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文格波

双月刊

2095-1116

znyxkxzz@vip.163.com

0734-816078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开设了专家论坛、专题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研究快报、个案报道、研究(成果)综述、学术动态(国外期刊摘译)等栏目。欢迎全国各界医学人士来稿,本刊实行最佳论文评选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次,根据论文下载次数或点击率,结合专家评审,每半年评出一篇优秀论文,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并公布在该杂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娩潜伏期AOP、HPD与初产妇产程时长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

    杨元元孙丹华嵇萍
    474-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潜伏期胎头进展角度(AOP)、胎头至会阴距离(HPD)与初产妇产程时长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初产妇117例,根据最终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94)、剖宫产组(n=23)。于分娩潜伏期超声测量AOP、HPD,ROC分析AOP、HPD对分娩方式的预测效能。Pearson分析阴道分娩组第二产程时长与AOP、HPD的关系。结果 阴道分娩组AOP高于剖宫产组,HPD低于剖宫产组(P<0。05)。ROC分析显示,AOP、HPD联合检测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P<0。001)。第二产程时长与AOP呈正相关,与HPD呈负相关(P<0。05)。结论 分娩潜伏期AOP和HPD与初产妇产程时长相关,且对分娩方式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分娩潜伏期AOPHPD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长

    γ干扰素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免疫的关系

    蒙绪海
    47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FN-γ)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免疫的关系。方法 选取214名8~9月龄儿童,均完成0、1、6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根据HBsAb水平分为无/低应答组、正常/高应答组,比较两组IFN-γ基因10个CpG位点DNA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与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免疫反应的关系。结果 214例儿童中无应答6例、低应答81例、正常应答52例、高应答75例。无/低应答组IFN-γ基因44和93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正常/高应答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IFN-γ 基因 44 位点[OR=1。320(1。031,1。934)]和 93 位点[OR=1。480(1。146,2。374)]高甲基化水平是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应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FN-γ基因44和93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是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免疫反应的危险因素。

    γ干扰素基因DNA甲基化儿童乙型肝炎免疫应答

    靶向HMGB1治疗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史珂王亚军刘辉张秀峰...
    480-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在细胞核中参与转录、复制、DNA修复和核小体组装。细胞外HMGB1作为报警蛋白参与各种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A)是由非2型炎症因子驱动所引起的气道中性粒细胞性炎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HMGB1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能成为潜在的中性粒细胞哮喘的治疗药物。本文综述了 HMGB1的结构与功能、其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中性粒细胞哮喘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寻找新的有效的中性粒细胞哮喘治疗药物提供帮助。

    高迁移率家族蛋白1中性粒细胞性哮喘靶向治疗辅助性T细胞17

    CDKN2A与胶质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屈一晨陈胜利张明达
    484-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胶质瘤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分析发现,CDKN2A在胶质瘤中对基因改变、信号通路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并且CDKN2A与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分子诊断、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探讨CDKN2A与胶质瘤的相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CDKN2A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展开综述。

    CDKN2A胶质瘤预后基因变异

    肺炎支原体黏附蛋白P30研究进展

    张汝左颖颖李水红雷爱华...
    48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炎支原体(Mp)是导致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肺内外并发症及呼吸系统后遗症等。Mp黏附蛋白P30与P1蛋白一样在感染宿主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P30蛋白的结构和亚型、功能、血清学诊断及疫苗开发等方面介绍P30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为Mp感染的诊断及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肺炎支原体黏附蛋白P30功能诊断疫苗

    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进展

    赵聪聪李烨张乐鲁蓉...
    49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和致残率,易损颈动脉斑块被证实在脑卒中发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种超声技术可评估颈动脉斑块成分及表面形态,并提供不同的评估指标。本文总结常规及新型超声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评估中的研究进展,归纳各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对早期诊断脑卒中及制定治疗、随访计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脑卒中易损斑块超声

    线粒体调控细胞命运途径的研究进展

    安宇轩
    496-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是动态且高度可塑的细胞器,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具有调控细胞内能量生成、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表明,线粒体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衰老、分化、细胞周期等与细胞命运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表明线粒体在调控细胞命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综述了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蛋白、活性氧、线粒体DNA、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细胞命运的机制,以期为细胞命运的调控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

    线粒体调控细胞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