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何永康

季刊

1008-9853

xuebaotang@x263.net

025-83598121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师大随园校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9年,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被批准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高校二级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报。本刊立足于我国人文学科理论前沿,努力展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将大力推出科学性、独创性、实践性相统一,具有新见解,新发现、新视角、新方法、新文风的学术论文;将从现实的文艺实践和学术活动中发现新课题,组织热点专题研究,从学术理论层面上作出探索与应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问题

    刘利岳莉红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涉及"对称量级""对称模式""对称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诸问题.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受关联标记的影响,由此形成四种对称模式:不对称式、弱对称式、对称式和强对称式.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模式具有类型丰富、优势突出、整体呈U字形格局分布的特点,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语篇差异、语体差异和阶段性差异.与上古相比,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性有所增强.并列复句的对称性和对称化,是由汉语的自身特点、人的认知方式以及语言的功用共同驱动的.

    中古汉语并列复句对称

    《左传》转折复句构式的轶出预期类型及其激活机制

    郭燕妮
    14-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传》中的转折复句构式有无标记图式、句间标图式、从句标图式和框架匹配图式四种图式,表现为三种轶出预期类型:否定预设类、句内对比预设类、句外对比预设类.出现频率越高的图式,其轶出预期类型越丰富.激活发话者或受话者心中轶出预期概念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单一句法成分构件激活句法语义范畴产生轶出预期语义;二是通过成对句法成分构件激活主观倾向产生轶出预期语义;三是通过关联标记构件激活背景语境产生轶出预期语义.用概念整合的方法可以勾勒出激活句法语义范畴、主观倾向和背景语境产生轶出预期语义的概念整合网络.

    《左传》转折复句构式轶出预期激活机制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焦点结构的类型、演变特征与动因

    杨丹
    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古汉语并列复句的对比焦点结构类型可以根据焦点实现的句法单位来划分,主要分为分句式焦点结构和成分式焦点结构.其中,分句式焦点结构是最主要的类型.成分式焦点结构则通过焦点标记词和对称式来实现.从焦点的数量来看,并列复句可以分为单焦点结构、双焦点结构和多重焦点结构.上古汉语并列复句的焦点结构演变具有以下特征:成分式焦点结构的数量占比略有增长;复句内的焦点数量模式从单焦点结构向双焦点或多重焦点结构发展;焦点的实现方式更加多样化.这种演变的主要动因包括语义和谐、句法促动和语用强化.

    并列复句焦点结构演变特征动因

    何止碑与画:《鱼游春水》词的异文形态及其源流

    叶晔
    3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自出土碑石、见于多种南宋词籍文献的《鱼游春水》词,是唐宋词中唯一一首在南宋时期就涵盖了碑、画、唱、抄、刻五种文本形态的作品.在已发覆的常见文献之外,今辽宁省博物馆藏南宋《玉楼春思图》上的题词,及未入《全唐五代词》校勘记的十种《能改斋漫录》明清抄、刻本的异文,呈现出与传世文献不同的异文形态,其中蕴含的多重媒介因素有待重视.以实物文献的眼光,通过多种路径重新审视唐宋词的异文问题,理应成为词学研究在文献学发展新机遇下的一个重要拓展方向.

    《鱼游春水》文本形态传播方式宋画题词抄本异文

    庭院的他者:稼轩笔下的友人私家园亭

    汪超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辛弃疾共有39首词作是书写友人私家园亭的,在他之前还没有词人有如此成规模的相关主题创作.这些词所描写的园亭有些是稼轩曾亲见,有些则不然.因此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两类文本既有选择突出对象、景观叙述方式的不同之处,又有题名释义、随人作计的相似写作策略.稼轩作为空间的他者,书写了他的空间体验,提出了相关批评与建议.作为他者,稼轩却主观意志强烈,成为空间参与者、展示者.稼轩还曾纸上卧游友人园亭,又曾以学问为词,成为空间的建构者和记录者.稼轩的私园叙述,体现了宋代文学相似主题的某些特殊之处,值得关注.

