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周明理

旬刊

1673-9795

chinakjcx@163.com

010-59679391

100025

北京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3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ournal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英语教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陆美霞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也能使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提问方式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金英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国内外教学成果的不断突破,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逐渐走上了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我们对开放性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进行了多方的尝试与探索,本文将就如何实现开放性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研究.

    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彭琤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艺术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运用语言、直观形象和教材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任务的各种素养的总和;是师生默契配合,创造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特征,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它主要包括课堂组织艺术、教态艺术和课堂评价艺术等几个方面.

    课堂组织艺术教态艺术评价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问题思考

    谢艳艳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数学理论、公式、图形等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教育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全方位的提升.小学数学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数学角度分析和理解问题,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展应用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的主要功能以及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教学功能建议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模式下物理教师的策略

    张翼
    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阵地.怎样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为一线物理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以下体会.

    高效课堂物理教学以生为本

    选一本好贴,搭一座桥梁

    李清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书法教育阶段,如何让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衔接的更有效,字帖的选择至关重要,至少要具备好普及、够实用、易迁移、可持续这几个功能,因此缩小了我们选帖的范围.

    字帖硬、毛衔接桥梁

    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原因及其补救之法

    刘轶
    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是一门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学科,其逻辑思维性较强,随着新课程制度的改革,高中开始注重数学的学习.因为高中数学跟其他的学科类型不同,其具有缜密的逻辑性、概念性和理论性,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成绩具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对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高中数学学习成绩原因补救之法研究探讨建议措施

    有趣加实效,让英语课堂“亮”起来

    孙利利谭黎明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的愉快热闹并不能持久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主线来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确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但如果缺乏认知的支撑,它将成为无源之水,很快会枯竭、衰退,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持久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教师不要仅仅专注于兴趣的培养,要依靠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只有真正学到了东西,并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个性倾向的兴趣,才是稳定长久的兴趣.

    愉快教学持久的促进作用兴趣的培养学习的乐趣

    优化课程资源,打造高效课堂——“东亚文化之都”与小学品德课堂相结合的探索

    周淑萍
    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地走进社会去获取有效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东亚文化之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品德教学走向多元,走向开放,走向厚重提供了选择空间,将它融入到品德课程,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源源不绝的活水.

    课程资源高效课堂品德课程

    中学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路径探讨

    胡亮
    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若是一味的在工具理性下来支配学生对物理的认知,其不仅将成为只为解题的机器,也难以从人类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待物理科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解析与解构,实现路径可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传递物理的人文元素、开拓学生的第二课堂等方面来构建.

    中学物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路径构建