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检验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检验与临床
医学检验与临床

袭燕

双月刊

1673-5013

yxjyylc@163.com

0531-82962100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766号

医学检验与临床/Journal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以山东为重点,面向全国,主要报道医学检验专业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后胆红素又异常升高的研究

    杨冬钰吴晓萍马联卢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停止后胆红素再次升高(反弹)的原因,给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这5年中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诊断为病理性黄疸并进行光疗的患儿1013例,其中152例光疗停止后胆红素出现反弹.通过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2例光疗停止后胆红素出现反弹,反弹率为15.00%(152/1013),单方面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停止后胆红素出现反弹与性别、新生儿ABO溶血病、G-6PD缺乏和光疗前红细胞压积相关(P<0.05),但经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停止后胆红素出现反弹与性别相关性不大.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停止后胆红素出现反弹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和G-6PD缺乏症密切相关.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光疗

    济宁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分析

    段宁宁陈西贵杨池菊周成...
    5-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济宁地区遗传代谢病的患病率、疾病构成和基因变异类型.方法:采集2022年1月-12月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足跟血,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法检测血中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酸丙酮浓度,筛查遗传代谢病.用核酸质谱和二代测序检测突变基因,Sanger测序验证,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结果:52192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MS/MS初次筛查阳性1298例,召回1188例,阳性召回率91.53%(1188/1298).确诊遗传代谢病32例,阳性预测值2.69%(32/1188),总患病率为1/1631.以氨基酸代谢疾病最常见,占56.25%(18/32),其次为有机酸代谢疾病和脂肪酸氧化代谢疾病,分别占28.13%(9/32)和15.63%(5/32).常见的突变基因是PAH和MAT1A,有机酸代谢疾病常见的突变基因为MMACHC,脂肪酸氧化代谢疾病常见的突变基因为ACADVL.结论:氨基酸代谢疾病是济宁地区新生儿最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其常见突变基因为PAH和MAT1A.建立遗传代谢病MS/MS筛查切值,探讨疾病构成及其热点突变基因位点,有助于遗传代谢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遗传代谢病新生儿疾病筛查串联质谱基因分析

    一种基于新型发光法的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估

    郭泽郡逯素梅马万山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基于新型发光法的Pylon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检测试剂的性能进行评估.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相关文件方案对S100β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包括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正常人群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评估,并与电化学发光法Elecsys S100β检测进行方法学比对.比较不同疾病与健康人群的S100β水平,以评估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Pylon S100β检测在低浓度(平均值0.250 µ g/L)重复性精密度和实验室内总不精密度均为6.30%,在高浓度(平均值2.96 µg/L)重复性精密度和实验室内总不精密度分别为6.48%、6.53%.该方法在0.05~36.9 µ g/L之间呈线性.干扰物质(甘油三酯≤15mg/mL、血红蛋白≤10mg/mL、生物素≤50ng/mL、胆红素≤0.4mg/mL)对Pylon S100β检测结果无影响.Pylon S100β检测厂家说明书申明的参考区间(<0.105μg/L)适合本实验室检测人群.40例样本同时进行Pylon S100β检测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良好.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ICU昏迷、脑卒中、轻度和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S100β显著升高(P<0.001).结论:PylonS100β检测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其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S100检测结果一致性好,符合于临床分析的要求,并且S100β在多种脑损伤相关疾病中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S100β发光法性能评估方法学比对脑损伤

    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颜莹芬颜雅燕
    15-1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永春县医院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制定其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永春县医院2020年-2022年期间血培养阳性并确诊为血流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的BACTECTMFX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和M50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开展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20年-2022年共接收送检血培养标本13157份,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株共266株,阳性检出率为2.02%.2022年血培养阳性率与2021年相比较,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标本分离出革兰氏阴性菌166株,占比率为43.77%;革兰氏阳性菌97株,占比率为36.60%.位居前列的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50%;铜绿假单胞菌对吡哌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和坦和庆大的耐药率均达到>4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均>9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该院血流感染病原菌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占比率最高,其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通过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比的统计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可以为临床早期及时准确的经验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血流感染病原菌血培养耐药性

