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情感读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情感读本
情感读本

旬刊

情感读本/Journal QingGan DuBe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研究

    秦晓莹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今的高等职业学前教育环境中,艺术教育不只是集中在学生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上,更深入地关心他们的价值观的建立与发展.美术教育,作为对学生创造与审美技巧的培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势必将推动整个教育领域的进步.为了深入了解广西高等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对此种融合方法的真实成效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思政课程融入到美术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而且会全方位促进他们的艺术素质提升.广西以及其他地区的相似领域可以从整合建设的途径和战略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高职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课程思政融合建设

    基于节奏感培养的幼儿舞蹈教学策略研究

    陶柏帆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和舞蹈是相互融合的两个要素,两者相辅相成.而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使用多样化音乐素材,采取有效策略改革舞蹈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舞蹈节奏感,从而提升舞蹈教学质量,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

    节奏感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策略

    浅析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林森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管理心理学的引入,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旨在探讨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招聘、培训、激励及员工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阐述其对企业提升管理效能、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促进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提出了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这样的探究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助力企业发展.

    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角色定位与实践探究

    王海云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深入探讨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当前辅导员工作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辅导员应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创新教育模式.搭建全方位的支持系统,以立体化、多层次的努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辅导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角色定位实践探究

    基于CUMS为研究工具的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娄底职院为例

    阳帆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2022 级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线上心理普测的方式,选择 5482名新生为对象,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以下简称CUMS)进行逐一整体筛查.结果:有心理问题人数(1、2 级)共 1450 人,约23.4%;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2022级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差异.

    2022级新生心理现状对策研究

    负性情绪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

    柳锡远王潇潇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内在相关,推动高校辅导员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工作,采用负性情绪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同伴支持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后疫情时代下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不仅有利于从情绪调节策略及社会支持的角度去理解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且对于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积极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幸福感,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大学生负性情绪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策略社会支持

    高校教师"微笑抑郁"成因分析及干预

    张溢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笑型抑郁是以"微笑"来掩盖内心真实感受为典型症状的一种内因性情感障碍,属于抑郁症的一种.教师职业要求从业者有非常高的情绪卷入,老师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并以稳定、积极的情绪面对教育对象,较高的情绪劳动背后是老师自身心理资源的高消耗.工作中因职业特点带上"微笑面具",常常使人们忽视了其背后的真情实感,"微笑抑郁"现象在教师群体中蔓延,并逐渐受到科学界关注.

    微笑抑郁高校教师成因干预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研究的综述

    陈仪思淼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引入抑郁症的概念,聚焦于青少年群体,探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通过查询文献,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主,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实验干预为辅,汇总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研究的现状、治疗和预防,发现青少年的抑郁症主要归因于童年时的经历和家庭氛围,在治疗方面,现有的主要聚焦于心理干预与医学疗法、药物治疗相结合,比单一疗法更加有效,在预防上也能看到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量表,可以及时监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青少年抑郁症也越来越关注,青少年也越来越关注自身,愿意及时分享自己内心有一些焦虑或结郁,也可以较好的避免抑郁症的确诊以及症状的加深.

    青少年抑郁症抑郁症成因抑郁症治疗抑郁症预防

    课程思政理念下康复心理学教学探索

    张焕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康复心理学教学要综合考虑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等的综合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康复心理学教学的隐性资源,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课程思政内容与康复心理学深度融合,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

    课程思政康复心理学深度融合资源整合

    家庭因素 学业成就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重庆市大学生综合状况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胡双双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化的视角,将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作为研究对象,对家庭因素、学业成就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特点.同时运用OLS对家庭因素与学业成就与社会心态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家庭因素与学业成就与社会心态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心态的健康发展提供的分析和参考,最后为培育大学生社会心态提出了相关建议.

    家庭因素学业成就大学生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