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化工
煤化工

闫少伟

双月刊

1005-9598

mhgqk@126.com

0351-4557677;4557096;4557076;4557078

030032

太原市高新区晋阳街赛鼎路1号

煤化工/Journal Coal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发行的国家级技术类刊物。由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全国煤化工信息站等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综述、专题评述、研究与开发、设计技术、生产技术、成果与应用、技改与节能、技术经济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厂废水中苯系物的探究

    张昌邦翟伟李巧琳李秀花...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焦化厂废水中苯系物含量时分析成本高、对分析人员要求高等问题,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替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标准工作液时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4.0%;相对于气相色谱法对未知水样的测定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1.1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厂废水时的加标回收率在 95%~105%,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 5 次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5%.

    焦化废水苯系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相对误差

    CO2压缩机控制系统节能优化对策

    支小虎姜鹏洋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心连心公司 7 台离心式压缩机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长期存在防喘阀无法全部关闭的现象,导致蒸汽通过回流或放空方式做无用功,为此选取公司江西基地CO2 离心压缩机机组进行优化.介绍了防喘振控制系统的优化思路、原理及过程.改造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防喘阀在防喘振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可关至控制的最小开度,即运行点至防喘振调节线位置骑线运行;蒸汽使用量在额定工况下比原同等工况下降低 2 t/h,每年可节约费用 320 万元左右.

    CO2离心压缩机防喘阀阀门开度控制系统蒸汽使用量

    煤化工水处理污泥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热转化性能

    张书培刘竞杰杨晓勤莫文龙...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疆宜化污水处理厂化学软化工段污泥为研究对象,对样品进行形貌(SEM)、灰成分(XRF)、晶相结构(XRD)和官能团特征(FTIR)分析,并基于热重方法(TG-DTG)测试样品在惰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下的热转化性能.结果表明:污泥呈片层状结构,主要由灰分(66.19%)组成,水分也较高(14.34%),具有一定的挥发分(17.38%).污泥中的氧化物主要为P2O5、CaO、Fe2O3 和MgO等,主要结晶组分为磷酸盐,还有少量的C2H5N3O2.污泥热化学转化性能测试显示:在惰性气氛下的热解失重率为 35.48%,主要归因于污泥中小分子或有机质的分解;在氧化性气氛下的燃烧失重率为 34.75%,主要是污泥中有机质的氧化所致.基于Coast-Redfern模型的燃烧动力学拟合发现:污泥样品第四阶段的燃烧反应拟合效果更好,其反应级数以 3 级较为适宜,活化能为 301.94 kJ/mol,说明污泥中磷酸盐的分解和固定碳的燃烧需要更高的能量.

    煤化工水处理污泥组成结构特征动力学分析

    兖矿高硫油页岩热解特性的试验研究

    马刚马俊鹏宋金建王士兵...
    105-10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兖矿高硫油页岩最优热解条件,通过管式炉热解试验装置,研究了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反应时间和反应氛围对高硫油页岩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终温是决定页岩油产率和热解气组分的主要因素,最优反应条件为热解终温 540℃,升温速率 5℃/min,反应时间 30 mim~60 min;H2 氛围下页岩油产率有明显提高,H2 和CO2 热解氛围能促进油页岩的有机质分解,得到的页岩半焦中硫含量明显低于N2 气氛.

    高硫油页岩热解特性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反应时间反应氛围硫元素分布

    高矿化度矿井水超滤-反渗透脱盐试验研究

    袁增翔索林娜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高矿化度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对梧桐庄矿经过深化处理的矿井水应用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进行了脱盐试验研究.超滤预处理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膜压差、超滤膜反冲洗周期最佳参数的确定;反渗透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压力、温度对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关离子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超滤系统的膜压差宜控制在 0.122 MPa,反冲洗周期宜控制在 30 min~45 min;反渗透系统的操作压力宜控制在 1.4 MPa~2.0 MPa,操作温度宜控制在 14℃~24℃,最佳温度在 22℃左右;反渗透系统对Ca2+、Mg2+、SO42-等二价离子去除率在 98%以上,对一价Cl-去除率在 96%以上,对总硬度的去除率在 97%以上.为避免膜结垢堵塞,保证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连续运行,工程设计中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一般按 97%设计.

    高矿化度矿井水脱盐超滤反渗透

    臭氧/金属负载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氮(DON)去除效果研究

    鲁锋刘冰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臭氧/金属改性活性炭对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效果,利用SEM、XRD和BET对改性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和区域体积积分分析手段对DON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金属负载改性活性炭后,Fe-AC表面主要为Fe3O4、Cu-AC表面主要为CuO和Cu、Mn-AC表面主要为MnO、Pd-AC和Pt-AC表面主要为Pd单质和Pt单质;相比于改性前,Fe-AC的比表面积和微孔比表面积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经过金属负载改性的活性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DON的去除率,特别是Pd-AC,对DON的去除效果最佳,由改性前的 56.1%提高至 79.2%,增加了 23.1 个百分点.二级出水区域Ⅱ和Ⅳ荧光区域标准体积占总的荧光区域标准体积的63.76%,经过臭氧/金属负载活性炭处理后,区域Ⅰ、Ⅱ、Ⅲ、Ⅳ、Ⅴ和总荧光区域标准体积呈下降趋势,荧光区域Ⅳ代表的SMPs去除率最高.

