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气与热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气与热力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煤气与热力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姜东琪

月刊

1000-4416

gasheat1978@126.com

022-27835310;27835848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煤气与热力/Journal Gas & Hea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城市燃气学会会刊。主要刊登城市燃气和热力方面的技术性和学术性论文、生产总结、专题综述、技术简讯。读者对象为全国各地燃气公司、热力公司、有关设计院、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综述与展望

    王昭俊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简称被动房)在我国推广应用中的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建筑后评估两方面,总结了我国被动房研究取得的进展,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被动房建筑节能超低能耗建筑建筑后评估

    严寒地区被动房供暖期热环境测试分析

    刘念慈王昭俊赵嘉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严寒地区某被动房供暖期热环境参数进行了 6个月的跟踪监测,分析了不同供暖阶段4户典型住户的室温和室内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供暖期平均室温达到28.2℃,平均室内相对湿度为33.9%.如果供暖期室温能降低到20℃,则平均室内相对湿度能从33.9%升高到55.6%.适宜的温湿度不仅有利于人体舒适健康,而且适当降低室温还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节能减排.

    被动房室内热环境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供暖期严寒地区

    严寒地区被动房冬季PM2.5测试分析

    余志义王昭俊赵嘉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寒地区某被动房采用了机械通风系统,建筑气密性高.为深入了解该被动房室内颗粒物浓度水平,对该被动房冬季8户住宅的PM2.5质量浓度进行间歇现场测试,并对其中2户典型住宅的PM2.5质量浓度进行连续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室内无明显颗粒物源的住户中,室内PM2.5污染水平主要受室外PM2.5的影响,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78.当室内人员烹饪或吸烟时,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非常弱,其客厅和厨房的PM2.5质量浓度I/O比大于4.被动房室内PM2.5质量浓度比普通节能建筑低.

    被动房细颗粒物冬季严寒地区

    超低/近零能耗建筑专栏 编者按

    王昭俊
    20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严寒地区被动房供暖耗热量研究

    蒋逸帆王昭俊方修睦赵嘉...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位于哈尔滨的某被动房投入运行后的供暖耗热量进行测试与分析.连续3年的实测供暖年耗热量分别为61.30、56.46、63.37 kW·h/(m2·a),将实测供暖年耗热量根据我国标准进行修正,室内温度修正量、气候修正量分别为1.76、10.57 kW·h/(m2·a),占修正前供暖年耗热量的2.78%、17.15%.将实测供暖年耗热量根据德国标准进行修正,室内温度修正量、气候修正量分别为12.32、20.59 kW·h/(m2·a),占修正前供暖年耗热量的19.44%、40.33%.考虑到居民因室温过高开窗等问题,实际供暖年耗热量应低于计算所得的30.46 kW·h/(m2·a).

    被动房供暖耗热量数据挖掘气候修正

    严寒地区被动房顶棚辐射供暖系统传热特性模拟

    卢文靖吴娅王昭俊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拟研究被动房顶棚辐射供暖系统的传热特性,评价各影响因素(管中心距、顶棚底面与埋管中心距、埋管外直径、供水温度、热水流速)对顶棚底面表面热流密度的影响程度.供水温度升高1℃,顶棚底面平均温度升高约0.6 ℃,顶棚底面热流密度增大约2 W/m2.当供水温度为30 ℃时,热水流速由0.25 m/s增至0.50 m/s,顶棚底面平均温度升高1.2℃,顶棚底面热流密度增大3.9 W/m2.当供水温度为30℃时,埋管外直径由16 mm增至25 mm,顶棚底面平均温度升高2.4℃,顶棚底面热流密度增大8 W/m2.顶棚底面与埋管中心距对顶棚辐射供暖系统的传热特性影响比较小,工程上取50 mm可满足要求.当室内温度为20 ℃时,建议埋管外直径取20 mm,供水温度取30℃,热水流速取0.3 m/s.顶棚底面热流密度影响因素由强到弱的排序为供水温度、埋管外直径、热水流速、管中心距、顶棚底面与埋管中心距.

    被动房顶棚辐射供暖系统传热特性影响因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卫生间风量平衡模拟研究

    冯晔杜佩阳王芳王昭俊...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冬季工况,模拟分析各层排风竖井入口的压力及排风量,探讨被动房卫生间排风不足的原因以及平衡通风的措施.在排风竖井中因热压作用而存在的烟囱效应导致各层排风不均.高层住户排风量不足,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导致卫生间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异味滞留.高层住户排风竖井入口受到烟囱效应的影响最大,导致压力波动大.随着室外温度升高,排风竖井入口负压及排风量增大,卫生间污染物质量浓度减小.被动房风量平衡改善应从减弱烟囱效应入手,可在各层排风竖井入口处增设单向阀.

    被动房排风卫生间烟囱效应室外温度污染物质量浓度

    固体蓄热电锅炉利用弃风电量供热技术经济性

    刘永风张玉晨
    38-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固体蓄热电锅炉利用弃风电量供热的技术经济性进行探讨.固体蓄热电锅炉房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为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21 a,远小于系统寿命,经济性可以接受.

    固体蓄热电锅炉弃风电量技术经济性

    直埋保温管接头智能化补口技术

    邱晓霞王帅李广山胡春峰...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直埋保温管接头智能化补口技术的关键内容及主要操作流程,对补口紧固装置的改进设计进行探讨.

    直埋保温管接头补口智能化紧固装置

    热力站热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张昌豪路绪坤
    后插1-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州某热力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热负荷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及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3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3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热负荷与实测热负荷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可较为客观地反映热负荷的时序特征.与BP预测模型、RBF预测模型相比,BP-GA预测模型的预测值更接近实测值,预测值的误差、相对误差更小.在3种预测模型中,BP-GA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最佳,且训练时间最短.

    热负荷预测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