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陈强

双月刊

1006-8996

cnj-008@163.com

0971-5310411

810016

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青海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机械、电子、化工、建筑、水电、农学、高原畜牧业等自然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调查研究,专论与综述等,集中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成果。自2001年《学报》扩为大16开,每期100页码,15万字左右。《青海大学学报》1995年评为青海省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获《CAJ-CD规范》首届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获青海省编校质量评比优秀期刊。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青海大学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源、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海玛柯河丰水期着生藻类多样性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宋倩丁嘉苇尹卫高子韩...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青海玛柯河流域水坏境的质量,本研究于2022年8月对玛柯河流域8个典型区域进行调查取样,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多元统计分析对水体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采样点共有着生藻类2门59属,其中,衣藻属(Chlamydomonas)、舟形藻属(Navicula)、柄胞藻属(Pedinomonas)为优势属;着生藻类的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为 3.03~3.23,Pielou 均匀度指数为 0.56~0.69,Simpson 优势度指数为0.85~0.95,说明着生藻类群落稳定性较高,水体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冗余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显示,硅藻门和绿藻门群落与氨氮(NH4+-N)、镍(Ni)、镉(Cd)、总氮(TN)、铅(Pb)显著相关,生物多样性指数与Pb、NH4+-N显著相关,说明NH4+-N、Ni、Cd、TN、Pb在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玛柯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初步评价及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基础参考和借鉴.

    玛柯河丰水期着生藻类多样性指数水环境因子

    利用微生物电解池法增强冷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处理能力

    李月苗世玉白鹏李茹...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曝气生物滤池对养殖废污水中氨氮和硝酸盐去除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微生物电解池(MEC)法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碳源种类、电压强度对MEC系统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硝氮(NO3--N)、总氮(TN)和总磷(TP)的脱除效率,了解最优碳源和电压强度条件下微生物电解池强化淡水冷水鱼养殖系统的水处理能力并探讨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乙酸钠为碳源时,COD、NH3-N、NO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2.10%、87.56%、98.64%和73.64%;电压强度为0.30 V时,COD、NH3-N、NO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1.01%、73.15%、76.74%和83.97%.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最佳碳源和电压强度条件下,属水平下的链霉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伯克霍尔德菌属为微生物群落中主要的优势菌属;氮代谢通路涉及到的关键功能基因amoCAB、nxrAB、nirBD、nrfA和nifDHK等表明,MEC系统主要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路径进行氮去除代谢.

    冷水鱼养殖微生物电解池碳源外加电压微生物群落

    基于Meta分析的北方草地植物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崔靖陈梦娇何丰媛李兰平...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养分可利用性增加对功能性状的影响,有助于解析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本研究基于Meta分析方法,探究氮、磷单独添加及耦合添加对北方草地植物地上-地下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单独添加及耦合添加均显著增加植物的株高、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和叶片磷含量,显著降低叶干物质含量.氮、磷单独添加及耦合添加均显著增加比根长、根系氮含量、根系磷含量和比根面积,显著降低根冠比和根直径.植物株高与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根直径与比根长、比根面积、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根系氮含量和根系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植物比叶面积与比根面积、根直径、根冠比呈正相关,表明氮、磷添加导致叶片与根系在资源获取和利用方面存在相对独立性.以上研究表明,北方草地植物地上-地下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表现并不完全一致,并且会改变叶片与根系的生物量分配.

    北方草地氮、磷添加功能性状Meta分析

    青海地区马铃薯主要病毒检测与分析

    王玥张永鹏马永强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病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种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青海省马铃薯主要病毒种类,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青海省湟中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和乐都区生产田中采集疑似病株叶片245份,从不同级别种薯上采集种薯201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对马铃薯PVY、PVX、PLRV、PVA、PVM、PVS和AMV等7种主要病毒进行筛查.结果表明:在105份样品中检测到病毒,其中PVY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28.98%;PVS的检出率次之,为21.22%;PLRV、PVX、PVM和PVA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31%、4.90%、4.49%和2.86%;未检测到AMV.2种病毒复合侵染较普遍,主要类型为PVY+PVS,侵染率达到10.20%;未发现3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现象.在不同县区马铃薯生产田中病毒种类和带毒率差异明显.不同级别种薯的病毒检测结果符合马铃薯种薯质量标准.

    马铃薯病毒病调查鉴定DAS-ELISA

    马铃薯后代材料晚疫病的抗性鉴定

    何晓楠吕春娜黄美菁王芳...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农艺性状优良且抗病性较好的后代材料,本试验对60份马铃薯"青薯9号"与"大西洋"杂交后代材料的离体叶片进行4种不同菌株的接种,分析4种菌株接种后的病斑面积及抗性等级,并利用LAMP技术对接种不同天数的离体叶片进行扩增检测.结果表明在60份后代材料中,高抗有6份,抗性有11份,中抗有17份,感病有24份,高感有2份.表现抗病的后代材料一共有34份,均具有广谱性,其中18份后代材料对4种菌株均产生抗病,16份后代材料对3种或2种菌株产生抗病,对4种菌株表现抗性的后代材料的广谱性比对3种或2种菌株表现抗性的后代材料高.利用LAMP技术检测接种1~5 d内及5 d后离体叶片的晚疫病菌,其扩增检测结果一致,均呈蓝色,为阳性.综上,本研究筛选的马铃薯后代材料可为抗病育种提供品种参考,LAMP技术能够对马铃薯晚疫病达到早期鉴定及预警的目的,为马铃薯晚疫病早期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鉴定离体叶片接种法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基于涡动相关的农田蒸散量及作物系数研究

