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文格波

双月刊

2095-1116

znyxkxzz@vip.163.com

0734-816078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开设了专家论坛、专题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研究快报、个案报道、研究(成果)综述、学术动态(国外期刊摘译)等栏目。欢迎全国各界医学人士来稿,本刊实行最佳论文评选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次,根据论文下载次数或点击率,结合专家评审,每半年评出一篇优秀论文,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并公布在该杂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TMS联合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李永义张义发徐秀芳施伯瀚...
    779-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9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联合组(rTMS联合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和对照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及手部Brunnstrom分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上肢感觉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上肢及手部Brunnstrom分期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提高,感觉评分下降;且联合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rTMS联合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力量、上肢功能及触觉能力,有效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rTMS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伴气道黏液栓堵塞患儿的疗效观察

    宋金涛赵永戴红臣李桂涛...
    78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伴气道黏液栓堵塞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支原体肺炎伴气道黏液栓堵塞患儿,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观察组(阿奇霉素+支气管肺泡灌洗+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BC、CRP及E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腔积液、支气管黏膜糜烂、颗粒增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以减轻支原体肺炎伴气道黏液栓堵塞患儿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有利于患儿早期恢复健康。

    乙酰半胱氨酸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气道黏液栓

    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晓丽朱丹周素平赵春丽...
    786-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219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WHO心功能分级分为WHO-FC 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比较各组血清B型脑钠肽(BNP)、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毛细血管阻力(PVR)、心排指数(CI)]。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BNP、HGMB1和IL-18水平增加,FEV1%pred、FEV1/FVC、PCWP、CI 减少(P<0。05)。血清 BNP、HGMB1、IL-18 水平与 FEV1%pred、FEV1/FVC、PCWP、CI 均呈负相关(P<0。05)。BNP、HGMB1、IL-18是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BNP、HGMB1和IL-18是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肺心病肺动脉高压BNPHGMB1IL-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Lp-a及CCL18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

    向迪凯敖伟刘云
    790-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蛋白(Lp-a)及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AMI患者100例(急性心梗组),按心功能分级或预后分亚组;另选健康体检者7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内脂素、Lp-a及CCL18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ROC分析内脂素、Lp-a及CCL18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AMI组内脂素、Lp-a及CCL18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分级增加,内脂素、Lp-a及CCL18水平逐渐升高;预后不良组内脂素、Lp-a及CCL18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内脂素、Lp-a及CCL18与AMI患者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内脂素、Lp-a、CCL18三者联合预测AMI患者预后的效能最高(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内脂素、Lp-a、CCL18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内脂素Lp-aCCL18心功能分级

    基于SPCS的生物反馈训练在卒中后疲劳患者中的应用

    汪声奎倪刚李瑞麟吴应林...
    793-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SPCS)的生物反馈训练应用于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均分为SPCS组与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疲劳程度、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SPCS组训练前后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R-R间期标准差)。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疲劳严重度量表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降低,且SPCS组较常规组更为显著(P<0。05)。SPC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SPCS组患者心率、低频功率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降低,R-R间期标准差及高频功率升高(P<0。05)。结论 SPCS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减轻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及抑郁,促进患者恢复。

    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生物反馈训练卒中后疲劳

    NSCLC胸腔积液EGFR基因突变、肿瘤标记物水平及其预后观察

    邱鸣磊余苗张卿徐翠丽...
    796-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积液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肿瘤标记物水平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117例晚期NSCLC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胸腔积液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为EGFR突变型(突变组)与未突变型(野生组)。突变组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野生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病理学特征、近期疗效及预后结局。结果 117例NSCLC患者中47例发生EGFR突变,突变率为40。17%。与野生组比较,突变组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腺癌、TNM分期Ⅳ期占比升高(P<0。05),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水平以及吸烟、低分化程度占比降低(P<0。05)。突变组患者总疗效优于野生组(P<0。05);生存率高于野生组(P<0。05);中位生存时间长于野生组(P<0。05)。结论 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血清CEA水平高于野生型,CA125、SCCA、CYFRA21-1水平低于野生型,同时突变型患者采用TKI治疗的近期疗效及预后优于接受常规化疗的野生型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预后

    血清AKR1B10、FGF21联合检测对HHD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吴定坤王俊邢俊武
    800-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联合检测对高血压心肌病(HHD)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HHD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束时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无MACE组84例及MACE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AKR1B10、FGF2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KR1B10、FGF2水平与HHD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HD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评估血清AKR1B10、FGF21联合检测对HHD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体质指数(BMI)、高脂血症占比、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及血清AKR1B10水平升高,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占比及血清FGF21水平降低(P<0。05)。HHD不良预后与AKR1B10呈正相关(P<0。001),而与FGF21水平呈负相关(P<0。001)。BMI升高、2型糖尿病、AKR1B10的升高及FGF21水平的降低是HHD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AKR1B10联合FGF21检测效能高于单独指标检测,对HHD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AKR1B10联合FGF21检测对HHD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高血压心肌病AKR1B10FGF21不良预后

    基于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抑郁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周晓飞彭金燕彭一鹏罗会林...
    804-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抑郁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305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测模型的验证和效能评估。结果 抑郁症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为8。20%。感染组年龄>60岁、重度抑郁、合并糖尿病、使用抗抑郁药≥2种、侵入性操作、有营养不良风险患者占比均高于非感染组,住院时间长于非感染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28天、使用抗抑郁药≥2种、侵入性操作、重度抑郁、营养不良风险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院内感染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模型预测的ROC下面积为0。850(P<0。05)。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使用抗抑郁药种类数、侵入性操作、重度抑郁、营养不良风险均是抑郁症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直观评估院内感染的风险。

    抑郁症院内感染列线图危险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T细胞免疫功能水平与Mayo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

    李书芹杨志勇吴忆帆陆静忠...
    808-810,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T细胞免疫功能水平与Mayo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Mayo分层分为高危组(18例)、中危组(38例)、标危组(24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4、NK细胞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与Mayo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Mayo分层患者血清IL-6、IL-8、TNF-α、VEGF、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8、TNF-α、VEGF与Mayo分层均呈正相关(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水平CD3+、CD4+、CD8+、CD4+/CD8+与预后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有助于评价病情及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因子T细胞免疫功能Mayo分层预后

    隐形矫治器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的效果观察

    曾鑫陈潇黄小洋
    81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隐形矫治器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治疗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34例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隐形组,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矫治,隐形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牙周健康指标、唇倾度、牙槽骨高度变化及密度变化、美容效果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正畸前后,两组GI、SPD与GBI均较牙周治疗前下降(P<0。05),正畸12个月后,传统组GI、SPD与GBI较正畸前均上升(P<0。05),且隐形组正畸12个月后低于传统组(P<0。05);正畸12个月后,两组上、下颌唇倾度较正畸前均降低,且隐形组低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上、下牙槽骨高度较正畸前降低(P<0。05),且隐形组高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牙槽骨密度较正畸前下降(P<0。05),牙槽嵴顶舌侧骨密度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美容效果评分较正畸前上升,且隐形组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重度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对牙周及牙槽骨影响小,整体美观度高,值得推荐。

    隐形矫治器固定矫治器重度牙周炎正畸美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