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341

qdyxqk@vip.163.com

0532-82991350;82991320;13808966339

266021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齐鲁医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Qilu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青岛大学医学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祖国医学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XCL1在乳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作用

    马凯唐国庆张倩沈若武...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CXCL1)对人乳癌细胞MCF-7迁移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癌细胞MCF-7,分为对照组、CXCL1处理组、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抑制剂组,应用CCK8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以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Vimentin、p-PI3K、p-AKT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 mRNA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XCL1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F=58.89,q=8.96,P<0.01),CXCR2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q=6.31,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CXCL1处理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t=4.07,P<0.01),Vimentin mRNA表达上调(t=3.62,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XCL1处理组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F=8.95,q=2.02,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F=111.50,q=14.48,P<0.01),CXCR2抑制剂组E-cadherin表达上调(q=2.04,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q=6.08,P<0.05);与对照组比较,CXCL1处理组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F=60.35、28.15,q=10.52、5.37,P<0.01),CXCR2抑制剂组细胞内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q=4.65、4.97,P<0.05).结论 乳癌细胞可能通过CXCL1/CXCR2轴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发生EMT.

    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CXC趋化因子受体2乳房肿瘤上皮-间质转化迁移

    腹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

    周彤纪清连刘吉华周锐志...
    257-259,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部SFT的CT及其相应的病理表现.结果 SFT病人12例中,2例单纯行CT平扫检查,4例单纯行CT增强检查,6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CT检查显示,病灶位于腹腔6例,盆腔2例,腹膜后4例;最大径均>6 cm,呈类圆形或分叶状,8例边界清楚;1例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6例见斑片状或条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显示,9例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强化;8例动脉期可见迂曲走行血管影和(或)周边有血管环绕.CT平扫显示的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无强化,病理上对应为囊变、坏死区;条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轻度延迟强化,病理上对应为富含纤维区域.结论 腹部SFT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平扫包块内低密度区增强后无强化或呈轻度延迟强化,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型,有助于对该肿瘤的诊断.

    孤立性纤维瘤腹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支架成形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狭窄的价值

    刘晓勇王振华侯鹏飞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药物保守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前后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近中期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8.535,P<0.05).观察组发生脑出血、血管痉挛和血栓脱落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x2=8.674,P<0.05).随访6个月内,观察组发生脑供血不足及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x 2=17.202、16.529,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变侧颈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慢于治疗前(t=9.762、16.971,P<0.05);血流阻力低于治疗前(t=26.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变侧颈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慢于对照组(t=8.677、16.971,P<0.05);血流阻力低于对照组(t=24.000,P<0.05).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能有效开通狭窄血管,且治疗相关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可靠.

    颈动脉狭窄组织支架鼻咽肿瘤化放疗

    腹膜后CASTLEMAN病伴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曲腾飞宋晓峰马广涛于才艳...
    263-26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膜后CASTLEMAN病(RPCD)伴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RPCD伴PNP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病人为33岁男性,以口腔天疱疮为首发症状,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口腔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示天疱疮.盆腔增强CT检查提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行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RPCD,术后天疱疮症状逐渐减轻.结论 该病罕见,其诊断常被延误,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根本方法,但术后皮肤黏膜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

    腹膜后肿瘤巨淋巴结增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

    HBV感染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李晓利张希远史春雷王玲...
    265-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关系,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345例初发B-NHL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比较B-NHL病人与全国一般人群HBV感染率的差异,并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45例B-NHL病人HBsAg阳性率为18.8%,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的7.2%,二项式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HBsAg阴性组中位发病年龄(58岁)相比,HBsAg阳性组(48岁)明显偏小(t=5.675,P<0.01)、更易累及肝、脾或腹膜后淋巴结(x 2=6.216~10.137,P<0.05)、疾病分期晚(Ⅲ/Ⅳ期)(x2=9.771,P<0.05)、且预后较差(x2=4.748~8.30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BsAg阳性组病人预后的不良因素包括:B症状、AnnArbor分期(Ⅲ/Ⅳ期)、β2微球蛋白升高、未联合利妥昔单抗、未联合放疗(x 2=3.860~26.76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未联合利妥昔单抗仍与预后差有关(95%CI=0.170~31.746,P<0.05).结论 B-NHL病人HB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HBV相关B-NHL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并且预后相对较差,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可改善HBsAg阳性病人预后.

