、实用生产技术及行业动态与市场信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林业局优秀科技期刊,连续十余年被英、美等国际林业、木业著名刊物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纤维素基微纳颗粒过滤材料研究进展

    陈文帅荆楚妍李勍韩雪...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木材等生物质资源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性能优势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纳米纤维素具有精细的尺寸,且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其组装制备的材料可以拦截微纳尺寸的颗粒,纳米纤维素间的孔隙有利于水分和其他类型的亲水性液体的快速流动通过.开发纳米纤维素基微纳颗粒过滤材料,不仅有利于环境净化、回收昂贵的微纳颗粒,而且为纳米纤维素基材料的提质增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综述纳米纤维素基微纳颗粒过滤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介绍纳米纤维素的类型、制备方法以及结构特征,总结利用纳米纤维素为基本单元来构筑纳米纤维素/电纺纤维复合材料、纤维素纳米纸和纳米纤维素凝胶薄膜的方法,阐述利用不同类型的纳米纤维素基过滤材料分离不同类型微纳颗粒的过滤效果,并对此领域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分析.

    木材纳米纤维素薄膜微纳颗粒过滤分离

    实木家具数字化机加工车间的构建思路与布局方法

    杨浚安吴智慧夏同强张佳兴...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传统制造模式依托先进的信息和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制造过程的重构,具备更加灵活和智能的特性.简述智能制造背景下数字化车间的系统架构,结合工业互联网相关原理和实木家具机加工车间的职能,探究实木家具数字化机加工车间的架构,分析数字化车间的六大应用场景: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控制、数字化运输、数字化仓储、数字化安全防护.结合某公司实际案例,阐述规模化生产下的实木家具数字化机加工车间生产线布局方案.以期为实木家具企业智能制造模式提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木家具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车间布局

    钴氮共掺杂炭化木的制备及其降解罗丹明B性能研究

    曹志锋刘苏玲李连震李雪琪...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钴基催化剂因其高催化活性而在水处理领域被广泛关注,然而循环稳定性低、分散性差等问题制约其应用.本研究通过聚多巴胺改性处理木材,浸渍钴盐溶液后再进行炭化,成功制备了钴氮共掺杂炭化木.结合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仪、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降解实验发现炭化木中的钴与掺氮炭层能够协同活化并产生活性物质(1O2,O·-2),在20 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99.60%.研究为炭化木基负载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提供思路.

    炭化木掺氮炭层聚多巴胺改性降解性能催化

    自然老化对古建筑木材细胞壁结构与成分的影响

    陈凯强龙克莹初石民林兰英...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古建筑木材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有助于揭示自然老化作用下木材性质的演变机制和劣化机理.以古建和现代落叶松(Larix sp.)木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微观构造、孔隙率、纤维素结晶度和化学成分进行测试,探究自然老化作用下古建材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古建材微观构造上存在显著的劣化特征,其中早材比晚材的劣化程度更严重;古建材孔隙的孔体积和孔径均显著大于对照材,古建材中大部分孔隙孔径在10 nm以上,而对照材中孔径10 nm以下的孔隙占比最高.古建材纤维素结晶度比对照材升高13.6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古建材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峰强度比结果显示纤维素结晶区未发生明显变化,而纤维素无定形区发生了降解.基于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提出木材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劣化模型,为自然老化作用下木材的劣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古建筑木材自然老化微观构造细胞壁结构化学成分

    木材表面耐久性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吕栋李晓君王敏李坚...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材表面疏水处理是提升木材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采用喷涂法在木材表面构建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无机颗粒-环氧树脂复合超疏水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涂层表面进行分析和表征,对比不同种类、粒径无机颗粒(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和环氧树脂预聚物用量的涂层样品性能,优化涂层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制备的涂层在经历20个周期的砂纸(1 000目)磨损或20次胶带剥离后水接触角仍大于150°,超疏水性能稳定,涂层的大部分微纳结构得以保留,表现出良好的机械耐久性.

