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科技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煤炭学会 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科技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煤炭学会 中国矿业大学

朱亚平

季刊

1008-3731

0516-85320590

221006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235号

煤炭科技/Journal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Magazine
查看更多>>《煤炭科技》杂志创刊于1980年,为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季刊,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8-3731,国内统一刊号 CN 32-1491/TD,邮发代号 28-175,现由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共同主办。期刊内容以煤炭行业先进实用技术为主,包括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煤炭科技》杂志自创刊以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井半煤岩巷破坏机理及支护参数研究

    袁益平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深井半煤岩巷的破坏机理,验证支护参数的合理性,以山脚树煤矿211011回风巷为背景,研究了深井半煤岩巷道的破坏机理,结合工程实况对支护参数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深井半煤岩巷的破坏往往从煤层处开始向着岩层发展,巷道受应力作用煤层部分先破坏,岩层部分后破坏;在深井半煤岩巷支护时,需要提高煤层处的支护强度来保障巷道围岩稳定.现场矿压观测结果表明,本次支护参数合理可行,可有效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半煤岩巷巷道支护破坏机理数值模拟

    近距离下伏煤层沿空掘巷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

    赵宏志马祺巍赵一鸣
    64-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距离煤层群上覆煤层及本煤层邻近工作面开采造成叠加应力扰动,导致下伏煤层下区段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困难.以许疃煤矿72210工作面近距离煤层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模拟分析了上覆7,煤层开采及下伏72煤层邻近工作面开采后,下伏煤层72210工作面回风巷围岩应力演化及损伤特征;基于近距离煤层沿空掘巷采动损伤岩体锚注一体化长锚强化支护思想,提出了 72210工作面回风巷的支护参数并成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实现了该类围岩的稳定控制,可为类似条件巷道支护提供参考.

    近距离煤层采动底板应力演化损伤特征锚注一体化

    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邢云峰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巷道开挖导致巷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塑性区也不断扩展.为确定坤达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并制定巷道支护方案,以坤达矿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建立非均匀应力场圆形巷道受力模型,推导了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方程;数值模拟回采巷道在采动影响下的围岩破坏塑性区分布,并依据塑性区破坏深度提出巷道优化支护方案;数值模拟了原始支护方案与优化后支护方案的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发现优化支护后破坏范围、顶底板以及两帮位移量显著降低,围岩的变形情况得到控制.通过工业性试验和检测结果发现,顶板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而增大,巷道在距工作面25~35 m受到的采动影响最为剧烈.优化支护后的巷道经采动影响后围岩变形量不大,达到了巷道支护设计要求,证明工作面回采巷道的优化支护设计是科学合理的.

    非均匀应力场数值模拟围岩变形支护参数优化

    兴隆庄煤矿巷道多功能作业车研究与应用

    周峰田胜利丁林松苏立堂...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进现阶段煤矿巷道单轨吊梁安装维护及井下管线敷设维护的方式,减少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兴隆庄煤矿为例,通过分析该煤矿井下巷道单轨吊梁的安装概况和安装特点,研制出一种多功能作业车设备.该设备可以有效减少维护作业人员的数量,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高效地进行维护作业;对该设备的主要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果符合实际工程情况.研究为类似条件的巷道维护作业的设备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煤矿实际生产作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煤矿巷道多功能作业车有限元分析

    红庆梁煤矿大采高智能工作面设备安装

    张涛张超力崔涛武国旺...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是一项必要的生产环节,设备安装方法是否合理对顺利完成煤矿生产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安装效率和质量.由于综采工作面环境复杂,设备较多,调试空间有限,各系统之间的接续复杂.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面设备安装方法,既提高了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又降低了设备损耗,保证了人员安全,实际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智能开采井下安装机电设备

    矿用W型钢带承载能力研究

    庞威风杨栋梁晓伟马家辉...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是巷道支护面临的首要问题,钢带作为巷道联合支护构件中的关键一环,能够增大锚杆+钢带支护的作用范围,提高其支护能力.以单一W型钢带为例,利用理论计算与实际参数校验的方式对单一W型钢带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①锚杆作用范围有限,上覆不稳定岩体有一部分作用在钢带上,并与锚杆的间排距有关;②采用材料力学方法,得出单一钢带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发现单一钢带的承载能力主要由钢带强度、钢带弹性模量以及钢带断面的惯性矩决定;③通过实际巷道锚杆+钢带支护参数,对单一钢带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校验,能够满足需求.