    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乙型肝炎病毒预后

    早期乳癌保乳术后常规与调强放疗剂量学及近期毒性反应比较

    孙浩
    270-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乳癌保乳术后常规与调强放疗剂量学与近期毒性反应比较.方法 选择左侧早期乳癌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病人80例,随机分为常规放射治疗组(常规组)与调强放射治疗组(调强组).比较两组病人急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美容效果以及放射性心肌损伤差异.随机选择30例调强放疗病人,CT模拟定位勾勒靶区与危及器官,Eclipse三维计划系统设计常规切线野放疗计划.将两种计划融合分析,利用计划靶区剂量分布云图对比分析两种放疗技术病人靶区放射剂量分布、均匀性指数(HI)与适形性指数(CI),同时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心、肺、健侧乳房3种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照射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调强组病人近期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心肌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z=3.672~5.098,P<0.05);两组病人美容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常规组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水平以及ST-T段异常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调强组(t=2.173、2.784,x2 =2.684、2.870,P<0.05).与常规组比较,调强组计划靶区照射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V110%、V115%降低,CI、HI升高(t=2.018~3.278,P<0.05);两组病人V9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调强组患侧肺脏计划靶区接受照射剂量百分体积V20、V30、V40,心脏V30、V40水平降低,健侧乳房V2、V3、V4以及患侧肺脏、心脏、健侧乳房V5较常规组明显升高(t=2.405~3.976,P<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性与均匀性较好,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体积显著减小,可以减轻左侧早期乳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近期毒性不良反应.

    乳癌放射治疗剂量学毒性反应

    Ⅲ 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靶向治疗对手术效果影响

    韩斌李川葛楠赵艳东...
    274-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Ⅲ 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靶向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Ⅲ 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6例,术前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19或21位点突变,口服靶向治疗药物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疗程4~16周.再次病情评估,肿瘤降期,6例病人行肺癌根治性切除(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胸腔镜下手术5例,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1例.结果 6例病人手术时间180~260 min,平均(191±69)min;术中失血量50~100 mL,平均(63±35)mL.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6.3±2.1)d,均好转出院.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原发性肺腺癌(Ⅲ A期),癌组织纤维化较重,间质纤维化.结论 Ⅲ 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靶向治疗效果较好.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癌,非小细胞肺分子靶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围术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宫颈癌病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焕亮刘亚洋王欢类维富...
    276-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宫颈癌病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L组病人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以微量泵静脉输注利多卡因1.5 mg·kg-1·h-1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即刻、术后48 h采集外周静脉血10 mL,分离血浆和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采用CCK-8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干扰素7(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L组病人术后即刻、术后48 h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升高(F=4.32、4.65,P<0.05).术后48 h,L组病人血浆IFN-γ水平和IFN-γ/IL-4均高于C组(F=7.581、5.273,P<0.05).结论 利多卡因围术期静脉输注可保护宫颈癌手术病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病人术后康复.

    宫颈肿瘤利多卡因淋巴细胞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

    长春瑞滨并顺铂治疗晚期NSCLC病人骨髓抑制发生时间与近期疗效相关性

    刘海新毕迎惠郭成业张亚琨...
    279-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长春瑞滨并顺铂方案(NP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骨髓抑制发生时间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共收集晚期NSCLC病人138例,均接受至少2周期NP方案一线化疗,按骨髓抑制发生时间分为早期骨髓抑制组(第1~2周期化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和非早期骨髓抑制组(第3~6周期化疗期间发生骨髓抑制或化疗期间无骨髓抑制),分析其与近期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早期骨髓抑制组、非早期骨髓抑制组治疗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1.8%(69/96)、3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04,P<0.05);两组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1.3%、64.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接受NP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NSCLC病人,早期发生骨髓抑制是影响近期化疗效果的有利因素,对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癌,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骨髓抑制治疗结果

    不同油脂肪乳对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影响比较

    王毓亮牛兆建郭栋刘永科...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油脂肪乳(SMOFlipid)对老年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55例胃肠道术后需肠外营养支持至少5d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两组病人等热量的标准营养支持,其中对照组采用200 g/L中长链脂肪乳,研究组采用SMOFlipid.分别于术前、术后检测两组病人各项生化、炎症及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第6天研究组病人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免疫球蛋白(IgG、IgA)及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35~4.46,P<0.05);而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23、4.55,P<0.05).结论 SMOFlipid能显著改善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的免疫状态,并抑制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对改善病人术后机体状态有益.

    脂肪乳剂,静脉注射用脂肪酸类,ω3胃肠肿瘤胃肠外营养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