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王长中

双月刊

1672-2698

xb@qtc.edu.cn

0532-86103407/86101371

266071

青岛市金坛路17号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主要刊登职业技术教育、我院“教&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和“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为青岛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赋能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从家庭赡养纠纷案件说起

    于佳欣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孝道行为规范历久弥新,以"托举""矛盾""迂回""教化"四种作用方式实现与现代的联接;而司法实践中则主要采用"倡导"与"事实评价"两种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司法审判的融合.为充分发挥传统法律文化释法明理、普法教育作用,需要明确行为规范之"意",确定孝道规范内涵与外延;强化司法适用之"尺",规范司法适用程序机制,提升司法专业性;拓宽法治宣传路径之"形",开展法治宣传、建设家庭纠纷化解工作室.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深层次的司法服务,赋能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家庭赡养纠纷依法治国

    新质生产力青年主体动力源的三重探赜

    季成浩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前时代下,将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结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形成的创新性理论表达.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青年的挺膺担当,同时青年也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新时代条件下唤醒青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动力,能够进一步发挥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强大作用,使广大青年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春华章,实现人生价值.

    新质生产力新时代好青年科技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路径及其对策研究

    缪学梅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是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新的数字教育形态正在涌现.传统教育评价主要存在评价方法简单粗糙、评价手段陈旧、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标准缺乏差异化、评价过程过分关注结果等问题.合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评价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优化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引入信息技术培训资源、搭建数字技术教育评价平台、推广数字徽章与区块链技术、健全治理机制与隐私保护链等路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评价改革.

    数字技术教育评价数字徽章评价路径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研究

    张俊瑞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技能人才是其中的重要领域.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形成和积累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的关键.我国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以党管人才为原则,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持续发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优势,需要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待遇、优化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等多个维度发力,强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优势

    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性提升与研究——基于78名校级督导专家的评课调研分析

    郑水祥姚登旺谭凯王宏超...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课堂教学督导作为推动高职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组成,在教学保障和评价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下,高职院校在探索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学实践中面临许多现实困境.高职教师需在职业信念和责任担当、优化教学过程的协调把控、提升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的能力、增强课堂交流与师生沟通、实现板书与PPT的兼顾融合等方面的进行提升和优化.

    课堂教学教学能力高职教师

    "人格正"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引领力的关键

    陈柏瑾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中,"人格正"贯穿始终,体现了政治、育人、弘道、情感四个维度的导向,对应了政治、话语、行为、道德四个方面的边界.基于此,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领力,需要强化政治信仰培育,注重话语体系建构,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探索岗位准入机制,选树品德高尚典型,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

    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赵洪霞谢必武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容上的互容性、形式上的互助性、目的上的互成性.以高职院校为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维度、现实维度、方法维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重要意义、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有利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促进高职思政课守正创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价值维度现实维度方法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视野下"新职业"家政服务(整理收纳)的职教机遇与发展路径

    姜旭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政服务(整理收纳)首次亮相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新职业"项目,引发社会各界对整理收纳师的好奇与关注.整理收纳师职业近五年在我国兴起,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列为"新职业".国内整理收纳行业发展迅猛,是整理收纳人员职业培训的主要来源.家政服务(整理收纳)的职业教育尚处起步阶段,现正逐步实施整理收纳的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同行业接轨.家政服务(整理收纳)赛项纳入全国技能大赛,可以深化对整理收纳的人才培养、职业内涵和竞赛机制不断研究,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技能大赛新职业整理收纳职业教育

    "五个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李锦霞刘友田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以高质高效为核心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主要路径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产业赋能夯实物质基础,人才筑基强化关键支撑,文化铸魂激发内生动力,生态强根唤醒环保意识,组织引领强化政治担当.以"五个振兴"稳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盘,有助于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大推动力和坚实支撑力.

    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践进路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三重逻辑

    潘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涵盖现实、发展和实践三大逻辑.乡村人才振兴吁求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乡村产业升级,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推动共同富裕实现,以技术赋能乡村新发展.职业教育应当紧密联系乡村发展实际,对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人才发展渠道,加强"知农爱农"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持,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人力资本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