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亚研究季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亚研究季刊
南亚研究季刊

文富德

季刊

1004-1508

nystougao@163.com

028-85417102

610064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南亚研究季刊/Journal 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对外美学、科技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印度重塑"全球南方"战略的动因探析

    徐梦盈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乌冲突以来,印度积极重塑其"全球南方"战略.印度此举既有挤压中国在"全球南方"影响力的地缘政治考虑,也受"建立一个印度处于核心位置的多极秩序"的宏大愿景驱使,还有利用"全球南方"外交为大选造势以争取选民更多支持的国内权斗考量.此外,"全球南方"加速崛起所形成的强大吸引力,也推动着这一重塑进程.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印度拉拢"全球南方"阵营制衡中国的地缘政治企图与增进"全球南方"利益的政治目标之间存在冲突,且其正面临贸易与粮食安全因素的束缚,未来也将受"美西方重要战略伙伴"与"'全球南方'代言人"双重矛盾身份的困扰,再加上"全球南方"国家尚无法打消对印度领导地位的疑虑,这些因素预示着印度全球南方战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且将更具挑战性和不确定性.

    印度全球南方俄乌冲突不结盟积极不结盟

    地缘竞争抑或务实合作?——印日"印太发展合作"策略的进展、实质与前景

    毕世鸿林友洪
    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太发展合作"策略是印日继"亚非增长走廊"倡议后联合面向印太及非洲地区采取的新兴策略.在该策略下,印日不断扩展合作的内容和地域,深入规划及推进与第三方国家的具体合作项目,形成集基建、市场与能力三位一体,以印度近邻为中心向周边及太平洋地区扩展的态势.印日"印太发展合作"策略是两国地缘战略对接下从自主合作转向"追随性"自主合作的产物,其实质是借发展合作之名,采用三方合作模式,携手开展地缘竞争的新战略工具.在该策略下,印日虽然面临合作优先项分歧、效率低下、引发第三国担忧等挑战,但基于两国加强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QUAD)合作的背景下,未来有可能携手美、澳向"多边发展合作"扩展.

    印日关系"印太发展合作"策略三方合作地缘竞争

    印巴和平问题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关联性探析

    张超哲杜芳
    4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建国以来发生过数次全面战争和多次严重冲突危机,印巴和平建设始终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70余年来,印巴和平既出现一些进展,也存在诸多严峻挑战.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实施使印巴和平问题与中国的外交和安全利益在理论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现阶段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未正常发挥,有时甚至成为印巴双方相互掣肘的理由.本文尝试探索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巴和平问题二者之间正相关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印巴分治和平与安全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关联性

    金融监管与金融强国:印度金融监管改革的成败与启示

    钟鹏
    6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而"健全金融监管机制"是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的必要保障.近年来,印度提出成为金融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目标,并在金融监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印度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历史演变,着重分析了次贷危机后印度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比中国金融监管现状,以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从会议提及的"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金融科技发展"等三个重要方面,探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金融监管完善之路.

    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强国印度

    建立中国—孟加拉国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郑文于柳娟
    7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中国与孟加拉国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和孟加拉国建立自贸区对双边经济、贸易、福利水平及行业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孟加拉国双边贸易关系总体紧密,双方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方面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贸易自由化将促进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社会福利、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产业的影响各异.此外,自贸区的建成将可能加剧孟加拉国贸易逆差的现状.孟加拉国可通过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多样性、提升产品竞争力来减少贸易逆差,也可通过吸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贸易失衡的影响.中孟双方可通过增加政治互信、健全执行协商机制等途径加快自贸区建设的进程.

    自贸区经济效应一般均衡模型GTAP

    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国与南亚国家旅游产业链的影响

    白佳飞胡科翔
    10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在"印太战略"中通过供应链管控制造贸易壁垒,试图干扰中国与印太地区国家正常的经贸交流合作.中国与南亚国家互为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研究中国与南亚国家间旅游产业链,对于增强双方旅游产业链黏性以应对"印太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旅游产业链的概念内涵为逻辑起点,构建面向南亚国家旅游产业链的理论分析框架,时间上以美国"印太战略"提出前后为时间截面,内容上从旅游消费意愿、基础制度保障、旅游安全环境、旅游互联互通等四个维度出发,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系统分析"印太战略"对中国与南亚旅游产业链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中国与南亚国家旅游产业链稳链、固链、补链和优链的具体措施及实现路径,即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旅游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构建旅游协调合作机制和强化旅游的互联互通.

    南亚国家旅游产业链社会网络分析印太战略

    在本土语境中理解亲属关系——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比拉达利探析

    宋维君马强
    12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基斯坦社会深深植根于原生性血缘纽带之中,家庭、比拉达利、部落和族群是定义个人社会地位并传达其信仰和行为的社会单位.作为南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以及部分族群内部最重要的组织原则,比拉达利是联结着亲戚和朋友、个人和家族之间的网络,对于旁遮普省穆斯林的个人和家庭生活至关重要.在具体实践中,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亲属关系本身,包含父系继嗣群、内婚群体、亲属群体、家户群以及社会制度等多层内涵,涉及婚姻、家庭、职业、种姓、政治等领域,构成了一种广泛存在的、深深植根于巴基斯坦社会的地方体系.与此同时,比拉达利提供了旁遮普村庄最重要的组织原则和地方表征,是延续南亚殖民遗产和种姓文化的土壤,而巴基斯坦农村地区的地理隔绝和长期建立的社会结构是维持比拉达利的有利条件.

    巴基斯坦旁遮普比拉达利亲属关系

    海外涉藏文本中环喜马拉雅藏地形象的四百年变迁

    章立明
    13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海外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7世纪以来的传教报告、游历记录以及影像资料涉及藏地地理地形、水文气候、日常生活、社会制度、宗教现象以及汉藏关系等内容,弥补了同期汉藏文献记载不足的缺憾,特别是大量影像资料对于研究近代藏地自然地理与社会生活极具史料价值.这些数量庞大的涉藏文本通过凝视与想象策略建构出兼具贬损化与理想化为一体的环喜马拉雅藏地形象,成为东方主义"他者化"藏地文化的经典案例.通过对近400年来海外不同阶段涉藏文本进行系统解读,一方面可以发现这些类型多样、涉猎面广且受众接受度高的文本已经成为东方主义将藏地文化"他者化"的经典案例,另一方面这些涉藏文本也是近代以来环喜马拉雅藏地形象400年变迁的重要见证.

    海外涉藏文本环喜马拉雅藏地形象变迁研究

    Abstracts

    156-160页

    《南亚研究季刊》欢迎赐稿,欢迎订阅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