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李光鹏

双月刊

1000-1638

ndxb1@jmu.edu.cn

0471-4992006

010021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eimong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并适当刊登部分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近年来,登载的国家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章的数量逐年增加。被国内外多家检索机构、数据库、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2000年、2004年被《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为综合性学术技术类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类不连续不定Sturm-Liouville算子的自共轭性

    甄国华姚斯琴李润梅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研究了一类首项系数与权函数均多次变号且带有转移条件的Sturm-Liouville算子的自共轭性。建立新的完备不定度规空间K,将所研究的Sturm-Liouville问题转化为对新算子A的研究,证明了算子A的自共轭性。

    不定Sturm-Liouville算子边界条件转移条件自共轭性

    矩阵对偶Core-EP逆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魏佳艺海国君阿拉坦仓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矩阵的Drazin逆以及Moore-Penrose逆描述了对偶Core-EP逆,并应用矩阵的Core-EP分解给出了对偶Core-EP逆的分块矩阵表达。受到EP矩阵的启发,得到了矩阵是k次对偶Core-EP矩阵的充要条件,并得到了一些矩阵为k次对偶Core-EP矩阵的结论。

    广义逆Moore-Penrose逆Drazin逆对偶Core-EP逆Core-EP分解

    一个二维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和分岔分析

    杜鑫毕远宏刘全生
    350-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动力系统理论分析一个二维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和分岔。首先,给出系统平衡点存在的条件并分析平衡点的稳定性。其次,分析该系统经历余维1的Hopf分岔、Saddle-node 分岔以及余维2的Bogdanov-Takens分岔的条件。最后,用余维1、余维2分岔图和相图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基因调控网络稳定性分岔分析

    近赤道Rossby孤立波的新模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

    安景博张瑞岗杨联贵
    359-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Verkley和Velde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线性基本流和非线性地形共同作用下的近赤道非线性Rossby波动力学机制,利用多重尺度和弱非线性法,得到Rossby波振幅新的非线性演化方程,进一步讨论了在给定参数条件下的热带大气和海洋的动力学机制。

    位势涡度地形赤道Rossby波Hermite方程Boussinesq方程

    小鼠卵泡非黄体化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构建

    温静茹赵梦瑶赵玉芬齐盟...
    368-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小鼠卵泡颗粒细胞黄体化状态进行研究,使用黄体生成素受体(LHCGR)抑制剂BAY899建立非黄体化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ELISA检测孕酮(P4)变化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促卵泡素受体(FSHR)、类固醇急性调节蛋白(STAR)、胆固醇侧链切割酶(CYP11A1)及LHCGR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TAR蛋白水平。在0~72h P4水平激增(P<0。01);STAR、CYP11A1 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1),FSHR mRNA 表达显著降低(P<0。01),LHCG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BAY899对细胞增殖活性无影响,且能够持续下调P4激素的分泌(P<0。01),以及显著下调STA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1)。小鼠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会发生自发黄体化,而BAY899能够显著抑制这种黄体化的发生。

    颗粒细胞黄体化孕酮BAY899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olSwe1基因功能分析

    冯欣茹侯占铭
    376-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对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olSwe1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利用同源比对,通过PCR对FolSwe1基因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使用Split-Marker技术构建该基因缺失突变盒,使用聚乙二醇(PEG)介导转化野生型原生质体,获得了 FolSwe1基因缺失突变株,对突变体表型和致病力进行测定。构建荧光载体pZESH1(pZWH1+EGFP+FolSwe1)对FolSwe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FolSwe1基因编码区为3219 bp,含有一个内含子,长度为54 bp,所测序列包括编码区上游1704 bp,编码区下游为1694 bp。表型观察发现,敲除突变体的菌丝比野生型短小且密实,菌落生长速度较慢,特别显著的变化是缺失突变体不再产生孢子,致病力也明显下降。亚细胞定位显示FolSwe1蛋白在培养时间较长菌丝的细胞膜中有荧光信号。综上所述,FolSwe1基因主要调控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的孢子发生、菌丝营养生长和对亚麻的致病性。

    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olSwe1基因Split-Marker技术基因敲除

    四翼滨藜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及序列特征分析

    吕昕霏高娜白玉娥
    38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库布齐沙漠边缘的四翼滨藜为实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其全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双端测序技术获得了完整的四翼滨藜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对四翼滨藜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及序列特征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四翼滨藜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064 bp,共注释出132个基因,含有87个编码蛋白基因,8个rRNA基因和37个tRNA基因;MISA检测到四翼滨藜有49个SSR位点,为单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型,碱基组成以A/T碱基类型为主;四翼滨藜一共含有20698个密码子,其中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数量最多,存在30个偏好密码子,有29个以A/U碱基结尾;系统发育树表明四翼滨藜与中亚滨藜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本文对四翼滨藜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将为苋科植物的物种鉴定、遗传进化分析和DNA条形码的构建奠定基础。

    四翼滨藜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黄芪小孢子发育阶段与花器官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赵玉欢关环杨彭鹏孙淑英...
    397-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为实验材料,采用醋酸洋红染色和常规石蜡切片法,比较二者小孢子发育阶段的细胞学特征,以及不同发育阶段小孢子所对应的花蕾和花药形态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小孢子发育都经历小孢子母细胞期、四分体期、单核期和成熟花粉粒期,但不同发育阶段的小孢子特征差异明显。黄芪小孢子发育阶段与花蕾和花药形态密切相关,其中蒙古黄芪小孢子处于单核期时,花蕾长3。19~6。94 mm,宽1。63~2。03 mm,萼片长 3。17~5。91 mm,花药长 0。66~0。95 mm,宽 0。47~0。65 mm。单核期的膜荚黄芪花蕾和花药较小,花蕾长2。97~4。73 mm,宽1。46~1。98 mm,萼片长2。96~4。69 mm,其花药长0。44~0。75 mm,宽0。46~0。54 mm。单核期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花药颜色均为黄色。研究结果为黄芪小孢子离体培养时外植体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黄芪的单倍体育种和种质创新奠定基础。

    黄芪小孢子细胞学特征花器官形态

    反纽藓属和赤藓属(丛藓科)2个中国新记录物种

    刘楠苏日娜刘晶晶任振强...
    405-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中国藓类植物丛藓科(Pottiaceae)反纽藓属(Timmiella)和赤藓属(Syn-trichia)新记录 2 种:直齿反纽藓(Timmiella crassinervis)和钙生赤藓(Syntrichia calcicola),提供了新记录种的识别特征、显微彩图、生境、分布、分类学讨论以及中国反纽藓属和赤藓属分种检索表。凭证标本保存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藓类植物丛藓科反纽藓属赤藓属新记录种

    中国蜘蛛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赵义王美娜金志成杨金怡...
    41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蜘蛛是农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天敌类群,能够抑制害虫暴发。本文整理并形成了目前中国较完整的省级蜘蛛物种名录,分析了蜘蛛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如下:目前中国蜘蛛共计69科839属5417种,其物种多样性自西南向东北递减,云南蜘蛛物种和科数量均最多,拥有1539种(占比28。41%)和59科(占比85。51%);蜘蛛物种多样性均与海拔范围、年均温和林地面积正相关;蜘蛛科多样性均与海拔范围和年均温正相关;新疆、云南和西藏的蜘蛛物种组成与其他省份差异显著,且物种数量较多,应为我国蜘蛛资源的重点保护区域。

    蜘蛛目分布特征气候土地利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