    DON金属负载改性活性炭臭氧三维荧光光谱去除率

    低浓度瓦斯金属纤维燃烧技术与实验研究

    张群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煤矿低浓度瓦斯排放、降低大气污染,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开展了低浓度瓦斯金属纤维燃烧研究.分析了低浓度瓦斯采用金属纤维燃烧存在的优势;基于低浓度瓦斯易燃易爆特性、气体中含有灰尘和水分等因素,选择含有稀有金属钇的集束铁铬铝长纤维针织物制作低浓度瓦斯金属纤维燃烧器;进行了燃烧器的结构、热负荷及金属纤维辐射面积等设计;最后开展了燃烧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瓦斯采用金属纤维燃烧器燃烧时,其甲烷体积分数下限为 5.0%;金属纤维燃烧器的金属纤维织物内侧温度与燃烧强度呈负相关;金属纤维燃烧器的气流分布板内侧温度则随着燃烧强度增加呈现先升后降,在瓦斯甲烷体积分数为 8.1%、燃烧强度为 400 kW/m2 时,气流分布板内侧温度最高,达到248℃,远低于甲烷的热自燃温度,低浓度瓦斯采用金属纤维燃烧器燃烧不易发生回火.

    低浓度瓦斯金属纤维燃烧器燃烧方式甲烷体积分数下限燃烧温度回火

    电石渣用于CFBB炉内脱硫的同步分解硫酸盐化行为研究

    丛日学赵文鑫刘文倩赵江婷...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石渣的性质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B)的燃烧条件对电石渣的炉内脱硫效率和钙利用率的影响很大.系统研究了电石渣粒径、反应温度、CO2 浓度对电石渣同步分解硫酸盐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石渣会首先发生碳酸盐化反应生成CaCO3,随后CaCO3 分解为CaO,CaO继续发生硫酸盐化反应;粒径变化对电石渣的脱硫性能无明显影响;高温条件下(850℃、950℃)电石渣脱硫性能显著提高,钙利用率可达 80.83%,低温条件下(650℃、750℃)电石渣的碳酸盐化反应与硫酸盐化反应存在竞争,不利于硫酸盐化反应的进行;当CO2 体积分数为 55%和 70%时,生成的CaCO3 分解受阻进而影响硫酸盐化反应,而当CO2 体积分数低于 35%时,虽电石渣在前期的反应受CO2 浓度影响,但最终CO2 体积分数为 35%与 15%时的脱硫性能无较大差异.

    电石渣脱硫同步分解硫酸盐化温度CO2浓度粒径

    新型改性煤气化废渣的制备及其吸附含铬废水中Cr6+的研究

    张蒙蒙段兰苹吴蕊李晓堂...
    130-13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煤气化废渣对含铬废水中Cr6+的吸附能力,以某热电厂的煤气化废渣为原料,使用质量分数为 16%的硝酸溶液作为主剂,加入增溶剂ZR-1,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对其进行了化学改性,制备出了一种新型改性煤气化废渣MH-GWY,并考察了煤气化废渣改性前后的吸附效果,评价了吸附剂投加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Cr6+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新型改性煤气化废渣MH-GWY对模拟含铬废水中Cr6+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原煤气化废渣GWY;当废水含Cr6+质量浓度为 100 mg/L时,100 mL废水中加入 0.3 g吸附剂MH-GWY,控制废水pH值为 5,吸附时间为 160 min,吸附温度为 25℃,Cr6+去除率可以达到 96.75%.

    煤气化废渣超声波辅助化学改性含Cr6+废水吸附影响因素

    矿区防火阻燃材料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鹿卷涛陈通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煤自燃现象发生的几率,以改性纳米材料(GCX-2)、聚醚多元醇(PT-MG)、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亚乙基二胺(TED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适合煤矿区防火阻燃的改性聚氨酯封堵材料,并考察了GCX-2 对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阻燃材料具有良好的固结性能、遇水膨胀性能和抗压强度,能够满足煤矿井下施工的基本需求.另外,研制的阻燃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抗静电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当GCX-2 的质量分数为6%时,阻燃材料的有焰燃烧时间和无焰燃烧时间分别可以降低至 1.5 s和 3.9 s,明显低于AQ 1090-2011 中要求的阻燃性能标准值,阻燃效果较好.

    防火阻燃材料煤矿区改性纳米材料改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