    辛弃疾园林文学写作技法他者身份

    《乐章集》的宫调与早期词集的形态

    马里扬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乐章集》存在"宋本"与"钞本"两个不同的版本系统,也是"静态"与"动态"两个不同的文本形态,两者突出的差异发生在宫调序列上."钞本"卷上"大石调"之后以及"续添曲子"所见宫调"无序"的文本现象,是表演与现场最为原初的形态;而在"宋本"中则将"无序"的曲词规整地排列在各卷所属宫调之末尾.具备歌舞曲性质的《倾杯乐》,在文本结集中的加入与撤除,会导致宫调"无序"与"有序"迥然有别的形态."散水调"与"大(石)[吕]调"《倾杯乐》,其宫调或来自琵琶调,与二十八调系统中的双调、黄锺调为异名同实,在"宋本"中都被误置于全书的卷末."静态的文本"携带编集过程中的失误,"动态的文本"透露出歌筵舞席的讯息.作为早期词集,《乐章集》的形态实质上是特定"声音空间"中的"打令歌舞曲集".词集中所见的"宫调"排序,同时又是其离开表演语境走向文学经典的标志.

    《乐章集》宫调词集表演文本

    王鹏运致郑文焯书札四通考释

    杨传庆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鹏运与郑文焯为清末著名词人、词学家.二人商略词学,情谊深厚.由于文献史料的缺乏,今人对于他们词学交往的细节一直缺乏较为全面、丰富的认识.今见王鹏运致郑文焯书札四通,内容涉及二人生平及校勘梦窗词等重要信息,呈现了清季词学家学术交往的生动图景,具有较高的词学价值.

    王鹏运郑文焯书札

    《宣和遗事》史源及编纂考

    张石川
    7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宣和遗事》作为讲史小说必深受史学观念和史籍编纂的影响,论文拟取径史籍研究的若干方法与视野试加探究.《宣和遗事》的史源文献主要为陈均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吕中的《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类编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等史书以及《宾退录》《南烬纪闻》等杂史小说.编纂者对史源文献的"纲目体"等编纂体例不甚明了,在抄录史籍的过程中采取简单地直录、节录的方式,导致其文本出现较多疏漏与舛误.《宣和遗事》的目录标题源自简明编年体史书所编纂的"事目",为元代福建坊间刻书环境与风气下的产物.书中的历史观主要来自其所抄录《讲义》《备要》等史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宋福建地域史学与文化的影响,由此推测《宣和遗事》或为宋遗民编于元初.

    《宣和遗事》史源福建史学成书时代

    清代"贰臣"之三面:关于刘应宾的历史书写与记忆构建

    薛冰
    9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末朝臣刘应宾在"甲申之变"中先投效南明福王,后归降清朝,于《贰臣传》中被置于乙编上门.《贰臣传》构成了清王朝关于刘应宾的权威话语,一种偏重气节的政治伦理和人格观念斥责着他的偷生投诚、节操有亏.这一道德上的评判,直接干预了地方志对刘应宾的文字书写和正向记忆.身陷危机漩涡的刘应宾则成书《平山堂诗集》,藉由文学实践和神异事件的加持,反复剖明心志,形成史书叙述与自我诠辩的极大歧义.溢美、失忆与神化,是刘氏家族作出自卫性的书写回应."刘南宅"透过以上三种写作策略的彼此配合,构成一套关于先祖刘应宾事迹、形象的崭新论述.

    贰臣刘应宾历史书写社会记忆

    清代女性学者治学的"助力"与"阻力"——以《列女传》女性注者为中心

    胡喻文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知识女性群体不断扩大,女性学者频出.通过对《列女传》的三位清代女性注者王照圆、梁端、萧道管治学著述历程的考察,沿着婚姻关系、跨时空的女性情谊、生育与疾病三条线索,发现丈夫的支持是女性学者开启学术之路的首要条件,而女学者之间的情谊能够激励、坚定彼此的创作信念,也是女性持续治学的"助力".与之相对的是,婚后生育带来的病痛与不确定性,限制了女性学术的潜力,是她们最主要且难以抗拒的"阻力"来源.

    清代女性学者《列女传》王照圆梁端萧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