    周富成连利叶温军黄佳盛...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作物蒸散发和作物系数对作物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EC3000涡动协方差系统对农田蒸散量(ET)、作物系数(Kc)、净辐射(Rn)、土壤热通量(G)、感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LE)进行分析,并对农田作物的蒸散发及其对作物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21-2022年作物生长期间作物蒸散量(ETc)分别为582.95、609.63 mm,不同生长阶段作物系数(Kc)在0.39~1.43范围内呈现波动变化.(2)净辐射(Rn)、土壤热通量(G)、感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LE)的日均值分别为135.92、5.81、15.27和81.89 W/m2,LE/Rn为64%,能量闭合率(EBR)为0.78.本研究结果为柴达木地区作物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农田蒸散量涡动相关作物系数能量平衡

    青藏高原可降水量时空分布对季风指数的响应

    谢嘉喆李芳芳裘钧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可降水量时空分布在复杂气候系统中对不同环流指数的响应情况,基于该地区1971-2020年大气可降水量数据,通过厄尔尼诺指数、印度洋偶极子指数、西风环流指数与可降水量偏相关分析及滑动时间窗口对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1971-2020年季风区与西风区可降水量集中分布在7-9月,且可降水量集中月份的年际变化速率较大.(2)青藏高原西风区8-9月可降水量分布与厄尔尼诺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季风区7月的可降水量分布与西风环流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厄尔尼诺指数在21个时间窗口与西风区9月及季风区9月的可降水量分布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在17个时间窗口与季风区9月的可降水量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印度洋偶极子指数的增强可能是导致青藏高原1991-2020年季风区9月可降水量变化速率迅速增加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系统演变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青藏高原可降水量偏相关分析印度洋偶极子

    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在青海的适用性评价

    任鹏臻邸少宇刘锐刘旋...
    56-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在青海的适用性,本文基于青海31个气象站点2001-2017年获取的降水观测数据,应用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偏差(RB)对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在青海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在年、月尺度上,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与实测降水数据拥有较高的一致性(CC年=0.741,CC月=0.768),月 尺度的RMSE为30.878 mm,且GPM IMERG降水量总体呈低估现象(RB=-17.77%).(2)在空间尺度上,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与单一站点降水数据的精度验证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在青海南部地区的精度明显高于北部地区,但大部分气象站点的GPM IMERG降水量呈低估现象,高估现象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3)随着海拔高度和局部地势起伏的变化,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和实测降水数据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GPM IMERG对降水的监测逐渐由偏低转向偏高.(4)基于Köppen气候分区进行精度评价的结果表明,GPM IMERG在Bwk(干旱荒漠-寒冷气候)和ET(寒冷苔原气候)气候类型区的精度最高,在Dwc(冬冷干-夏冷气候)气候类型区的精度次之,在Bsk(干旱草原-寒冷气候)和Dwb(冬冷干-夏暖气候)气候类型区的精度最低.

    GPMIMERG适用性分析评价指标青海地区

    西宁市越冬夜栖乌鸦粪便宏病毒组分析

    宋嘉慧陈含西郑思思高小龙...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西宁市越冬夜栖乌鸦群体携带病毒的本底情况,以市区冬季夜栖秃鼻乌鸦、大嘴乌鸦和小嘴乌鸦的新鲜粪便为试验材料,利用宏病毒组学测序技术分析乌鸦粪便病毒的组成、丰度和基因功能.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 411条DNA病毒contigs和224条RNA病毒contigs.在数量前10的DNA病毒contigs中注释到9个病毒科,在数量前5的RNA病毒contigs中注释到4个病毒科,涵盖了植物、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来源的病毒及噬菌体.从DNA病毒contigs和RNA病毒contigs中分别预测出9 226个基因和111个基因.基因数量最多的前5个功能类别分别是遗传信息处理、复制和修复、信号传导和细胞过程、核苷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病毒进化及跨物种传播规律提供数据参考.

    乌鸦粪便病毒宏病毒组宏基因组

    不同施肥水平对玉树芫根营养品质的影响

    吴延寻尕桑赵孟良邵登魁...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玉树芫根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该作物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氮、磷、钾肥施肥量及复合肥配比对玉树芫根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相关性分析对玉树芫根的可溶性糖、亚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多糖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每667 m2追施8 kg硫酸钾对提升可溶性糖含量效果最好,追施15 kg复合肥对提升多糖含量的效果最好,追施6 kg硫酸钾对提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效果最好,追施4 kg硫酸钾对提高维生素C含量的效果最好,追施20 kg磷酸二铵对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的效果最显著.在K6、K4、P15、N10和K8处理下,玉树芫根的营养品质均有提高.本研究可为后续玉树芫根高产、高品质种植提供数据参考.

    玉树芜根施肥量营养品质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