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攀枝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攀枝花学院学报
攀枝花学院学报

熊礼贵

双月刊

1672-0563

3373686@163.com(社会科学) xuebao@mail.pzhu.edu.cn(自然科学)

0812-3373686 3370630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机场路10号

攀枝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服务的宗旨,已刊发学术论文2480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中心城市视角下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杨勇攀房红魏晴瑞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成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是新时代攀枝花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定位."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为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地理空间和区位战略,也为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对中心城市、康养产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剖析攀枝花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定位下攀枝花加快发展阳光康养产业的必要性,论证"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对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定位下攀枝花阳光康养产业的具体发展路径.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攀枝花在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推进阳光康养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阳光康养产业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

    新时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实现路径探析

    曹均学徐圆晶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养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所需而提供的一种精神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是对中华孝道文化的有效践行,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老年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却面临着孝道文化渐衰,老人缺少精神慰藉,精神自养能力不足和社区文娱活动单一等困境.基于前述困境,本文提出了精神养老的实现路径:以政府为主导,健全精神养老法律法规,深化农村孝德文化;以社区为支撑,丰富精神养老文化种类和质量;以家庭为主体,个人为重点,强化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责任,提高留守老人精神自养能力.唯有共同参与,重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才能让老人体会岁月静好.

    新时代人口老龄化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精神养老

    养老金水平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郑莉唐泽莲吴华安
    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越来越重视银发经济的发展,老年消费有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领域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新引擎.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 年全国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养老金水平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且考察了劳动收入、子女经济支持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与养老金水平之间存在对老年人消费影响的调节效应,最后从户籍状况以及年龄维度展开异质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老金水平的提升与老年人整体及各类消费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向关系;在调节效应方面,劳动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养老金水平提高对老年人消费所带来的提升效应,而子女经济支持越高会提升养老金水平对老年人医疗消费的促进作用;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好则养老金水平提升对其基本消费的促进效应越明显,而对医疗消费存在抑制效应.在异质性方面,养老金水平提升对不同户籍类型老年人各类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系数差异,对于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总消费、基本消费、服务购买以及文化娱乐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组间系数差异,而对医疗消费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系数差异.因此,应从统筹城乡养老保险机制、提供"适老"化产品、巩固家庭养老、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发展老年文化娱乐产业等方面入手来进一步提升老年消费水平.

    养老金老年人消费经济保障消费结构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养老服务人才研究现状分析

    杨妍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更加关注养老服务能力,特别是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能力.由此,养老服务人才研究逐步成为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人口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中1984-2023 年12 月的4808 篇相关文献绘制知识图谱.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养老服务人才相关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既有研究多聚焦养老服务人才固有的三类问题,致使相关研究多偏向于对策与结果的讨论;二是不同学者研究同一领域同一问题甚至相似内容,致使研究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对此,可以从研究方法上增强学者和各机构之间的合作,拓展养老服务人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从研究内容上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自身能力和所提供服务质量的研究.

    养老养老服务人才人才培养人才供需高质量发展文献计量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协调及其时空特征

    王蕊李琳钰张尉
    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1-2019 年中国30 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金融业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均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特征;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其空间集聚特征逐步增强;"H-H"集聚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L-L"集聚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从影响因素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影响的因素从低到高依次为数字化程度、产业结构、区域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具有负向影响的因素从低到高依次为地区开放程度、人力资本.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业耦合协调空间相关分析

    投资者情绪、有限套利与股票收益率

    邢瑞何朝林
    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以2010-2022 年间我国上证A股为研究样本,采用单因素投资组合分析、双因素投资组合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研究投资者情绪、有限套利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及其内在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和有限套利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控制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amihud非流动性指标和交易量后仍稳健存在.进一步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有限套利之间存在双向加剧效应:投资者情绪加剧有限套利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有限套利加剧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并且投资者情绪和有限套利程度的高低造成的加剧效应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在投资者情绪和有限套利程度较高的样本公司中这种加剧效应更为明显.

    投资者情绪有限套利股票收益率投资组合双向加剧效应

    加入RCEP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黄啸宇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国家之一,农业发展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经济指标.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常年稳居世界前列,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分量.2022 年1 月1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施行,这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试图分析在RCEP协定正式成立后,在面对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国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研究发现:加入RCE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而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在文末提出政策建议:我国相关企业应当积极学习RCEP协定的相关规则,对农产品出口质量提出新的标准,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RCEP国际贸易农产品出口关税壁垒削减非关税壁垒削减

    数字阅读类短视频用户浏览情绪唤醒与点击意愿影响的研究——来自生理信号捕捉的证据

    梅蕾赵子牛隗乐香
    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的获取方式日渐多元化以及媒体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数字阅读逐渐受到青睐.短视频平台成为用户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也成为数字阅读进行内容呈现的新实践.本文以"樊登读书APP"抖音号的浏览页面为研究对象,将标题类型、点赞数量及背景颜色作为三组自变量,通过划分AOI兴趣区分别对组内变量差异带来的用户情绪变化进行生理信号捕捉,并结合结构访谈分析用户浏览情绪变化和点击意愿.结果显示:陈述型标题、黑色背景与高点赞数最能引起被试者注意力.基于分析结果,从顾客偏好与体验入手,为数字阅读类短视频平台进行视觉画面设计、布局,以及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提出管理启示.

    数字阅读类短视频情绪唤醒生理指标"樊登读书APP"抖音号

    华侨华人于西部城市国际化的作用研究

    崔朝晖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天全世界有六千多万华侨华人,他们对于中国和全球接轨,参与全球化以及推动中国开放,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华侨华人既了解中国文化,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宝贵的人才库.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形象塑造、中华文化的传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赋予了西部城市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和使命.本研究从华侨华人传播文化的独特优势出发,通过追溯华侨华人对沿海城市的贡献,认为西部城市应充分利用好海外华侨华人这一资源,创造条件利用好华侨华人的资金、智慧和国际人脉等资源,使西部城市全方位融入国际.

    华侨华人侨资侨智融入国际城市软实力城市国际宣传

    略论新儒家思想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以钱穆、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

    陈松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归根到底是培养具有现代文明人格的时代新人,而人的培育离不开思想文化的熏陶和塑造.新儒家思想扎根传统文化,返本开新,阐释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着重探讨钱穆对于中国历史精神的发掘,唐君毅对于中国人文精神的阐发,徐复观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激扬等方面的贡献,并阐述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赓续中国人文精神、养成忧患意识以及勇于担当使命等精神对具有文化情怀、文化自信的现代文明人格的培养,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意义.

    新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