    HIV/HCV双感患者病毒载量与生化指标研究

    冯鑫欢张宁张静静齐杰...
    20-2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HIV/HCV双感患者与HIV/AIDS患者病毒载量、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与HIV单纯感染者HCV病毒载量(HCV-RNA)之间的关系,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水平及生化指标间相关性,为HIV/HCV共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伊宁市传染病医院2023年入院的HIV/AIDS感染者、HCV感染者、HIV/HCV双感患者血清样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4+T淋巴细胞进行计数,采用PCR技术检测HCV-RNA及HIV-RNA.结果:共收集HIV/AIDS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及正常人群共481例,其中HIV/AIDS感染组192例,HCV感染组162例,HIV/HCV共感染组111例,正常对照组16例.HIV/HCV组的HIV-RNA检出率(51.35%)高于 HIV 组(25.52%)(P<0.001),HCV-RNA检出率高于 HCV 组(P<0.001),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HIV/AIDS感染组(P<0.001),ALT和AST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HIV组、HCV组(P<0.001),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ALT、AST、GGT水平未存在相关性(P>0.05),与CD4+T%存在负相关性(P<0.05),HCV病毒载量与ALT、AST、GGT水平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而HIV病毒载量与HCV病毒载量间未存在相关性(P=0.145).结论:HCV感染机体后,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异常增高,HIV/HCV共感染后机体免疫抑制加重,免疫功能更加低下,肝脏的损伤严重,机体对HIV及HCV病毒的复制控制能力下降.

    HIV/HCV共感染肝功能HIV-RNAHCV-RNA

    奥司他韦与帕拉米韦治疗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GAS6、SP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对比研究

    王京李园园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的对比.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4月我院收集的126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3例.常规组采用奥司他韦治疗,实验组采用帕拉米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AS6和SPD水平.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8.41%(62/63)高于常规组87.30%(55/62)(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实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实验组血清IgA、IgM、IgG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实验组血清IL-8、TNF-α、GAS6、SPD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奥司他韦相比,帕拉米韦治疗病毒性肺炎患儿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病情恢复.

    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病毒性肺炎GAS6SPD

    血清vaspin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张丽汤小利杨收平李海英...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vaspin水平的变Lianyungang重程度、预后状况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ACI患者105例,根据不同卒中程度分为轻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重度卒中组3组,同时按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in水平,同时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ACI组vaspi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IL-6、hs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卒中组vaspin水平低于轻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IL-6、hsCRP水平高于轻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中度卒中组vaspin水平低于轻度卒中组,IL-6、hsCRP水平高于轻度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CI 组血清 vaspin 与 FBG、FINS、HOMA-IR、TG、LDL-C、IL-6、hsCRP 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409、-0.341、-0.305、-0.286、-0.357、-0.415、-0.388,P<0.05),与 BMI、HDL-C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59、0.375,P<0.05),与年龄、BSP、HSP无相关性(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降低,且与患者卒中程度、预后情况以及炎性因子IL-6、hsCRP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Vaspin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估的依据.

    急性脑梗死vaspinIL-6hsCRP

    NLR、PLR、LMR、MPR及CMV-IgM联合检测在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周海金谭育青刘青青
    33-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MRP)及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CMV-IgM)联合检测在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CMV感染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婴幼儿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均采血做血常规检测,获得NLR、PLR、LMR、MPR,并检测血清CMV-IgM.比较两组NLR、PLR、LMR、MPR及CMV-IgM 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NLR、PLR、LMR、MPR及CMV-IgM联合检测识别婴幼儿CMV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 NLR、PLR、LMR 水平为(0.29±0.05)、(45.41±4.12)、(7.85±1.24),低于对照组的(0.55±0.11)、(69.87± 6.12)、(5.14±1.02),MPR 及 CMV-IgM 水平为(0.41±0.12)、(23.65±2.42)AU/mL,高于对照组的(0.22± 0.05)、(10.22±1.23)A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 ROC 曲线显示,血清 NLR、PLR、LMR、MPR、CMV-IgM及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CMV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763、0.786、0.799、0.850、0.950.结论:NLR、PLR、LMR、MPR及CMV-IgM联合检测在婴幼儿CMV诊断中价值高,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可减少漏诊、误诊风险,便于早期开展治疗工作,保障患儿健康成长.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

    PCT、IL-6和PA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中检测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关系

    杜豪伟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前白蛋白(PA)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NBI)中的表达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NBI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NBI组,另选取150例在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血清PCT、IL-6、PA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T、IL-6、PA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IL-6、PA单一及联合检测在新生儿NBI中的检测意义.结果:相比于对照组,NBI组新生儿血清PCT、IL-6、CD3+、CD4+表达显著上升,而PA、CD8+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CT、IL-6均与CD3+、CD4+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CD8+呈负相关(均P<0.05);而PA则与CD3+、CD4+呈显著负相关,但与CD8+呈正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PCT、IL-6、P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任意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敏感度为86.00%,特异度为86.67%.结论:PCT、IL-6、PA在NBI新生儿中均具有特异性表达,且与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之间具有较强关联性,临床通过联合检测PCT、IL-6、PA对NBI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细菌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前白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160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道标本病原菌分析

    邱暖芬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龙岩市中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呼吸道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成人CAP患者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60例CAP患者痰标本培养共检出15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22株(78.21%),革兰氏阳性菌34(21.79%)株;122株革兰氏阴性菌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34株革兰氏阳性菌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100.00%;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较低.结论:我院成人CAP患者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临床应通过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实验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