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工业
模具工业

翁史振

月刊

1001-2168

mjgy@gx163.net

0773-5888145,5888405,5605772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辰山路1号

模具工业/Journal Die & Mould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模具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各类模具的先进结构设计、理论计算及模具科研成果;各类模具的先进制造工艺;模具新材料及模具热处理方面的经验;模具CAD/CAM技术;模具生产管理经验及各地模具行业活动情况。办刊宗旨:为全国模具行业的生产、技术交流服务,以提高行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振兴模具工业为目标。办刊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技术为主,报道模具行业中实用有效的技术经验。本刊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适合厂矿企业、科研单位从事模具生产、管理的人员及大专院校中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专利视角的广西模具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刘静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专利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广西模具技术发展和专利布局情况,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区域布局、主要申请人、技术构成、法律状态等方面开展分析,通过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分析广西模具产业发展现状、技术热点研究趋势及各地市模具产业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最后结合专利分析总结针对广西模具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模具广西专利产业

    基于PAM-STAMP仿真的波瓣混合器整体成形技术研究

    刘兴红张文棁丁清国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混合器波瓣的整体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利用PAM-STAMP软件对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对仿真结果显示可能造成零件减薄和开裂的部位采取措施,最后提出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解决了零件整体成形时产生裂纹、减薄、起皱等难题.

    波瓣混合器整体成形钣金仿真减薄裂纹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神经网络的汽车塑件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李吉生孙潇鹏张胜宾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汽车塑件内部缺陷检测精度不高、检测方法单一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探究高鲁棒性、稳定性、精确性的检测模型,旨在为汽车塑件批量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通过超声波探伤、激光光斑测量、紫外线探伤、智能电参数测量和红外热成像等无损检测方法,试验样本经异质信息采集、预处理以及多特征变量提取,根据检测要求,用于定量/定性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再以样本训练、规则判别、深度学习和模型类比,选取最优模型用于试验样本内部缺陷预测和品级分析,以求得所设计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与检测方法具有通用性,可进一步用于汽车铸件、冲压件或焊接件等无损检测,为匹配智能装备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无损检测多源信息融合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汽车塑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箱体结构设计

    李文鹏李翔秦奋起郭周南...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结构拓扑优化理论基础上对某部件的箱体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通过拓扑优化得到箱体结构的筋、肋布局,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模型,并对此进行厚度与角度优化,最终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箱型结构.

    碳纤维复合材料箱体结构优化设计

    投稿须知

    27页

    叉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分析及回弹补偿设计

    戚海勇梅磊苏景明王铮浩...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叉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后回弹大需要修复的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叉车挡泥板的冲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测量多块挡泥板实际冲压结果,数值模拟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分析了导致回弹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模具结构参数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模具结构参数多因子、多水平正交试验表,逐一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符合挡泥板冲压成形要求的模具结构,挡泥板能一次冲压成形,无需修复.

    模具回弹补偿冲压成形数值模拟

    摆臂类零件工艺分析与优化

    成振坤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摆臂类零件的凸包和翻孔在成形时易开裂的问题,提出了摆臂类零件改进设计的方法.首先对复杂结构的摆臂类零件常见的冲压工艺缺陷进行分析,通过CAE分析结合实物样件对零件设计进行验证;其次对于凸包区域的开裂问题,根据零件装配要求,在尽可能减少修模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圆角半径和拔模角度改善凸包区域的成形缺陷;对于对向翻孔开裂的问题,将弹性元件的压力作为优化目标,确定最佳的圆角半径、翻边高度和拔模角度参数组合,此外,通过增加局部导向结构解决弹性元件压入摆臂时产生的刮痕缺陷;最后以试制方式加工出相应状态的样件,对不同的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摆臂类零件的优化,若CAE分析凸包位置存在开裂风险且减薄率不大于28%时,圆角半径增大不超过2 mm、拔模角度增加不超过5°;增大对向翻孔的压料区域和压料力,并在结构上增加相应的倒角可提升零件的压装性能.

    摆臂缺陷凸包对向翻孔优化性能

    内螺纹塑料盖注射模设计

    谢俊杰翟丽华秦荣明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料盖上的内螺纹不能强制脱模,须在模具上安装自动脱模机构使螺纹型芯旋转脱模.在塑料盖的外圆柱面上设计了防止其在型腔中旋转的凸起,根据塑料盖的结构设计1模4腔的模具,4个型腔呈正方形排列.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不同注射批次的塑料盖内螺纹起始点具有一致性,模具采用由"斜导柱+齿条+齿轮"驱动螺纹型芯旋转的脱模机构,为防止开模时斜导柱立即驱动螺纹型芯旋转,斜导柱采用了延时驱动设计.

    内螺纹一致性斜导柱齿条延时开模

    厚壁塑件注射成型排气不畅的解决方法

    王旭东杜日王永飞王振东...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排气不畅易导致塑件产生缺料、烧焦等成型缺陷,以某汽车用操纵手柄为例,对如何解决厚壁实心塑件在注射成型过程的排气不畅现象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分析可有效预测排气不畅的大致位置;合理的分型面布置有利于分属动、定模型腔的气体同步排出,对排气不畅现象的改善有明显效果;抽真空是解决排气不畅、提高微细结构(麻纹表面)注射成型复制度的必备措施.

    厚壁排气不畅抽真空注射成型

    吸乳护罩注射模设计

    连灿鑫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乳护罩由面盖和底盖组成,采用同1副模具生产面盖和底盖.针对面盖与底盖结构相差较大的情况,将面盖与底盖的型腔板与型芯分别设计独立的镶件,采用三板模结构和直浇口浇注系统.为了避免塑件外表面的熔接痕,针对面盖上的3个小孔,采用定模滑块脱模机构,通过推料板与定模型芯固定板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定模滑块脱模.面盖内表面的斜圆柱孔脱模采用内滑块脱模机构,在动模型芯固定板与垫块之间设置支承板,通过辅助开模机构使动模型芯固定板与支承板分开并驱动内滑块脱模.模具采用水井与直通相结合的冷却水路进行冷却,将面盖的水路分为上、下两层,使水路与型腔表面距离基本相同.

    吸乳护罩模具三次开模定模滑块内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