    木材超疏水涂层无机颗粒环氧树脂耐磨性耐剥离性

    米级透明木单板的制备及性能

    唐启恒邹淼张镭郭文静...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明木材现有的制造工艺技术只能制备出小尺寸样品,距离产业化应用较远.本研究以桦木(Betula sp.)单板为原料,采用漂白工艺制备大幅面脱色木单板,在真空条件下浸渍环氧树脂,固化后可制得长度达1 m的透明木单板.研究结果表明,透明木单板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其平均透光率约为76.7%,雾度为81.4%;因环氧树脂浸入木材细胞中,透明木单板纵、横向的拉伸强度均大于处理前单板的强度;最后对米级透明木单板的制备工艺及成本进行分析.透明木材可应用于建筑天井、汽车天窗、办公室和卫生间的门窗、隔断等隐蔽空间,研究成果可为透明木材的工业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米级透明木单板环氧树脂制造工艺

    人工林杉木结构用集成材层板抗弯性能研究

    陈旭王玉荣龚迎春任海青...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层板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指榫长度和4种嵌合度对杉木指接层板抗弯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等级杉木指接层板和非指接层板的抗弯性能,建立抗弯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方程.结果表明,指榫长度与嵌合度对指接层板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杉木层板较优指接工艺参数为:指榫长度15 mm、宽距比0.18、嵌合度0.1 mm;分等对指接层板和非指接层板的抗弯性能亦有显著影响,Ⅰ等、Ⅱ等指接层板的抗弯强度特征值分别为28.7、26.6 MPa,与未分等杉木指接层板抗弯强度特征值相比分别提高了17.14%和8.57%.基于应力波法获得的杉木层板动态抗弯弹性模量与静态抗弯弹性模量、静态抗弯弹性模量与抗弯强度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8和0.691.

    杉木结构用集成材层板指接工艺机械分等抗弯性能

    一种基于YOLOv5和轮廓约束的木材空洞缺陷应力波层析成像算法

    叶程浩杜晓晨鲍宇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木材空洞缺陷提出一种基于YOLOv5和轮廓约束的应力波层析成像算法,能在减少传感器数量的情况下保证成像的质量.首先,利用仿真软件生成的虚拟缺陷图像作为样本进行训练,并通过YOLOv5模型准确检测缺陷的位置;然后,采用轮廓约束算法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全局约束和局部约束,重建缺陷的轮廓并得到最终的成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YOLOv5和轮廓约束的应力波层析成像算法的平均准确度为94.73%,当应力波传感器从12个减少到6个时,该方法重建的缺陷图像相比最短距离法缺陷边缘清晰,平均精度提升了38.76%.

    YOLOv5模型轮廓约束木材空洞缺陷应力波层析成像传感器数量

    预蒸处理对辐射松脱脂效果及干燥质量的影响

    曹惠敏殷方宇周永东伊松林...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预蒸与常规干燥结合的方式对辐射松(Pinus radiata)锯材进行脱脂和干燥处理,分析预蒸处理对辐射松边材和心材含水率、脱脂率和干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蒸处理可以缩短心材的干燥时间,对边材的影响不大.由于边材含脂率低、渗透性好,预蒸处理对边材的脱脂率影响不大,预蒸与常规干燥结合以及常规干燥两种工艺处理边材的脱脂率均在60%左右;对于心材,预蒸处理促进松脂迁移,预蒸组的脱脂率大于对照组,但心材初含水率低、渗透性差,导致心材脱脂率低于边材.预蒸组和对照组工艺处理的试材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松脂渗出效果,预蒸组表观质量更好.预蒸处理对辐射松边材和心材的干燥质量基本无影响,但需注意防范心材螺旋纹理造成的木材干燥过程中扭曲变形缺陷的发生.

    预蒸处理辐射松脱脂率木材干燥质量边材心材

    协同物流模式下定制家居车间线边仓构建

    熊先青张美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间物流作为家具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对生产物料数据互联共享、生产线平衡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生产线上设置缓存区域、协同物流管理模式及家具企业车间物流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提出构建基于协同物流的定制家居线边仓的构建原则和思路,并从线边仓搬运系统设计、管理系统设计、功能设置与作业流程设计3个要点进行分析,解析线边仓构建关键技术,包括线边仓系统信息流转技术、物料存储结构设计技术、线边仓位置系统规划技术.研究为家居企业进行车间物流规划和线边仓设计提供参考.

    家居智能制造协同物流线边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