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工业
模具工业

翁史振

月刊

1001-2168

mjgy@gx163.net

0773-5888145,5888405,5605772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辰山路1号

模具工业/Journal Die & Mould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模具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各类模具的先进结构设计、理论计算及模具科研成果;各类模具的先进制造工艺;模具新材料及模具热处理方面的经验;模具CAD/CAM技术;模具生产管理经验及各地模具行业活动情况。办刊宗旨:为全国模具行业的生产、技术交流服务,以提高行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振兴模具工业为目标。办刊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技术为主,报道模具行业中实用有效的技术经验。本刊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适合厂矿企业、科研单位从事模具生产、管理的人员及大专院校中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台架构化车身件三维CDLS二次开发

    鲁开菊宋丽丽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架构与平台的关系,在架构的基础上各平台车型可以利用架构模块化、通用化的优势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制造周期.平台架构化后会带动制造平台化的发展,而统一基准定位策略(CDLS)是实现架构车型平台化制造和质量保证的基础,在分析目前二维CDLS不足的基础上,在UG软件环境下开发三维CDLS模块,该模块可以直接输出通用检测分析结果,识别三维检测点信息和标准图框,满足智能检测的需求,同时缩短了开发周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架构平台化三维CDLS二次开发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加工特征识别方法

    陈阳焜王华昌李建军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特征识别方法难以处理多变特征和相交干涉特征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的特征识别方法,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加工特征属性邻接图中的信息,设计了加工特征的初始节点嵌入向量矩阵以作为模型训练的基础.通过将采集的各加工特征数据集用于图卷积神经模型的训练,并通过试验进行了模型参数调优,将GCN模型应用于加工特征的分类识别任务中,达到了约99%的整体识别性能.与经典的图匹配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整体性能更为优越,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鲁棒性.

    特征识别图卷积神经网络属性邻接图

    汽车转向器压铸模设计及成型工艺数值模拟

    沈黎王顺程马勇
    14-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汽车转向器压铸成型工艺,铸件腔体较深,端口形状较为复杂,根据铸件结构特征设计了1模1腔的压铸模,并采用液压侧向抽芯机构.压铸模成型参数选择压射比压值为85 MPa,浇铸温度为670℃,模具预热温度为150℃,保压时间为5 s,填充速度约为0.22 s.应用UG12.0软件创建模具各部件的三维模型,最后应用MAGMAsoft软件对铸造过程的充型、冷却、收缩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验证该模具设计的合理性.

    汽车转向器铸造工艺模具设计UGMAGMAsoft数值模拟

    汽车后纵梁冲压工艺分析与研究

    解松王耀刘康闫国斌...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汽车后纵梁的冲压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了提高零件的成形性并降低零件回弹的方案,拉深工序通过光顺零件中部凹陷特征和使用上压料板,第2工序对中部凹陷特征进行整形,避免了中部凹陷特征的起皱,第3工序通过使用托料板翻边,降低了大立壁区域的起皱风险,并在下模工艺补充区增加立筋特征,降低了翻边后的回弹.第5工序和第7工序对大立壁区域进行2次整形,保证了立壁区域的回弹能够满足装配需求.

    后纵梁冲压成形性回弹起皱

    汽车高强钢坐垫边梁侧件翻孔工艺优化

    刘再华胡再兴粟汝才程晓宇...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汽车坐垫边梁侧件相应区域与衬套铆接配合的技术要求,还介绍了常规侧件连接处的生产工艺和特点,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结合材料流动规律和体积不变定律,优化并整合新工序,有效解决了边梁侧件连接处侧壁过薄、配合稳定性差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证明了整体工序设计合理,有效控制了成本,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

    工艺优化拉深翻孔汽车模具

    火锅菜盆复合模设计

    邹泽昌谢宇玲陈忠士
    28-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火锅菜盆的尺寸、结构和材料厚度,对其冲压工艺进行分析,并设计了"落料+第1次成形+拉深"复合模、第2次成形单工序模、侧冲孔单工序模.在复合模中,120°的斜边可视为拉深工序的压边圈,将第1次成形120°夹角的工序排在拉深工序前.在第2次成形70°夹角的单工序模的下模中设计了活动顶板,与上模的成形凸模将120°的斜边压住,防止120°的斜边变形.在"落料+第1次成形+拉深"复合模和第2次成形单工序模中,在下模成形零件的底部设置橡胶垫块,在上模向下运动时橡胶垫块的弹力将材料顶住,同时给上模向下运动腾出空间,防止模具零件卡死.

    落料拉深成形复合模

    基于拉深修边工序复合的前地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马培兵陈俊伟李国伟沈军奇...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汽车平台SUV 车型前地板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拉深、修边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前地板拉深与修边2种工艺的复合.经过生产实践及品质验证,复合模结构不仅能满足前地板生产的品质要求,还能降低新车型模具开发投资和节约单件生产能耗.

    前地板拉深修边复合模冲压工艺模具结构

    落料模废料回收大跨距铸件微变形研究

    胡建全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级进落料模冲压生产过程中因废料回收利用而导致的大跨距铸件强度问题,分析了落料刃口崩裂的原因以及冲压力过大导致铸件微变形的机理,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合适的剪切角而形成刃入时差,并通过改善铸件壁厚来增加强度,同时进行铸件受力微变形分析,控制变形量,使落料凸、凹模刃口间隙合适,不造成变形损伤.

    落料废料铸件强度微变形

    冰箱零度室卡条注射模设计

    陈思涛戚春晓郑鸿帆黄华辉...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冰箱零度室卡条的结构特征,介绍了塑件注射模的设计过程.通过前期分析,确定了"热流道+普通流道"的浇注系统,设计"滑块+斜推杆"侧向抽芯机构实现塑件外凹槽倒扣顺利脱模,滑块成型结构由大滑块和4个滑块镶件连接组合,由于滑块脱模行程较长,采用滑块座延长其行程,降低制造成本,斜推机构由斜推杆、斜推导向块和斜推座组成并留有3 mm的安全距离.采用"推杆+斜推杆"联合推出,确保塑件在推出过程中受力均匀.实践证明:使用该注射模能成型完整、表面质量良好的合格塑件.

    零度室卡条注射模内抽芯机构滑块镶件

    基于多种抽芯机构的搅拌机底座模具设计

    彭承意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搅拌机底座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了1副普通流道+潜伏式浇口的两板注射模.根据塑件结构设计了多种不同的脱模机构,针对塑件安装面板的位置和外表面的沉头孔设计了"斜楔+定模滑块"脱模机构;针对塑件端口部内壁的沉头孔设计了"斜导柱+内滑块"脱模机构;针对塑件较低位置的内环侧壁扣位设计了"斜楔+内滑块"脱模机构;针对塑件在动模方向的扣位设计了动模斜推杆机构脱模.为了保持模具温度均匀,在定模上设计多条直通水路,在动模型芯中设置螺杆水路,使冷却水沿螺杆中心的圆管进入,沿螺纹流出.

    搅拌机底座定模滑块斜推杆内滑块双头螺杆冷却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