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高等教育
山东高等教育

钱国旗

季刊

1006-4133

qdsyxb@yahoo.cn

0532-85956640

266071

青岛市青大一路16号

山东高等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报道本院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同时也欢迎校外作者惠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中国高等教育:挑战与应对

    南钢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使命和任务,它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产教融合水平.反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却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完善、学科专业布局亟待优化、产教融合步伐有待加快等.面向未来,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应采取系列策略,如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引导、深化高教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优化高教布局服务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加速人才培养、强化管理创新推动教育治理.

    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质人才产教融合

    公共责任与非长聘大学教师的权利保障——基于安德森案的分析

    林杰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使命和知识分子的角色决定了大学教师可以选择承担公共责任.大学教师的长聘制是大学教师履行社会服务职责,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保障.而随着美国非长聘制大学教师越来越多,非长聘教师的权利保障也迫在眉睫.科罗拉多大学发生的安德森案却开创了大学管理层不经任何正当程序就可以解聘一位非长聘教师的先例.安德森案反映了在市场新自由主义、政府保守主义和教师群体个人主义的多重力量叠加下对大学教师权利的压制.非长聘教师权利的维护像长聘教师一样,需要重塑教师共同治理和正当程序.

    非长聘教师安德森案公共责任学术自由

    大学治理能力审视与关键治理者的专业化建设

    张继明王琦娜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要实现有效治理,走向善治,需要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基本维度出发,也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但大学治理体系的大幅度结构调整并无必要,因而大学有效治理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增强治理能力.从当下我国大学治理的实践来看,大学治理能力即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治理能力相对不足,不仅限制了治理体系的功能发挥,致使体制优势难以充分体现,更直接限制了大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这就亟需从大学治理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出发探讨如何提升关键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因此,从专业化视角来提高大学治理主体尤其是关键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走向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向度.

    大学治理治理能力治理主体治理专业化

    数智时代高校教育数据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行动路径

    周强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是数据资源价值得以彰显,数据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向新范式的时代.面向数智时代,数据治理是提升高校教育数据质量的重要抓手,亦是推进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目前,高校教育数据治理存在制度建设尚待健全、人才驱动能力不足、技术赋能理性偏移等关键问题.为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高校教育数据治理需要健全制度设计,构建规范数据治理长效机制;激发内在动力,厚植驱动数据治理基础力量;坚守价值理性,立足践行以人为本时代使命.

    数智时代高校教育数据治理现实困境行动路径

    研究生课程论文如何变身为学术论文——一种教育学的视角

    李润洲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课程论文大多参照学术论文的要求完成.不过,从研究生提交的课程论文来看,课程论文却鲜有达到学术论文要求的文本,主要表现为思想创新匮乏、表达规范缺失、对话意识薄弱与书写语病频发.而研究生的课程论文要想变身为学术论文则需追求思想创新、遵循表达规范、增强读者意识与坚守修改合意的策略.

    研究生课程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教育学

    创业活动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高军德乌恩夫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甘肃省7所高校不同专业的14位有在校创业经历的毕业生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分析资料,考察大学生创业活动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发现大学生创业活动是个体追求实现创新价值的行动与创业机会、资源局限之间不断协调的动态过程,个体在创业活动中逐步提升的职业素养对职业发展(就业、创业和学业)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创业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就业中积极求职、职场适应、工作革新和岗位晋升;有利于在创业中积累经验、建立基础、锻炼技能、洞察市场和应对逆境;有利于在学业中探索新知、学以致用、训练思维和跨科学习.研究对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创业活动职业发展影响扎根理论

    媒介技术视域下导生互动的历史变迁和数字转型

    梁伟李永刚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飞跃都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活动同样受到了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伴随着数字媒介的兴起与普及,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建构逐渐从单方面线下建构转移到了线上线下两条途径共同建构,导师与研究生互动场域的转变造成导生关系建构出现了新变化.数字媒介在为导师与研究生提供更多便利交往与互动机会的同时,也引发了在数字媒介中导师权力的弥散、导生间数字鸿沟加剧等新问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规范导师在数字媒介中的权力边界,增进双方对数字媒介文化的双向理解,提高双方的数字媒介素养,以营造出健康、和谐的导生关系.

    导生关系媒介技术数字建构导生互动数字代沟

    近十年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

    丁梓译马勇军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近十年学前教育领域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发展趋势、作者、机构、课题基金和研究内容等维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况.发现思辨仍是学前教育主要研究范式,实证研究范式变化幅度较大,行动研究范式则持续占比较低.同时,不同研究者、不同高校和作者研究范式使用倾向性有所不同,不同级别课题支持倾向性,不同研究内容也影响着研究范式的选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应该树立研究范式意识,加强范式训练;追求思辨研究深刻性,力求学前教育理论新突破;加强实证研究精细性,探索学前教育领域新规律;凸显行动研究有效性,建构学前教育实践新策略;加强期刊与课题引导性,引领研究范式多样化发展,从而推动学前教育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研究研究范式学前教育内容分析法

    技术赋能视角下线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途径与策略

    邓万友饶丹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样性、可溯性等特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应深度拓展原有理论基础,重新建构框架体系,高度重视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有效促进评价实践模式的改革创新.基于技术赋能视角,从多元化分场景评价主体的选择、多维度分层次评价内容的设计和多途径现代化评价方式的创新等方面探讨了适应线上教学特征评价体系的构建途径与策略,以期能够较好地刻画线上教学的全息状态,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度与效度,开展多维度、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综合评价,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技术赋能线上教学教学评价评价体系

    潘懋元高等教育分类思想的来源、体系与展望

    苏明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在大众化和普及化时代分类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重要的研究议题.分类是高等教育的治理方式,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分类思想源自于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反思、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探索、对域外经验的借鉴和对中国特色的升华.潘先生分类思想不是就分类而言分类,而是以分类思想为中心形成体系化的分类思想,核心构成包括高等教育分类的批判性、结构性、质量观、评价观和建设观五个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潘先生高等教育分类思想提供了高校多样化一流建设的方法论基础,对促进高等教育理论发展和推动高等教育建设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引领了诸多高等教育学者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方案.

    潘懋元高等教育分类来源体系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