    W型钢带承载能力计算校验

    煤自燃预测指标气体确定及工作面一氧化碳来源分析

    王正帅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实验分析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疆乌苏四棵树七号井综放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性、最短发火期,确定了 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分析了工作面一氧化碳来源.研究认为,该矿A5煤层应以一氧化碳作为自然发火初期的预测指标气体,以烯烃为辅助指标气体来判断煤的自燃程度.将一氧化碳作为30 ℃~130 ℃区间预测自燃的指标气体,一氧化碳出现时说明煤已经发生氧化反应;将烯烃作为130 ℃~200 ℃区间判断煤自燃程度的指标气体,乙烯、乙烷出现时说明煤温已达到130℃,丙烷出现时说明煤温已达到150℃.该矿A504工作面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本工作面采空区遗煤氧化(占88%),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工作面两道超强深孔预裂爆破(占12%).研究成果为矿井自然发火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煤自燃指标气体一氧化碳来源

    大倾角煤层采空区N2运移规律研究

    李文涛赵小岗董昊福张玮...
    94-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东峡煤矿大倾角煤层的特点,构建了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倾角煤层采空区注N2惰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空区地板区域,沿着工作面走向方向,N2运移后基本呈"L"型分布,且采空区深部N2的分布影响范围更广;空间范围内,采空区走向上,N2运移分布规律为高处范围广、低处范围窄的"倒梯形".结合东峡煤矿37121-1工作面实际情况,得出应在运输巷采空区侧注N2,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面防灭火效果较好.

    大倾角煤层采空区注N2N2运移规律注N2优化

    梁北矿复杂煤岩层以孔代巷治理瓦斯技术及应用

    艾自创杜晨军汪于皓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斯治理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保障煤矿安全的关键手段.梁北煤矿为高突矿井,瓦斯赋存条件及地质构造复杂,瓦斯风险演化复杂且影响因素多,灾害防控难度极大.为提高梁北煤矿的瓦斯防治水平,提出复杂煤岩层以孔代巷治理瓦斯技术,该技术是基于煤层顶板的垂直"三带"分布特征及抽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利用定向钻机在32021工作面设计并施工定向高位钻孔来抽采工作面及采空区上隅角瓦斯.抽采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由原来的0.8%~1.0%降低至0.1%以下,钻孔瓦斯抽采的浓度为28.16%~43.76%,平均35.65%,瓦斯抽采纯量在5.26~7.28 m3/min.该技术显著提高了矿井瓦斯治理水平,节省了大量的防突成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存在类似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瓦斯治理"三带"分布抽采浓度

    伯方煤矿采空区"三带"分布特征及在高位长钻孔抽采中的应用

    郭泽明贺寿彭安康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伯方煤矿3305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时覆岩垮落与裂隙演化规律,进而确定了 3305工作面采空区"三带"高度;最后分析定向高位长钻孔布置层位选择,并在3305工作面开展了定向高位长钻孔抽采效果考察.结果表明,3305工作面上覆岩层垮落带的最大高度为17.5 m,而裂隙带的最大高度则为56 m.定向高位长钻孔的瓦斯抽采量在2.06~11.09 m3/min,瓦斯抽采浓度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平均浓度达到44%,表明定向高位长钻孔终孔位置位于裂隙带的中下部能够高效的抽采采空区瓦斯.

    瓦斯抽采长钻孔"三带"采空区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