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张倩

月刊

1006-9682

zwjyyj010@126.com

010-88909438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11信箱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研究》杂志以“关注中外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推广教改成果、促进教育创新、开展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力求体现“学术性、综合性、实用性、导向性”的办刊目标。同时,为了全面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集中展示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研究成果,加强各地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本刊将努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教育信息平台,达到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周国新
    12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人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对教学方法颇有感触。虽然现在的教学方法各异,但不论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归结一点,就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它的意义远不只是效率本身,而是关系到如何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快出人材、多出人材、出好人材的重大问题。

    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人材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创新人格的培养

    袁秀清
    12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和获得学习经验的新课程理念,小学作文起步指导应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其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写作技能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塑造他们的创新人格,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学生需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凝视万物,竖起耳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老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地说、写,使他们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作文起步教学创新人格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小学“可持续发展”感悟生活创新能力

    习作是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彰显创造性的最高境界

    李桂荣
    12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习作训练语文学科学生创造性作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学教学策略个性化

    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史明伟
    12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

    学生实际《语文课程标准》写作能力语言文字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语文素养写作教学

    说说农村小学作文的有效资源

    王树彬
    12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作文始终困扰着农村的学生和教师,老师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硬着头皮“挤”,结果许多学生写出的作文不但语言干瘪,而且内容贫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尤其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作文题材虚假、单一。究其原因,除了农村学生阅读面窄,信息量小,语言积累相对不足,语言运用能力偏低外,农村作文教学的城市化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农村学生小学作文资源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积累城市化现象现实生活作文题材

    营造美的课堂,升华语文教学

    赵国玉
    12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充满美,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迫切要求。那种以单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视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目的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学必须审美化,才能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只是过去学校美育主要局限于艺术教育之中,其主要目的是强调培养训练学生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或者把美育当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附属物,忽视其独立性,更没有认识到学科教学活动也存在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及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课堂培养能力审美能力学校美育品德发展审美素质现代教学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

    王国喜
    12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识字教学应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以下谈谈本人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教学小学语文心理发展规律识字能力认知特点识字兴趣识字途径

    语文阅读教学,寻求“美丽转身”

    郝占华
    13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年纪长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给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学习每篇课文必做的功课。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分段讲读、理解内容”、“总结课文、完成作业”三个步骤进行。再看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不管是公开课,还是正常课,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这一教学环节几乎很难看到,课堂上能不涉及就尽量不涉及,代之的是感悟、品读、理解、鉴赏。今天的课堂,分段、概括段意已经从当初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跌落到被遗忘的境地。

    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转身段落大意新课程背景教学环节教学重点分段

    创新课外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张桂芹
    13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培养阅读兴趣,让“爱”做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电影、电视、网络为什么总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答案很简单——源于“爱”。那么,我们老师的任务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体验读书的快乐。

    课外阅读自主阅读创新学生阅读兴趣“爱”孩子老师

    谈语文教师备好课的策略

    曹国春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备课是教师熟悉、掌握教材的过程,是设计最佳教学方法、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要上好语文课、讲好一篇课文,关键在备好课。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它决定着教学的成败。

    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语文课备课教材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