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潘世伟

月刊

1005-8273

mdllyj@sass.org.com

021-64274736;53060606-2538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38室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ournal Studies on Mao-Zedong and Deng-Xiaoping Theor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社会主义新旧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体系

    赵振华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理论上看,发展新质生产力遵循生产力成长的内在规律;历史上看,生产力水平和实力是全球竞争、大国博弈的决定性力量;实践上看,新质生产力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选择.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生成机制,建设完善技术进步形成机制、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机制、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机制;要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政策体系,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加快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政策转型.

    新质生产力生成体系生产力理论

    习近平关于工作方法重要论述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杨建毅
    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战略定力、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创新思维、坚持法治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抓铁有痕、坚持斗争精神、坚持历史担当等工作方法.这些方法涵盖对工作准备的基本要求、工作开展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落实的实践品质.作为科学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关于工作方法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承与运用,也是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方法科学体系实践创新

    论思想理论宣传的生活实践支撑——兼析避免理论传播空泛化

    刘小红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具有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人民民主的本质、勇于斗争的主题、人民至上的立场等内涵,塑造了几代中国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调整,阶级阶层和社会利益分化,社会组织结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发生深层次变化,思想理论宣传工作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因而在新时代,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要与人们的生活世界更好结合,提升人文关怀、注重情感叙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弘扬正确社会导向,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不断实现新时代我们党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创新发展.

    思想理论宣传生活实践生活世界空泛化

    毛泽东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邵雍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提炼和总结了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在这些方面毛泽东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丰富的历史知识,做过许多精辟论述.连续性方面,毛泽东一贯对中华文明予以关注与重视;创新性方面,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阶段的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来源之一;统一性方面,毛泽东高度评价秦始皇与曹操,强调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第一人;包容性方面,毛泽东力主吸收中外优秀文化与外国先进经验;和平性方面,毛泽东主张同一切愿望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这些相关的精辟论述值得我们重温与深思.

    毛泽东中华文明五大特性历史文化

    论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基于《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的分析

    李振周春林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规律有着深刻洞见,并运用这一洞见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最后一篇文章,《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具有总结意义,运用唯物史观驳斥了以艾奇逊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论者,剖析了中国革命的原因、规律和经验,体现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参与历史、把握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背景下,回顾《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的中心思想,有助于我们继续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积极回应中国之问、人类之问、世界之问和现代化之问.

    毛泽东思想历史自觉《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时代意义

    传承光大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典范:毛泽东诗歌词赋曲等文体简论

    胡为雄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是20世纪承传与光大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极重要人物,其贡献独一无二.毛泽东擅长诗词,亦作歌、作赋、写骈文、写曲、写对联,他留下来的歌、赋、骈文、曲、对联等虽数量不是太多,但能从总体上见识到他的诗歌作品既有豪迈之气,亦有婉约之风,还有戏谑、民俗色彩.毛泽东作为语言大师、诗歌巨匠,具有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运用古典诗歌体式之创作方面独领风骚.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文房四宝留传世佳作,铸造了一座诗文化高峰,其诗风、文风开创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

    毛泽东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承传与光大典范

    论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鲜明特色

    丁俊萍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重大时代问题展开深入思考,作出创造性回答,形成了邓小平党建思想.邓小平党建思想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根本原则,以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鲜明导向,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根本方针,以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为开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方向,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党建思想党的建设

    邓小平关于媒体发挥建设性批评作用的思想探析

    尹韵公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在1980年提出党报党刊等媒体应发挥"建设性批评"作用的重大判断,富有科学性、现实性和指导性,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主要包括守护健康的社会表达空间、充分认识建设性批评的内在必然性.当前,信息传播技术的颠覆性变革给人类社会的舆论面貌带来了彻头彻尾的巨大变化,社会更需要建设性批评的积极声音.由此,理应更加重视邓小平关于媒体发挥建设性批评作用的学理含量和思想意蕴,而不是对西方"建设性新闻"大声叫好.

    邓小平建设性批评新闻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的实质论析——兼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误区及其危害

    孙夺
    7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70年代以来,借助葛兰西的文本,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文化领导权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这一命题实际上是由列宁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在列宁那里,自发性、领导权、先锋队等问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必然内化于资本主义体制的历史结局.葛兰西总体上坚持了列宁主义的政治战略,强调由于西方市民社会的"牢固防线",欧洲革命需要比俄国十月革命更加注重持久的阵地战,更加重视发挥无产阶级阶级意志和政治组织的作用.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上不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按照伯恩施坦主义的理论框架处理葛兰西文本,将伯恩施坦式的回避阶级议题的改良主义从议会选举转移到市民社会,转移到女权、种族、性少数人群、环保等领域.

    公共关系产业意识形态控制文化领导权伯恩施坦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重批判及其继承发展

    李乐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运用两个比喻对现代科学技术展开双重批判:以"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为喻体,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事实维度批判,指明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之势的对抗是资本主义时代的鲜明特征;以"狡狯的精灵"为喻体,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应对态度批判,阐明唯有无产阶级可凭借社会革命规制现代科学技术.在思想上,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学技术重要论述与马克思对现代科学技术双重批判一脉相承,对科学技术加以准确定位、理念创新、明确要求,是关于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新时代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

    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批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