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华洪兴

双月刊

2096-5648

ntnatural@163.com

025-84755175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体育类院校学报中唯一的自然科学期刊,它以与体育学科相关的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也刊登一些训练学习方面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体育教育改革的进展,是相关的体育工作者,人体科学研究人员和教练员必备的学术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萃取解析及应用策略

    程传银魏源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目标等理论依据,从"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个人发展"3 个维度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凝练萃取、深入挖掘与深度解析;并依据项群理论,归类分析不同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夯实课程思政元素库与教学案例库.针对育人机制、教学设计、体育教师、评价机制等现实困境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行系统推进.在协同育人方面提出"部部协同、课课协同、人人协同"的机制、在教学设计方面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任务的规划、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优化、在体育教师方面提出"育人先育己、教学先知学、共进先共享、立道先立德"的意见建议、在评价机制方面对"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效果"进行完善,以期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走深走实、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体育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元素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评价

    "嵌入性"理论视角下贵州"村BA"篮球赛事的乡村发展探析

    沈纲龙忠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村BA"篮球赛事为例,采用"嵌入性"理论视角,通过相关文献综述、政策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方法,系统探究乡村体育赛事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机制.通过"嵌入性"理论视角分析发现,乡村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媒介,有助于促进乡村凝聚、传承传统文化和推动经济发展.研究表明,乡村体育赛事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经济、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加强乡村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提升其品质和影响力,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研究为乡村体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嵌入性理论乡村体育体育赛事乡村体育振兴"村BA"

    我国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演进、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李阳王长权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科技强国及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对我国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演进、热点与前沿进行整体把握与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研究文献的数据平台,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我国体育人工智能领域384 篇高质量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该领域首次出现高质量文献为1992 年,1992-2005 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2006-2016 年处于波动变化阶段,2017 年至今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作者及作者团队之间合作十分欠缺,尚处于各自为政的松散状态.研究机构合作主要是"体育类高校为主,师范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为辅,综合类高校为补充"的模式.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仍有很大改进空间.(2)通过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我国体育人工智能重点研究领域为"体育产业"和"竞技体育"聚类;研究热点为"数据挖掘"和"预测模型"方向."体育产业"聚类内体育经济、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方向为前沿的研究热点;"竞技体育"聚类内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为前沿的研究热点.(3)通过时间线图谱、关键词突现图谱、时区图谱和峰峦图谱分析发现,初期(1992-2005 年为初步探索阶段),研究热点及前沿集中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体育、预测模型、预测、学习和神经网络.中期(2006-2016 年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研究热点及前沿主要集中于体育产业,其他研究方向较为分散.后期(2017 年至今为研究深化阶段),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体育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阶段的研究全面且深入,研究热点及前沿集中于体育赛事、体育成绩、预测模型、神经网络、体育新闻、人工智能、核心素养、体育产业、数字经济、深度学习、大数据、元宇宙、数字技术、体育教育方向的研究.

    体育人工智能CiteSpace可视化计量分析知识图谱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体育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

    杨小明夏成前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了农村老年人体育发展困境:"守家园"的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意识不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参与线上健身有难度,农村老年人体育设施与老龄化程度不相匹配,农村养老金太少影响了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剖析农村老年人体育发展困境的成因:农村"空心村"问题严重,老年人体育认知水平较低;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差;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缺位,对老年人体育重视不够;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多买多得的养老金政策问题.并提出农村老年人体育发展困境的应对策略:吸引农民工回流减轻老年人负担,增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解决老年人参与线上健身难题;建设乡村智慧健身长廊和文体广场,弥补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提高农民养老金待遇,夯实老年人体育健身基础.

    人口老龄化农村老年人体育困境策略

    校园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人际关系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段兆宇张颖慧王永顺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是学校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研究旨在探析大学生校园体育参与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和自尊在其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28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校内体育锻炼和观看校际体育赛事这两种校园体育参与的主要方式均可直接并积极地影响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还可通过人际关系和自尊的中介作用对学校归属感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 条中介路径,即通过人际关系、自尊的中介路径及通过人际关系和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研究揭示了校园体育参与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内在作用机制,为更好地发挥校园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体育锻炼校际体育赛事学校归属感人际关系自尊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重大突发事件:类型分化、生成原因与治理策略

    王俊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较为严峻,其身体素质呈直线下滑的趋势.大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等的发展离不开身体素质的保驾护航.为此,本研究就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重大突发事件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重大突发事件的类型分化、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等,旨在提升我国大学生健康体质的水平,提高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质量效率,以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突发事件类型身体素质

    "显性"与"隐性"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三重维度

    张红信刘坚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是体育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体育课程思政育人除了隐性课程的建设之外,须从知识嵌入、师德建设、贯通培养等3 个"显性"维度出发,通过嵌入跨学科实践性知识、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以及贯通以学为主的德育活动,实现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整合协同.具体来说,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入,强调跨学科课程的整合;增强中国话语权意识,提升协同育人的本领;彰显体育的红色底蕴,巧设德育教学的实践指引.

    体育课程思政显性隐性立德树人

    论高校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逻辑、面临挑战及应对方略

    李庆路孙健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逻辑: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催生高校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促进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日渐成熟;科技发展为高校体育教育数字化提供技术路径选择;国际国内高校体育教育数字化浪潮推动体育教育数字化有序发展.在分析该进程中存在着的困境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下解决方略:主动积极迎接各种现实挑战;把握体育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应对其数字化转型特殊性挑战;守住教育公平底线;通过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应对系统性教育革新挑战;实事求是,切实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科技素养;与时俱进,全面升级传统教学.

    高校体育体育教育数字化转型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身化"转向的困境及其优化路径——基于德雷福斯技能获得模型

    刘丽颖李国
    61-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新时期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育观念要求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将体育技能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素养,注重体育教学的"具身化"转向.研究通过梳理运动技能习得相关理论,结合当下体育技能教学实践,指出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身化"转向的困境在于运动技能教学中对学生兴趣和情感的忽视,以及场景化教学环境的缺失.在此基础上,引入德雷福斯技能获得模型,分别从情感激发、熟练具身行为培养、技能应用和迁移3 个层面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比较,呈现了该模型的"具身性"优势,并以此为借鉴提出当下体育技能教学优化路径,这些路径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真正体现学生身体主体性、形成熟练具身行为具有借鉴意义.

    具身性德雷福斯技能获得模型体育教学路径

    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研究

    张瑞云李海霞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研究,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学校体育管理水平,乃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与逻辑推理法,建构"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概念,阐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的生成逻辑、面临困境,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发现,当前保障我国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面临职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度尚待完善、职业发展的政策执行力不足、学校教练员岗位改革存在着断层问题、学校教练员政策不适应问题突出、学校教练员职业培训滞后明显等现实困境.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视角,需要进一步强化法律制度对职业发展内涵诠释及规范性指导工作、优化政策提升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的政策执行力、逐步完善学校教练员的权益保障、逐步完善学校教练员政策的适应性、完善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的指导规划.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