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风(科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风(科学教育)
民风(科学教育)

刘方

月刊

1671-1297

dzwzzz@163.com

010-5249001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399号

民风(科学教育)/Journal FOLKWAY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倾吐心声 抒发真情 体现个性——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卢永伦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是儿童生活的需要,儿童生活需要作文.儿童生活在儿童世界里,他们有自己快乐的王国、生活和情趣,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他们应该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口去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心去思考、去探究,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真挚的情、无穷的趣,写出具有他们年龄特征的童心、童趣、童言的习作来.

    作文教学倾吐心声抒发真情体现个性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郝昌莲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写字习惯正确执笔持之以恒

    精彩导语 成功的开始

    陈提卫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凡是赋有艺术性的讲授,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讲,在教学上称为导语.教师走进课堂讲的第一句话,发出的第一个信号,做的第一个动作,就要能先声引人、先声夺人、先声服人,要象一个高明的琴师那样,拨弄琴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学导语方法课堂教学

    悉心涵咏 读出语文的本真——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再认识

    罗艳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许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讨.本文就阅读的视角、角色、空间进行教学分析.

    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

    普布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数学教学学生生活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向小琼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生动的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转化成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让学生迸发出个性阅读之火花

    张宏梅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开展个性化理解时,不能不注意到学生价值观的取向,不能因为个性化阅读而迷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性.

    个性化阅读自主探读兴趣

    质疑,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向光琼
    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想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质疑联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好“读、说、写”的综合训练

    普吉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刻也不能偏离教学目的.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们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开展“天天读、课课说、日日写”活动,在持之以恒的培养和训练中,使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综合训练

    对新课改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反思

    向宇栋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新课改语文探究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